前年,我與在網上認識的蘇某登記結婚。然而婚后我發現蘇某患有重大疾病,但他并未在婚前如實告知我。由于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準備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撤銷這段婚姻關系。但我與蘇某已共同生活一年多,期間也積累了一定的財產。請問,如果婚姻被法院撤銷,我與蘇某共同生活期間的財產該如何進行分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條規定:“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婚姻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無效婚姻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婚姻無效或者被撤銷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二十二條規定:“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的婚姻,當事人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除有證據證明為當事人一方所有的以外,按共同共有處理。”根據以上法律規定,當婚姻被法院依法撤銷時,該婚姻自始不發生法律約束力,由于雙方在同居期間不屬于配偶關系,所以不適用婚姻法律中有關夫妻財產制的規定。對于同居期間所得財產的分割,雙方應進行協商處理。雙方無法達成協議的,首先要劃清個人財產和共同共有財產,對于有證據證明屬于當事人一方所有的,應認定為一方個人財產;而對于雙方共同經營、共同投資所得的收入和共同出資購置的房屋等,應認定為共同共有。在對共同共有的財產進行分割時,法院首先會按照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還會考慮雙方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并根據適當照顧各方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來進行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