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模式下,手機一般顯示的是白色光,這種白色光由紅、藍、綠三種光組成,其中藍光會對眼睛造成一定傷害。護眼模式會通過屏蔽藍光來實現護眼效果。
經中國消費者協會測試,一般智能手機在護眼模式下,藍光會減少30%~40%左右,對于減輕視疲勞有一定的作用。護眼模式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藍光入眼,但如果不考慮用眼距離、環境光照強度等因素,或長時間看手機,便是“治標不治本”,不會產生護眼效果。而且護眼模式一般亮度較低,若在白天或強光下使用,想看清屏幕上的內容,反而更費眼。
手機屏幕過亮會傷眼,但也并非越低越好。屏幕亮度過低時可能會導致頻閃頻率過低,同樣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另外,使用者所處的環境光照也需與手機屏幕亮度匹配,亮度的高低以眼睛感覺舒適為宜。
在生活和工作中,幾乎人人都離不開手機和電腦,做到以下幾點,可以減輕長期看電子屏幕的不良影響。
遵循“20—20—20”法則 即觀看電子屏幕20分鐘后,抬頭遠眺6米外20秒以上。看電視或投影儀時,眼睛距屏幕3米以上;用電腦時,眼睛距屏幕不少于50厘米;用手機時,手機與臉的距離應保持33~35厘米。
改變用眼習慣 增加日常的眨眼頻率,可以放松睫狀肌,尤其是在看屏幕時;平時避免用手揉搓眼睛,尤其是關燈后不要玩手機,睡前可以對眼睛進行熱敷。
多做戶外運動 每天戶外運動兩小時,可以幫助眼部睫狀肌得到放松,緩解視疲勞。如果平時沒有時間,也可以在休息日多到公園散步、登高遠眺等,都能讓眼睛得到很好的放松。
補充葉黃素 葉黃素是視網膜中最重要的營養成分,每天需要攝入6~10毫克。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多吃胡蘿卜、玉米、西紅柿、西蘭花等黃綠色食物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