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懸疑題材的網劇引起了熱議,你和周圍的朋友都深陷其中。每天第一時間追更之后,你們都激烈地討論,根據蛛絲馬跡提出各種猜想,探尋背后掩藏的真相。
最后一集的尾聲,主角終于找出了幕后真兇。然而,大結局的鏡頭卻聚焦到一間緩緩打開的密室大門,這似乎預示著下一季還有更大的懸念亟待揭開。
意猶未盡之下,你一邊繼續和朋友討論劇情未來的走向,一邊回看電視劇,截取可以佐證自己觀點的證據。突然,一條彈幕引起了你的注意:電話可以撥通。而此時畫面里主角正在呼叫那個最后被揭示為真兇的人的電話號碼。
猶豫再三,你拿出自己的手機,撥通了畫面里的號碼。電話接通了,對面傳來真兇陰沉的聲音。他告訴你,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中,季終看似圓滿的大結局其實還遠遠沒有結束。這顯然是一段預先準備好的系統錄音,最后以一段雜音收尾。
你覺得很興奮,電話證實了一部分你的猜想。可同時你也有些困惑,幕后真兇除了炫耀他的陰謀,并沒有預告下一季電視劇的內容,這似乎有些反常。帶著好奇,你把這個發現分享給朋友們,大家也紛紛撥通了電視劇中的電話。其中一個朋友敏銳地指出,錄音最后那段雜音,其實是摩爾斯電碼。
你興奮地打開了電腦。雖然對摩爾斯電碼一無所知,但簡單地搜索就能找到電碼對照表。這段密碼很快被解析了出來,是由幾個單詞組成的短語。你在瀏覽器中輸入這串字符,在后面加上“.com”,按回車鍵確認后成功跳轉到一個網頁。
打開的網頁是劇情中幕后真兇所屬培訓機構的官方網站。在團隊的介紹頁面里,依然展示著真兇的職業介紹,看來劇中真兇的伏法還沒有影響網站的更新。你好奇地瀏覽著網頁的內容,和劇中的背景差不多,培訓機構主營的是針對都市白領的職場課程。首頁顯示著引人注目的限時折扣,點擊進去發現需要填寫一份資格申請表。
題目并不多,無非是一些職業基本信息。你根據自己的情況逐一勾選回答,點擊提交,網頁卻顯示驗證失敗。
修改了幾次,結果都是一樣。你突然想到,這個網站其實來自劇中的虛擬世界,那么這份所謂的“申請表”或許也是來自虛擬世界的謎題。
劇中主角與幕后真兇第一次相見以及最后對決的地方都是這家培訓機構,或許主角的職業信息會是解謎的關鍵。有些問題可以在劇中找到答案,有些問題在劇中卻并沒有介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你在某求職網站的搜索框里輸入了主角的名字,一張熟悉的劇照作為頭像出現在眼前。
求職網站上主角的簡歷補充了“申請表”上其他問題的答案。對照填寫之后,網頁終于跳轉到一個FTP 站點,里面排列著10個文件夾。文件夾的名稱是不同的姓名,除了已知的主角名字,其他9 個都是陌生人。
依次打開文件夾, 里面除了填好的“ 申請表”,還有一些不同的文件。有的文件是照片和圖像,有的文件是音頻和視頻,也有不明的文本文檔。你把最新的發現分享給朋友們,經過一番研究和討論,你們發現9 個人的信息顯示,他們分別來自國內9個不同的城市,其中名叫張三的甚至和你同城。
張三的文件夾里包含了一張街景照片,一張精致的鋼筆畫和一份奇怪的文本文檔。照片里的街景隱約可見路牌,在地圖里面搜索這條路名,打開街景地圖,自東向西的角度和照片基本一致。文本文檔里是一道中學難度的數學題。經過一番計算,正確答案是一個兩位質數。把這個兩位數作為門牌號,在街景照片中的馬路上可以找到一家酒吧。你打開點評網站,搜索這家酒吧。環境照片的第三張就是文件夾里的那張鋼筆畫。看來張三與現實中的這家酒吧一定有什么必然的聯系。
你跟著導航來到了線索指向的酒吧。時間尚早,店里的客人不多。你環顧四周,吧臺背后墻上的一組藝術畫引人注目,左數第二張不正是張三文件夾里的那張鋼筆畫嗎?你詢問酒保,這幅畫是否與那部電視劇有關。酒保會心一笑,一邊恭喜你找到了答案,一邊取下了畫框。他從畫框背后取出一個信封,這里面有你想了解的一切。
原來,與電視劇中主角的遭遇類似的還有來自不同城市的九個人,張三也是其中之一。按照設定,他們都曾被關在劇情最后緩緩打開的密室中。投資方已經投拍完成了后續的院線電影,故事也與密室有關。
張三的信封解鎖了電影九分之一的海報,當九個城市信封全部被找到,電影的宣發工作將隨著完整的海報揭示而正式展開。信封里還有一張邀請函,由于是找到信封的九人之一,你將受邀參加不久之后舉辦的電影首映禮。作為網劇的粉絲,這對你來說可是莫大的驚喜。
以上這個故事虛構了一場ARG的基本流程,最開始的電話號碼在這場ARG中被稱為“兔子洞”。這個短語來源于《愛麗絲漫游仙境》,故事中愛麗絲就是掉進兔子洞而進入了仙境,在英文語境中也就被用來比喻進入未知領域的入口。通過這個兔子洞,參與者們一同走進了這個名為ARG的奇妙仙境。
ARG,全稱Alternate Reality Game,譯為“替代現實游戲”,在國內還有“侵入式虛擬現實游戲”“平行實境游戲”“另類現實游戲”等不同的譯名。從名稱上也可以看出,與現實世界的息息相關是這個領域最獨特也最有魅力的地方。
很多人會把ARG與此前大火的增強現實游戲(AR 游戲)搞混,后者因為2016年任天堂開發的手機游戲《寶可夢,走!》(Pokemon Go)的流行而名聲大噪。這類以增強現實技術作為支持的電子游戲,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一定時空中疊合,使玩家可以通過特定的設備(例如手機、眼鏡等)獲得超越現實的感官體驗。
ARG 與之不同的是,它并非將一個截然不同的虛擬世界疊加于現實世界上,而更像是讓現實世界成為它所營造的虛擬世界的一部分。雖然在類別中被稱為游戲(Game),但有趣的是,ARG的核心理念卻是“這不是游戲”(This Is Not AGame,縮寫為TINAG)。因為ARG 的主要目標之一便是否認并掩蓋這是一款游戲的事實,而這種方法旨在為參與者創造更具沉浸感的體驗,模糊現實與游戲的界線。
ARG 利用各種謎題賦予參與者充分的主動權。無論是積極主動的核心玩家還是默默潛伏的休閑玩家,這種基于現實經驗的解謎過程,讓虛擬世界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侵入每個人的現實。設計或是運營ARG 的人,被稱為木偶大師(puppetmaster),他們既是玩家的盟友也是敵人。一方面,他們制造了一系列的謎題,但另一方面,木偶大師也會躲在幕布后面,為解謎提供各種有用的線索和資源。雖然并非所有的活動都會設計線下的互動,但脫離網絡,徹底侵入現實無疑是ARG 最有魅力的地方。
雖然ARG誕生已有20多年,但在中國仍是一個非常小眾的領域。這一方面是因為幾乎截然不同的互聯網生態,推特、臉書這些社交平臺并不能為我們帶來充分的沉浸感。另一方面,語言環境帶來的信息差也導致英語世界的協作交流很難深入中文現實世界。2020 年初,荷蘭獨立游戲制作團隊銹湖工作室為游戲《白門》(The White Door)開發的衍生ARG《地下室》(The Basement)中,最終的線下謎題之一就設置在上海,由一名中國玩家在同年1月23日成功解鎖。這也是ARG 在中國影響最大的一次活動,本文故事中虛構的線下解謎場景也借鑒了一部分這次活動的過程。
筆者作這篇文章,也是希望向中文讀者傳播介紹ARG 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在信息碎片化和資訊短平快的當下,或許我們可以以另一種方式擁抱另一個面向未來的新世界。
(摘自《讀庫2401》,宮可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