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之計,在于安民、富民、樂民。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社會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有力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和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從四川省成都市的磨子橋地鐵站出來,步行百米便是成都七中林蔭校區。每天,這里的前端網課內容都會通過衛星信號發出,傳輸至云南尋甸縣、西藏日喀則市等教育薄弱地區的學校教室中,許多孩子的人生軌跡因此而改變。
最初,這一創新教學模式并不被看好,許多教師持觀望態度。
總要有人先上。當時還是數學教研組副組長的數學教師曹楊可是頭一批“吃螃蟹”的。
沒有前期經驗可參考,曹楊可只能邊摸索邊前行。在第一節直播數學課的前一晚,曹楊可用了整整4個小時備課,精心打磨每一個細節。第二天正式上課,曹楊可發現教室四個角落都安裝上了攝像頭,他需要戴著麥克風上課,這對教學風格“自由揮灑”的曹楊可來說還是有點緊張。整堂課下來,從向遠端學生問好到前端遠端同步提問,一個個教學環節更加規范,第一節直播課順利結束。
然而,第一次數學考試成績反饋卻不盡如人意,遠端學生平均分只有四五十分,有的學生出現棄學的念頭。曹楊可沒有放棄,他積極與遠端教師溝通,調整教學策略。三年堅持下來,好幾名遠端學生考進了清華北大。
全日制遠程教學模式的實施,打破原有學校管理模式,實現了同課同考,形成前端學校和遠端學校的“教育鏈”,消除教育的隱性不公平。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經過持續多年的努力,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豐碩的改革發展成果,記錄著以全面深化改革促公平、惠民生的步伐。
2024年1月1日,上海市普陀區桃浦鎮,和欣公寓“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敞開大門,歡迎首批外賣和快遞騎手入住“騎手之家”。
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黨員站長縱波帶著衣服和洗漱用品來到“騎手之家”。
推開宿舍房門,只見35平方米的房間窗明幾凈、溫暖溫馨,衛生間、床、桌椅、衣柜、空調、洗烘一體機、冰箱、熱水器等一應俱全。“這是我來上海后住過最舒適又最便宜的房子,讓我感到了上海這座城市的溫暖。”縱波說。
自2020年3月來上海做騎手,縱波曾和同事在一個老舊小區合租,3人每月租金一共4800元,距離工作的站點有10公里遠,住房問題沒少讓他頭疼。
如今,入住和欣公寓“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后,縱波的生活更加便利,“這里離我工作的站點只有5公里,出門就是地鐵站”。
據了解,“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分布在上海市各區,目前上海已籌措首批床位1.1萬個,床位月租金在500元至1000元,已全部投入供應。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從住房難等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入手,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持續推進民生領域重大改革和制度建設,讓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帶來的新變化。
2023年夏天,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北京市門頭溝區遭受有記錄以來破壞程度最大、受災范圍最廣的暴雨災害。
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災情,潭柘寺消防救援站第一時間成立4支突擊隊,火速趕往受災村莊。
“一名幼兒和她外婆被困家中!”一通緊急求救電話,讓隊員們的心揪了起來。在明確救援地點后,隊員們快速前往營救。
塌方、暗井……現場環境極其復雜且狀況頻出,令人猝不及防,及膝深的淤泥更是讓人舉步維艱。
道路被沖毀了,隊員們用拉梯、繩索搭建起救援通道。“我們從一樓窗戶翻了進去,上二樓后看到,老人正在床邊安撫哇哇大哭的孩子,滿臉焦急。”潭柘寺消防救援站指導員李戰坤沖過去,一邊緊緊抱起孩子,一邊攙扶老人,迅速將他們安全轉移。
洪水還在持續上漲。李戰坤把孩子和老人送到安全區域后,沒有半刻停歇,就和另外一名隊友跳下河道繼續組織救援。
近年來,由于表現優秀,潭柘寺消防救援站指戰員榮獲個人三等功23人次、榮獲嘉獎196人次。同時,這個集體還不斷涌現出北京青年榜樣、防汛救災先進個人等新時代優秀青年……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各級各部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