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因為一屆世界杯,德國人擁有了“童話般夏天”。那是怎樣的景象?不妨回憶一下,那是旗幟的海洋,二戰過后,德國人第一次可以肆意地展現自己的國旗,不僅在球場之中,旌旗漫卷,德意志歡欣鼓舞;那是人的歡聚,德國土地上最大的一座座球場被精心規劃為東道主晉級之路上的奇跡舞臺,勃蘭登堡門前的一次次人潮涌動,德意志生氣勃勃。
那個夏天確有童話意味,也只有一屆足球大賽才能讓童話有了現實版本,德國人以巨大熱情護佑自家球隊奔赴球場的景象至今還歷歷在目,一支國家隊與其支持者之間緊密的情感紐帶會是這個國家最好的一種共情。那之后八年,德國隊在巴西贏得了世界杯,十年的潛心苦行以此種方式結出碩果。然而,很少有人可以料定,近十年間,德國隊又退回了世紀交替曾經身處的窘境,不僅距離冠軍,甚至距離有尊嚴的勝利都拉大了。
夏天來了,會是又一個令人心醉的童話版本嗎?很多人都在追憶十八年前,比埃爾霍夫坐在一處陽臺上,眺望著不遠處的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喃喃自語地說道:“我們曾經在世界之巔的。”這位退役后在德國國家隊任職十四年的前射手,隨著球隊在卡塔爾世界杯小組賽中的沉默而黯然辭去了領隊一職,2022年的那個圣誕節對其而言,苦澀與解脫交織。
英國記者將比埃爾霍夫請到陽臺上,讓其視野中飽含新一屆歐洲杯的決戰之地,是想激蕩一下其內心,探尋一下2024年版本的“童話般夏天”的可能性。比埃爾霍夫一向善談,1996年英倫的夏天是其最樂于反復品味的。那金色的一刻確是一人鑄造,“我聽到了隊友博德在大聲地叫著我的名字,要我把球傳給他,那叫聲至今還很清晰。但是我有自己的打算,我把球停在身體一側,轉身大門,球飛進了捷克的大門”。比埃爾霍夫說到此刻,眼中一定有光。“下面發生的一切,所有人都看到了,所有隊友蹦跳著沖向了我。我們是歐洲冠軍了。”在溫布利大球場,在焦灼的加時賽中,滿營傷病的德國隊憑借人類足球大賽史上第一個金球,贏下了歐洲杯,繼續著世界關于這支球隊的所有定義。從1972年至1996年,強大的聯邦德國和德國隊在13次大賽中,第九次躋身決賽,其大賽統治力無人可及。
在溫布利大球場苦戰登頂的德國足球似乎并未能卸去滿身的疲與傷,兩年后,在法國,暴病于世界杯賽,克林斯曼等一代國腳匆忙離場。災難還在后續,原本生生不息的德國隊開始難覓英才,不少人記得那時候德甲中外援占比達到空前的60%,本土球員的上升通道愈加艱辛。比埃爾霍夫還在國家隊中履行最后的使命,如今回望,他也痛心于德國人居然在上世紀最后的歲月里品嘗到了無力塑造足球血脈的苦痛。
2000年歐洲杯,德國人輸得更慘,主帥遭人唾棄,畢竟他統領的德國隊創下了史上勝率最低紀錄,畢竟他不聽良言相勸,還要執意將39歲的馬特烏斯帶去歐洲杯,三場小組賽僅僅12分鐘的出場,昔日巨人隨球隊一道蒼涼。2000年秋日,德國人下定決心面對敗局,傾全力投入國家青訓體系,讓新一代德國足球少年走上崇尚技術之路。德國人深知所謂復興大業,見效至少以十年為期,此中沉浮跌宕都要忍受擔當。2002世界杯預選賽,英格蘭隊登門羞辱了掙扎中的德國隊,5比1的比分讓德國媒體將慕尼黑球場描繪為“德國足球的犯罪現場”。雖然敗得顏面掃地,但德國隊還是以預賽小組第一平安挺進了韓日世界杯決賽圈。上蒼可能憐惜德國足球的慘境,安排好了一撥非傳統強隊陪著德國隊走完了這一遭世界杯決賽前的征程。在那屆世界杯后宣告退役的比埃爾霍夫認為絕對低谷中的世界杯亞軍并非是純血的德國隊,比賽風格糟糕,只是消耗了德國足球存續下來的最后一些好運氣。
2004年,比埃爾霍夫開始在德國隊管理層中任職,頭場大賽便是那一年的歐洲杯。初夏時節,19歲的波多爾斯基終于選擇了德國隊開始其國腳生涯,歐洲杯前與匈牙利隊熱身賽,他替補出場,完成了并不完美的國腳處子秀。之所以定義為“并不完美”,完全是波多爾斯基并未立刻獲得身為國腳滿滿的榮譽之感,球場并未坐滿,德國球迷與自家國家隊之間的情感紐帶明顯斷裂了。與波多爾斯基一道征戰2004年歐洲杯的還有20歲的斯維因斯泰格和拉姆,兩年前的世界杯亞軍回到歐洲賽場上未見任何起色,兩年后便是本土世界杯了,偉大復興和深刻變革尚難見蹤影,勝利匱乏,士氣低落,德國足協高層率先亂了陣腳,足球強國風范盡失,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因為世界杯漸近,也公開對德國足球的混亂表達了憤怒。
千難萬險,德國足球最終還是在關鍵時刻暫且穩住了大局,眼前的本土世界杯意義重大,當然那時無人可知兩年后的世界杯夏天是慘淡還是高亢,至于“童話般”則不敢奢望。頭等大事自然是再造德國隊,選一名得力主帥。沃勒爾無意再堅持,希斯菲爾德和雷哈格爾兩位名帥也紛紛告退,只有正在執教匈牙利隊的馬特烏斯躍躍欲試。德國足協不知哪里來的勇氣,根本沒有考慮公開的唯一候選人,而是將重任交付給了遠在加州過著閑適日子的克林斯曼,德國隊因此有了一位39歲且執教經驗不足的世界杯主帥。馬特烏斯怒不可遏,在《圖片報》專欄里,把所有話似乎都說絕了。德國足協完全不為所動,堅定地任命36歲的比埃爾霍夫為國家隊體育經理,正式開啟計劃為期十年的新一輪復興計劃。
也許是時運改變了,克林斯曼初登帥位,德國隊內部精神氣質便為之一變,波多爾斯基回憶,新帥告知國腳們他將擊碎所有壓力,與所有人一道踢激動人心的足球,讓成為德國國腳依舊是至高榮譽享受。2005年聯合會杯賽,德國國腳們在新的世界杯球場完成了不錯的初體驗,但卡恩與萊曼兩位門將間的矛盾外露,讓克林斯曼招致了媒體關于其缺乏執教經驗的指責。主帥缺經驗,國腳們幼稚,這幾乎成為了世界杯前德國隊的最新標簽,熱身賽1比4新敗于意大利,全隊上下忐忑不安地等待夏天的來臨。坐鎮指揮中樞的比埃爾霍夫那時也有些惶恐,球場漂亮,天氣晴好,安保周全,唯一欠缺的就是德國隊與其支持者之間的緊密關聯,緊張的氛圍壓抑著所有人。
當世界杯的齒輪開始緩緩驅動之后,神奇的夏日場景撲面而來,坐在球隊大巴車中的波多爾斯基與隊友們眼見著街道兩旁迎候國家隊的支持者們,往往是數千人聚集,高擎國旗,臉上畫上艷麗的三色。所有國腳都被震撼了,那一面面國旗振奮人心,有形地重新塑造了國民與國家隊之間的情感關聯。全場齊聲高唱國歌更是給人無尚的榮耀,再一次為國而驕傲。首戰哥斯達黎加,拉姆開場第6分鐘破門,波多爾斯基自那一刻開始完全融入了“童話般夏天”,壓力被徹底擊碎了。十八年后,為德國隊首開紀錄的拉姆將以歐洲杯組委會首席執行官的身份努力再造一個“童話般夏天”。
半決賽,最終未能越過意大利屏障,輸給了這一屆的冠軍得主,德國隊那個夏天算是圓滿,賽后滿場國旗招展,歌聲如潮,年輕的德國國腳們此生也許第一次經歷了如此盛大的“你永遠不會獨行”現場,很多人熱淚奔流。賽后,德國隊還一道觀看了勃蘭登堡門前近十萬人聚集觀賽的錄像,那可是這個國家歷史上罕見的一幕,國家隊與國民彼此相融。
十八年過后,又一個夏天。德國足球似乎又回到了多年前的窘境,世界杯輸得體無完膚,小組出線似乎都是奢望。論及當下困局,波多爾斯基情緒有些激動,惟愿球迷可以再一次挺身而出,站在德國隊身后,讓旗幟飄揚,讓勃蘭登堡門前士氣如虹,讓情感紐帶清晰可見。比埃爾霍夫則堅信德國必將迎來“童話般夏天”,德國人深知一屆本土大賽價值何在,一個完美的夏天將定義又一個十年后的成功。當命運再次垂青,德國人恰好擁有,就像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