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外灘萬國建筑博覽群的源頭,英式文藝復興風格的外灘源壹號靜靜佇立,陽光穿過兩百多歲的廣玉蘭枝葉,灑在窗欞上。英國經典男裝品牌Dunhill 2024秋冬系列在外灘源壹號的建筑里呈現,隨之而來的,還有品牌新上任的創意總監SimonHolloway,一位儒雅的英國紳士。
Dunhill 2024秋冬系列受到創始人AlfredDunhill本人故事的啟發。1893年,他從父親的手里接手了一項馬鞍生意,當時正值汽車被發明出來并進行商用普及的時代的開端,Dunhill先生著手為汽車設計內置軟裝配件,以及暢想開著車去過都市生活的男人需要什么樣的衣櫥。所以,當Simon Holloway去追溯品牌的歷史檔案館時,很難繞開的是駕駛汽車帶來的生活方式變革,大衣與夾克成了系列的重心之一。該系列也明顯受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Dunhill設計的影響,有日間穿著的西服套裝,也有夜間穿著的華麗禮服。此外,黃金時代的好萊塢也是啟發該系列的靈感來源之一。“我收藏了諸多好萊塢黃金時代男明星的老照片,不僅是在片場的照片,還有私下的私服。”創意總監Simon Holloway說,“當時的男明星都穿著優雅,有著令人驚訝的衣櫥,讓我覺得‘讓男人再次穿得像明星’是一個好的設計主題。”
Simon Holloway從小熱愛服裝設計。他猶記得,14歲的時候,爸爸帶著他和哥哥去紐約出差,告訴他們一人挑一個最想去的地方,哥哥挑了紐約最繁華的時代廣場,而他則挑了麥迪遜大道當時新開設的Ralph Lauren的旗艦店。當他走進那幢宏偉的老式建筑,里面的時裝和陳列讓他覺得好像彼得·潘來到了永無島。時隔多年后,Simon Holloway入職Ralph Lauren并承擔重要的設計角色,這無疑是一段關于夢想成真的佳話。

金斯頓藝術學院是Simon Holloway的母校,他在那里接受了系統的時裝教育。“課業非常繁重,你需要做所有的事情,”SimonHolloway回憶時不禁說,“設計、剪裁、制衣、造型、辦秀,每隔幾周,就有一個項目要去做”。比起倫敦的時裝學院注重創意,放飛思緒,金斯頓藝術學院則要求每一個學生直面時尚設計產業上下游的所有環節,從面料采購到品牌營銷,注重創意與落地的綜合,培養能適應產業化的設計師。
在加入Dunhill之前,Simon Holloway認為這是一個非常能代表英倫和英國奢侈品的品牌。加入之后,他則驚訝于品牌的豐富、迷人和罕有。“許多奢侈品的起源都是一件單一單品,比如一雙鞋,或者一件外套,但Dunhill在很早期就擁有了多樣的品類,回看品牌歷史檔案館,會發現品牌歷史就是一個小宇宙,一間游樂場。”
言談之間,這位新任創意總監抑制不住對Alfred Dunhill本人的欽慕之情。“他是一個真正的英國紳士,講究物品的品質。”AlfredDunhill先生一開始設計并經營汽車配件,但很快轉向了對汽車帶來的生活方式變革的探索,設計煙斗、打火機、鋼筆等物品,又發布時裝系列。“先生一生著迷于品質、工藝和奢侈品制造,創造了豐厚的歷史遺產,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
Dunhill 2024秋冬系列選擇了英國國家肖像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起初,SimonHolloway想找一間老式的倫敦俱樂部,但找來找去,能找到的都是布滿灰塵的場地,并不適合當代Dunhill想要表達的感覺。直到他去了國家肖像館,里面掛滿藝術家與畫師嘔心瀝血的肖像杰作,他仿佛體驗到了Dunhill的靈魂共振。最終,在他的主導下,Dunhill團隊將國家肖像館臨時布置成私人沙龍的樣子,成為了呈現Dunhill 2024秋冬系列絕佳的背景。
在Simon Holloway眼中,就像英倫風格經典流傳一般,英國紳士永不死。“他們總是知道什么叫做恰如其分。恰如其分的行為舉止,恰如其分地穿衣服。”他如是形容,“但英國紳士又有另外一面,他們喜歡打破規則,喜歡混搭,既可以是古典的,又可以是搖滾的。既可以是英國女王,又可以是滾石樂隊”。

EM:Dunhill為大作家杜魯門·卡波特、大明星法蘭克·辛納屈等各界名人設計過造型。能了解一下你是如何看待名人文化的嗎?
SH:我認為名人文化已經成為當代流行文化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而時尚和名人的關系是非常有能量的。就拿最簡單的層面來說,名人需要以良好的外在形象出現在公眾和媒體面前,而時尚品牌和設計師正好可以打扮他們,這是一種簡單的、自洽的關系。Dunhill為許多名人設計造型,從溫莎公爵到法蘭克·辛納屈。杜魯門·卡波特穿去黑白舞會的經典的燕尾服西裝也來自Dunhill。今年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晚宴上,爵士藝術家喬恩·巴蒂斯特就穿了Dunhill。
EM:那你最想要為哪位名人做設計?
SH:詹姆斯·邦德,聽說新電影里邦德會以女性身份出現,我也非常樂意去為女邦德做設計。
EM:在你眼中,誰是當代英倫紳士的代表?
SH:實際上,在今天,英倫紳士的定義已經很寬泛了,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男士都可以像英倫紳士一樣穿著。還是以今年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晚宴為例,爵士藝術家喬恩·巴蒂斯特和年輕的英國演員奧利·格林都選擇了Dunhill,他們是完全不同風格的男士,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成長背景,一個來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個住在倫敦。Dunhill和英倫紳士風格都是非常包容多元性的。
EM:你如何看待當下流行的“靜奢風”?
SH:“靜奢風”一直都存在,只是最近又被時尚界重新發掘了。但Dunhill不是“靜奢風”,Dunhill是“永奢風”。“靜奢風”追求米色等中性色,而你能在Dunhill的衣櫥里發現海軍藍等更豐富的色彩。比起“靜奢風”,Dunhill更追求華麗、多樣性的色彩。但兩者都對品質感非常重視。
EM:在你的履歷中,你還設計過鞋履、配飾、香氛、家居等,不同品類的設計共同的樂趣是什么?
SH:無論什么品類,設計工作的過程都是一樣的,從一個想法、靈感開始,然后過渡到挑選材質。想法、靈感是非常重要的,但高品質的材質有時也能啟發靈感。那種新點子從腦海里源源不斷冒出來的感覺是令人興奮的。
EM:挑選五個詞來形容你的性格。又是什么特質讓你在時裝業立足并取得成功?
SH:哈哈,形容自己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想我應該是講究的、堅韌不拔的、愛自嘲的、擅長適應環境的、英倫的。而說到在時尚業立足,我想一方面需要堅持,另一方面需要對自己高度誠實,假裝是很容易被看穿的。
EM:除時裝設計外,你還有什么興趣愛好?
SH:我喜歡看電影。我最近看了《可憐的東西》,里面的戲服設計充滿想象力與夢幻感,很具有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