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劇是中國主要戲曲劇種之一,起源于浙江嵊州,興盛于上海,目前為中國第二大戲曲劇種。越劇曲調婉轉柔美,多表現浪漫而美好的古典愛情故事,是江南文化與海派文化的典型代表。2006年5月,越劇被列為中國文化部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越劇在文化自信的時代東風下煥發青春,引領國潮,用傳統的戲曲藝術講好中國故事,用古典、雅致、青春的美展現時代風采,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受到了年輕人的喜愛。
無論是沉浸式小劇場越劇的破圈吸粉,還是年輕一代越劇人在傳承劇目與市場探索上的不斷努力,古老的越劇藝術在新時代的守正創新,離不開年輕從業者的不斷探索,砥礪前行。近日,上海越劇院優秀青年演員,“王派”傳人李旭丹推出了最新越劇專輯《丹·心曲》CD與黑膠唱片。
對于李旭丹,熟悉越劇的觀眾一定不會陌生,她曾獲北京電視臺《紅樓夢中人》全國海選林黛玉組冠軍。被人才引進至上海越劇院后,多年來得到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當代越劇表演藝術家王志萍與著名越劇演員趙時鶯等傳授,傳承演出了《紅樓夢》《春香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皇帝與村姑》《西園記》等經典作品,又在新編越劇《雙飛翼》《甄嬛》《丁香》中擔綱主演,并拍攝主演了越劇微電影《新生》等,收獲眾多粉絲。在越劇傳承的道路上,李旭丹始終堅持繼承傳統,開拓創新,在2018年舉辦個人專場“閨·show”,2019年又舉辦《愛·歌》越劇專場。還曾在2018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盛世梨園美”表演《追魚·觀燈》。2022年參加中央一套“新年戲曲晚會”和“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2022春節大聯歡”晚會,表演《梁祝·十八相送》。
此次推出的《丹·心曲》越劇經典唱段專輯,藝術指導為當代越劇領軍人物之一的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王志萍老師,以及著名聲樂教育家紀小玲老師。專輯收錄了近年李旭丹在越劇舞臺上演唱的優秀曲目。其中既有諸如《紅樓夢》《春香傳》《孟麗君》《追魚》《西園記》《皇帝與村姑》等“王派”藝術經典唱段,板式豐富,曲調婉轉,皆為膾炙人口的著名唱段。同時也收錄了不少李旭丹多年來主演的廣受好評的原創新編劇目,如《甄嬛》《新生》《丁香》等劇目的精彩唱段。傳統與現代,傳承與創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無論是傳統藝術經典曲目還是原創劇目精彩唱段,從中都可以領略當代越劇青年傳承者在守正創新道路上的努力與探索,也為喜愛越劇“王派”藝術的廣大觀眾,獻上一份誠摯的心意與丹心越曲。
《丹·心曲》黑膠封面設計充滿了中國古典美學的氣息。封面人物為李旭丹扮演的越劇經典劇目《紅樓夢·葬花》中林黛玉形象,由當代國畫大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戴敦邦先生根據李旭丹劇照親筆繪制,淡雅的米色背景上,落英繽紛,林黛玉手持花鋤,衣袂飄飄,神態嫻靜輕柔,畫風細膩婉約。眼神中透露出幾分恬靜與悠然,與越劇的婉轉柔美相得益彰,充分展現了越劇藝術獨特的古典氣質與詩書韻味。
唱片書法題字為海派畫壇巨擘、聞名海內外的一代書畫宗師陳佩秋先生,運筆流暢,飄逸有力,矯若游龍,宛如驚鴻,瀟灑大氣,一派大家風范。整體設計書畫相宜,既有傳統書畫藝術的獨特韻味,又不失現代設計的簡約美感,透過傳統藝術的筆觸,營造出清新淡雅、寧靜致遠的閨秀氣質。
近日,“洋瓷與華彩: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廣琺瑯特展”在世博會博物館舉辦。展出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以康雍乾為代表的清代廣東產銅胎畫琺瑯,以“交往、交融、交流”作為展覽主題,突出強調廣琺瑯融匯中西的特殊屬性,展現中國與世界之間的貿易往來以及文化交流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