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區域經濟格局下,推動皖北全面振興的各項政策舉措陸續出臺。從這些政策支持體系中進一步梳理和聚焦,皖北振興首先是產業振興。從“四化同步”到“四鏈融合”,從四個重點產業集群到全面融入長三角產業鏈,都在推動皖北產業振興提速提質。
在這個持續推進的過程中,產業形象塑造,也是關鍵一環。
先從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以產業形象改變帶動區域形象塑造,是各地的普遍做法。在長三角地區,蘇州以工業園區為突破口,帶動產業轉型進而實現城市轉型,發展成為“中國最強地級市”;杭州從電商產業起步,塑造出數字經濟第一城,從根本上重塑了城市形象。在珠三角地區,東莞是制造業集聚地,號稱“世界加工廠”,經過產業轉型升級,帶動東莞成為“智造”高地。
再從后發地區跨越趕超的經驗來看。與皖北毗鄰的蘇北地區,在蘇北振興戰略伊始,就把蘇南蘇北掛鉤的重點放在產業對接上,用產業項目牽動區域經濟發展。在福建,寧德是經濟后發地區,但以寧德時代為龍頭的新能源產業崛起,改變了寧德的對外形象。同樣的產業故事,在中西部地區也精彩上演,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不再是過去傳統的“羊煤土氣”,已發展成為綠色新能源基地。
從這些產業形象帶動區域形象改變的鮮活案例中能強烈感受到,從產業導入,進而讓外界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新皖北,是加快推動皖北全面振興的一個有力、有效抓手。
區域形象塑造是一個復雜體系,從產業突破,看得見摸得著,非常的具象化、具體化,可感可知。因此,講好皖北發展的“故事新編”,先要講好皖北的產業新故事。
首先是明確重點方向。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須是從最能展現自身特色的視角進行切入。在這方面,省會合肥提供了講好產業故事的參考,“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的產業形象傳播值得借鑒。皖北各個市縣都要在實踐中提煉出自己的傳播詞,提煉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明確發展方向。
其次是形成工作鏈條。講好產業故事先要有產業特色,要形成產業特色必須有產業項目集聚;項目集聚要靠對外招商,招引來項目落地要有平臺載體,建好平臺載體需要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營商環境改善需要干部隊伍作風改變;作風改變了對外更能吸引投資者,投資者多了就會有項目集聚,進而打造產業特色,有特色才好講故事。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邏輯鏈條,每個環節都是相互賦能的遞進過程。
最近形成的“安徽汽勢+安徽汽派”的新形象,就是從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始切入,再一步步塑造成安徽的汽車產業故事,皖北地區也要巧妙地嵌入到安徽汽車產業故事中。
從產業導入,先行者已有成功做法,對塑造“新產業、新皖北”來說,既要有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更要契合實際。我們相信,經過久久用功,通過“大兵團作戰”的新戰法,一個不一樣的新皖北必將呈現在每個人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