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矮寨大橋考察,了解到湘西州近年來交通條件變化很大,特別是鄉村道路網已基本形成,總書記很高興。
“貧困地區要脫貧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很重要,這方面要加大力度,繼續支持。”習近平總書記對交通基礎設施助推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寄予期望。
在武陵山脈腹地,湘西崇山峻嶺間,德夯大峽谷之上,一座深紅色的大橋飛架云端,天塹變通途—這便是聞名遐邇的矮寨大橋。
翻過山嶺,登上山頂,舉目遠眺:這座主跨1100余米、沒有一根橋墩的大橋,“懸掛”在300多米的高空中。峽谷上方,水汽升騰,如云似霧。此刻,大橋宛若“云中天橋”。
矮寨大橋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鎮。這里地形奇特,山勢險峻、群峰壁立。為改變落后的交通狀況,2004年,作為包茂高速的關鍵性工程,矮寨大橋建設的勘察設計工作啟動。從2007年10月動工到2012年3月通車運營,前后歷時5個年頭。
大橋貫通了湖南、重慶、貴州等省市的幾大高速公路網,打破了制約湘西州發展的交通瓶頸,喚醒了深藏的苗寨與美景,讓這里融入湘鄂渝“4小時經濟圈”。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矮寨大橋考察,了解到湘西州近年來交通條件變化很大,特別是鄉村道路網已基本形成,總書記很高興。
“貧困地區要脫貧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很重要,這方面要加大力度,繼續支持。”習近平總書記對交通基礎設施助推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寄予期望。
矮寨大橋等交通基礎設施的歷史性變化,讓湘西悠久的歷史文化、濃郁的民俗風情、神奇的山水風光、獨特的自然資源展現在世人面前,成就了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峽谷國家5A級旅游景區,帶動了苗鄉發展,助力周邊百姓過上越來越好的日子。
“矮寨不矮,時代標高。”進入矮寨鎮的高速收費站入口,這兩行字讓人為之一振。
今天,矮寨大橋既是連接德夯大峽谷天塹的交通要道,又是領略峽谷苗寨風光的旅游勝地。
矮寨大橋作為一座壯觀的工程奇跡,為當地旅游產業發展增添了極大吸引力,獨特的設計和建造技術,使其成為眾多游客的熱門打卡地。
大橋建設者特意為矮寨大橋設計了兩條觀光通道。通道建造在大橋下層鋼梁里,左右各設一條,車在上層走,人在下層游,當大峽谷云霧繚繞時,游客可以體驗到“騰云駕霧”的感覺。
矮寨鎮位于吉首市西部,是一個以苗族為主的民族聚居鎮,距吉首市區20公里、湘西機場15公里,209、319國道貫穿全鎮,包茂高速穿鎮而過,境內設有高速互通,行政村實現公路村村通,公路硬化率達100%。
矮寨鎮毗鄰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旅游資源豐富,以矮寨大橋為主的矮寨奇觀國家5A級旅游景區位于鎮中心區域,湖南省旅游重點村德夯村、天然氧吧坪年村、“小桂林”德茹村、別有洞天大小龍洞等旅游資源豐富,不少地方都是網紅打卡地。
如今,矮寨大橋景區串聯起鳳凰古城、里耶、芙蓉鎮乃至張家界武陵源等大湘西旅游板塊,牽引帶動了“張家界—芙蓉鎮—矮寨”“鳳凰—矮寨—十八洞村—邊城”等精品旅游路線。
提起矮寨鎮,許多人對著名的矮寨盤山公路印象深刻,6.25公里長的路,彎多路窄,因修筑于水平距離不足100米、垂直高度440米、13道銳角彎、26道急拐折,而被稱為“公路奇觀”。
在矮寨大橋修建前,當地運輸出行主要靠矮寨盤山公路。“矮寨坡,山連山,一十三道彎,彎彎都是鬼門關。”當地人曾這樣形容矮寨盤山公路的險惡。
大橋附近有兩個苗族村子—家庭村與幸福村,長久以來,這兩個村子隔峽相望。從家庭村到幸福村,要上下懸崖,費盡周折。矮寨大橋通車后,“家庭”和“幸福”迅速通暢。
矮寨大橋通車時,家庭村還是湘西州唯一沒有通公路的村子。2013年12月,家庭村在巖壁之上鑿出一條“七拐八彎”的鄉村公路,結束了村寨不通車的歷史。
“矮寨大橋讓通行效率極大提升,促進了湘西經濟社會的發展。”德夯風景名勝管理處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感慨道,“大橋仿佛一條鏈子,將鳳凰的吊腳樓、茶峒的渡船、里耶的往事等這些藏于大山褶皺的‘珍珠’一一串起……游客多了,項目來了,山里娃子從此改變命運。”
“今年‘五一’假期,游客同比增長25%以上。近年來,景區始終堅持把發展生態文化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來培育,以打造武陵山區文化旅游目的地為愿景,積極踐行文化旅游賦能鄉村振興。”矮寨奇觀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磊介紹,“景區現有員工360余名,其中80%以上是附近村民,引導周邊村寨3萬余名群眾發展民宿、餐飲、特色農產品、非遺產品等旅游產業。”
在矮寨鎮,橋澗閣精品酒店很顯眼。門頭富有民族特色,掛著紅色燈籠,兩面碩大的苗鼓立在門邊,店后面一條小溪流過,匯入峒河。
酒店由95后吳鵬和表弟石嘯宇打理。吳鵬曾在長沙工作,看好家鄉的發展前景,回到家鄉創業。
“高考完已進入旅游旺季,而且馬上要放暑假,游客很快就會多起來。”吳鵬對《民生周刊》記者說。
酒店有19個房間,房間的桐油味還沒完全散去,茉莉花、月季、薄荷、綠蘿等將陽臺打扮得生機無限。入夜,抬眼望去,矮寨懸索特大橋正位于數百米的正上方,燈火通明,蔚為壯觀。
交通很方便,這里距吉首市只有20公里,吳鵬經常開著剛買的汽車往返于市區與矮寨。
6月26日,一場大雨將鎮上一條主干道沖刷得干干凈凈。老營盤純糧酒作坊師傅正往外倒熱氣騰騰的高粱,香味彌漫開來。經營民族服飾的服裝店里掛滿衣服。在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廣場,掛著苗族百獅會的紅色橫幅。
這里距沈從文筆下的邊城鎮不到50公里。“截至6月初,全鎮旅游接待人數超過64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400萬元,年底旅游人數有望達到150萬人次。”矮寨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華告訴記者。



游客多了,產業旺了。近年來,矮寨鎮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完善產業整體布局,構建小河片幸福茶谷、八層坡云端茶海,共定植茶葉面積1萬余畝,坡頭片結合高山氣候,打造特色產業金秋梨、白云貢米,擁有金秋梨園6000余畝,金秋梨年產量達1600余噸,種植白云貢米4000余畝。
2023年8月18日,湘西邊城機場正式通航。
矮寨大橋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使湘西地區對接成渝經濟圈,實現了湖南省提出的高速公路100%連接周邊省會城市的目標,對湖南構建全國性交通樞紐,為中部崛起打造強大交通引擎具有重要意義。
矮寨景區與德夯大峽谷景區、十八洞村“打包升級”,成為5A級景區
石順情、龍敏夫婦是矮寨鎮德夯村村民。石順情在德夯景區上班,崗位是音響師,龍敏今年年初在家開起了九龍溪客棧。
德夯,苗語意為“美麗的峽谷”。1987年,德夯大峽谷就被開辟為旅游景區。但囿于交通環境和接待能力,一年的游客量不過10萬人次。矮寨大橋2012年通車后,距矮寨大橋4公里、曾經沉寂的德夯大峽谷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游客紛至沓來。
“去年花了20多萬元裝修,自家房子,5間房,開張半年,每月有一萬元左右收入。”提起自家客棧,龍敏打開了話匣子,“二樓有很好的觀景臺,各種奇石險峰就在眼前。”
“自從景區升級為5A級景區,過來游玩的人越來越多。”石順情說,“我家就在景區內,臨近小溪流,自然風光優美CJVLedcPalxdaS89OCwZ+mxZr9Wo677/vvED0WaOOAE=,節假日基本沒有空房。”
當地探索“公路+生態旅游”模式,于2013年開通矮寨大橋旅游觀光通道,隨后又推出玻璃棧道、吉斗苗寨、天橋仙居特色民宿、高空極限體驗、峽谷星空露營基地、《德夯幻境》5D沉浸式苗境喜宴劇場等項目,培育出旅游觀光、文化演藝、極限趣玩、民宿露營、黨建研學、親子游樂六大產業板塊。
2021年,矮寨景區與德夯大峽谷景區、十八洞村“打包升級”,成為5A級景區。
德夯村黨支部書記石永德說,許多村民都靠餐飲住宿增收致富,前不久他還組織村民去鳳凰古城學習參觀,“主要是去學習好的經驗和做法,村民積極性很高,下半年還準備組織一次”。
矮寨鎮排兄村緊鄰矮寨大橋景區。
今年53歲的龍金志是排兄村村民,由于住房臨近高速路口,矮寨大橋通車后,他便利用自家房子開起農家樂,一家三兄弟,兩個在村里做餐飲。
“12張桌子,每天最少有5桌客人,一個月掙兩萬元錢是沒有問題的,我還雇了一個村民,一個月付2800元。”龍金志說。說話間,來了客人,龍金志忙系起圍裙招呼。他是農家樂店主,也是店里唯一的大廚。
“目前,村里形成了以白云貢米、金秋梨為主的農業生產結構,鄉村旅游助力老百姓就近就業、就近創業、就近增收,30人到附近景區直接工作,15家農家樂生意火爆,旅游輻射帶動效果明顯。”湘西州委宣傳部駐排兄村第一書記祝梓翔說。
祝梓翔介紹,排兄村是個苗族村落,全村共1288人,自矮寨大橋建成以來,村子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產業快速成長。
“排兄村鄉風淳樸,百姓熱情好客。”祝梓翔說,“自2013年以來,排兄村先后舉辦鼓文化節、農民豐收節、金秋梨節等特色節日活動,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湘西州委宣傳部、州社科聯、州新華書店,3個單位各派一個人,一周在村里至少工作4天,駐村兩年。”對于下一步工作的開展,祝梓翔很有信心,“下半年要全面完成二期鄉村墻繪,打造網紅打卡點,配套實施人居環境整治項目,推進民居改民宿項目,做好芳草地懸崖酒店和海螺峰索道的協調配合工作。”芳草地懸崖酒店計劃明年年底前建好,海螺峰索道項目正在規劃。
2019年,排兄村入選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獲得湘西州“最美鄉村”“同心美麗鄉村”等榮譽,2020年5月成功申報省級“同心美麗鄉村”。
2023年,湘西州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完成282.7公里,完成省定民生實事任務的114%、州定民生實事任務的157%。湘西州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融入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產業布局、全域旅游,農村公路構建起鄉村產業發展的基礎“骨架”,疏通鄉村全面振興的“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