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審計監督作為“治未病”的重要抓手,一直發揮著“經濟體檢”的作用,不僅能有效助力紀檢監察監督,更有助于進一步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近年來,國有企業強化“紀審聯動”職能,不斷開展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貫通協同的探索與實踐,促進紀檢與審計齊頭并進。下面筆者從內部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融合的必要性、遇到的一些問題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三個方面談幾點個人看法。
內部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貫通協同的必要性
一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全面從嚴治黨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走向制度化、規范化進程提供了方向指導和實踐保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黨的領導內嵌入國有企業治理結構,推動黨內監督和企業治理深度融合,通過創新監督體制機制,整合企業內部監督力量,實現監督工作的全方位、全過程和全覆蓋。
二是相關的法規要求。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第二十條明確:“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加強與內部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組織人事等其他內部監督力量的協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結果共用、重要事項共同實施、問題整改問責共同落實等工作機制。內部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應當作為考核、任免、獎懲干部和相關決策的重要依據。”國有企業應逐步建立健全紀審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內部監督合力,加強內部溝通協調,明確職責邊界,嚴格工作程序,嚴守工作紀律,提升監督治理效能,以經濟體檢助力政治監督、推動紀檢監察專責監督。
三是內部審計和紀檢監察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方面存在優勢互補。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熟悉經濟法規、行業規范,擅長通過查閱會計賬目、銀行流水等發現潛在的風險和問題線索。紀檢監察人員擅長運用黨規黨紀、政策策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感化被審查調查對象,促其真誠認錯悔過。這種天然的優勢互補性,不僅可以融入國有企業內部日常監督中,而且也可以在紀審聯動辦案中運用審計專業手段把紛繁復雜的賬目抽絲剝繭,還原事實,收集證據,發揮“一加一大于二”的優勢。
四是日常監督層面相輔相成。在國有企業中,內部審計和紀檢監察均要立足于企業實際、行業特點,運用自身的知識儲備開展監督工作。在監督內容方面相互融合,如突出對主責主業的監督、“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貫徹落實執行情況的監督、二級或三級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等內容;方法程序上具有相通性和互補性,如兩者針對監督對象皆是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始終堅持“三個區分開來”,依法依規按照程序不斷獲取證據;紀檢監察則根據內部審計提供的線索和證據進行查證核實,確認后作出處理決定,從而有力地促進監督力量的深度融合、優勢互補和協同高效。
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一是內部審計的監督在開展工作時對問題的判斷往往局限于財務查賬、查閱資料、數據分析等很具體的工作,對相關人員的主觀意識、動機、行為等方面分析較少。因此,內部審計更側重就事論事,震撼力和警示度不夠,即便是發現了被審計單位存在違規違紀等問題,但因沒有相應的權力對相關人員追究責任,進行處理,導致問題不能從根源上控制和杜絕。
二是監督方式有待改善。實際工作中,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監督盡管有較強的警示作用,但多停留在經營管理層面,監督手段不夠豐富,方式方法相對單一,很難直接通過具體問題及時發現經營管理中的違規違紀行為。實踐中,很多情況是違紀違規問題形成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后果后,紀檢監察機構才介入,事后監督較多。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一是監督主體貫通協同。圍繞國有企業內部中心工作,將其紀檢監察和內部審計工作進行劃分,選擇好各自的切入點,統籌制訂紀檢監察和內部審計工作計劃,可以各有側重,相互補充,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擴大監督的覆蓋面,構筑“術業有專攻,合作無縫隙,監督到點位”的“全方位系統監督”體系。
二是監督事項貫通協同。要加大對國有企業公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力度,提高發現違紀違法問題能力,堅決揭露和查處重大違紀違法行為,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和不正之風。要把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和紀審聯動兩項職能貫通起來,將廉政方面的要求納入全部審計項目之中,專門關注紀檢監察機構提出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并將有關情況反饋在審計報告中。審計委員會既要聽經濟責任審計匯報,也要聽紀審聯動匯報。審計和紀檢監察機構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聯合培訓,增強審計干部對黨規黨紀、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四種形態”、紀法貫通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對紀檢監察機構工作程序和方式方法的認識,轉變監督觀念,增強發現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是監督成果貫通協同。運用“全周期管理”理念,工作流程上,完善問題線索閉環管理機制,明確具體移送標準、渠道和接收管理部門,建立邊監督邊移送、雙向移送等機制,分別梳理出個性問題、共性問題清單。針對個性問題分類移交,放大綜合效應,形成紀審監督合力;共性問題則集中力量快查快辦,并在國有企業內部開展舉一反三,以一個問題的整改,撬動一項業務的規范,進而實現一個領域的整治與提升。(作者單位:中國河南國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趙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