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林格爾漢墓壁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特殊的藝術價值,但文創產品開發領域始終處于空白。本文通過對和林格爾漢墓壁畫的背景和內容進行分析,提煉出一定的藝術特色,為今后的文創產品設計指明方向,從而提升和林格爾漢墓壁畫的知名度。
關鍵詞:和林格爾漢墓壁畫;藝術特色;文創產品
(一)和林格爾漢墓壁畫的產生背景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可以發現古代壁畫的發展有著明顯的時間線索。自秦完成大一統后,用圖繪作為裝飾建筑的方式已經初現,諸如寺廟、皇家宮殿等莊重場合中,此類裝飾隨處可見。伴隨著技藝的不斷精進,墓室壁畫應運而生。到了漢代,在觀念的轉變和包裝下,壁畫早已超越了裝飾點綴的意義,引入靈魂永生超脫一切的概念則賦予其一定的神學色彩,但實質上依然是一種意識形態控制手段,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權。
位于內蒙古南部的和林格爾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是發展牧業的良地,孕育了眾多民族,成為多種文化的融合之地。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也深受多種文化的影響,其作品在保留游牧民族豪放淳樸的同時,也吸收了先秦兩漢文化中的浪漫元素,作品最終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和林格爾漢墓壁畫的創作內容
通過對現存墓室作品的鑒賞,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人自身地位在當時的明顯提升,作品中的神靈形象往往借鑒了人類的特征,從而傳遞人性開始逐漸替代神性的信號,對現實的客觀描述逐漸成為當時墓室壁畫的創作主流。
墓室壁畫除了對逝者人生的回顧,同時也暗示著其職位的不斷升遷。從最初的舉孝廉到最后的護烏桓校尉,壁畫內容仿佛是一部精彩的人物傳記,而那些重要時刻則被精心挑選出來,畫面中的道具往往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所要表達的內容。以《護烏桓校尉出行圖》(圖1)為例,不難看出逝者已經達到自己政治生涯的頂峰,畫面中的元素明顯變得豐富起來。但是眾多元素的堆積并沒有喧賓奪主,也沒有讓整個畫面變得凌亂不堪,反而襯托出逝者的排場和氣勢,尤其是畫面后排樹木的點綴更是難得的點睛之筆,也讓整個畫面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具生活氣息[1]。
除了對于逝者一生升遷的記錄,統治者的奢華生活也是較為重要的記錄題材。以人們宴飲娛樂為例(圖2),即使已經相隔千年,我們依然能夠從畫面中感受當初的熱鬧氣氛。身懷絕技的演員為賓客們進行才藝表演,眾人在歡快的氣氛中拍手叫好,整個畫面極富感染力,讓觀者有一種身居其中的感覺。畫面中每個人物的刻畫都極為精準,沒有出現同質化的問題。無論是神態或是動態都讓人感覺到真實可信,側面也反映出畫師技藝的高超。

和林格爾漢墓壁畫遠比我們所看到的要復雜深邃,因為歸根結底,它是多種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讓眾多民族選擇將其作為自己的居住地,不同民族通過廣泛的文化交流互相學習,形成文化的融合之勢。自古游牧民族便與牛馬關系密切,除了將其作為耕作的工具外,這些動物本身就是身份的象征,凸顯出主人在整個社會的尊貴地位。墓室壁畫中對這些動物的刻畫是極為生動的,不僅展現出它們的神采,更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而這種旺盛的生命力是和林格爾漢墓壁畫獨有的內在精髓(圖3)。
(一)構圖特色
任何墓室的構建都遵循著嚴格的比例規范,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基本沿襲了大部分漢代壁畫的常規構圖,強調通過構圖來營造出秩序分明的高低層級。可以分為三種較為常見的構圖。首先是長卷構圖,這種構圖思路其實受限于當時材料的畫面寬度,但這種思路卻依然流傳于后世。第二種構圖則為滿屏構圖,顧名思義整個畫面非常飽滿,所采用的透視角度也較為大膽。往往該類構圖易于表現場面較為恢宏的場景。最后一種則是分欄式構圖,通過在畫面中分出多個區域,達到合理布局的目的。各個區域雖然分開但又互有關聯,從而更好地凸顯出場景。
(二)造型特色
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以人物形象眾多而聞名,眾多人物形象并不是隨性創造,而是要依托于所要表達的故事主線。人物在畫面中的重要性則決定了筆墨的多少,往往主體人物會深入刻畫,次要形象僅一筆帶過,從而形成明確的主次人物關系。除此之外,其在角度選取上也有一定特色,畫面中往往以側面的角度來進行呈現。這其實與古希臘藝術中正面律的概念較為一致。之所以選擇這樣的角度,是因為相較于其他角度,這樣的角度往往能夠更好地體現動勢,強化整個畫面的張力[2]。
最后則是造型上的動靜結合,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大多以動靜結合的方式來呈現。這樣的造型強化了生活性,給人極強的真實感。動態與靜態之間形成強烈對比,讓畫面的張力達到空前的效果。無論是人與物還是人與人,整個畫面都呈現出一種強烈的秩序感和節奏感。倘若在造型上沒有強化這種動靜結合,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
(三)用色特色
在具體的顏色使用上,我們會發現紅色和黑色的使用頻率會明顯高于其他顏色,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黑色和紅色在當時眾多顏色中易于獲取,其次這兩者的色相也恰與生死概念相吻合,從而更好地借助色彩來表達自身的思想。在兩種主導色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添加一些其他顏色來進行點綴,可使整體畫面變得豐富。在用色技法上強調平涂和勾線,通過簡單的表達突出自然純樸的感覺。用色上敢于在關鍵位置運用純色,提升整個畫面的飽和度,調和的顏色則起到輔助作用,也為我國繪畫后續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3]。
(一)實用性與美觀性相結合
優秀的文創產品必然是實用性與美觀性都有所考量,使用價值作為產品的第一屬性,自然不應該被忽略,但好的外觀往往能夠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從而實現視覺層面和精神層面的雙豐收。任何一款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產品絕不僅是曇花一現。在設計的時候應該堅守長期主義,絕不為短暫地吸引眼球而舍大取小。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具備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在設計過程中更應該強化這一特點,避免出現華而不實的情況。
敦煌研究院設計的文創產品飛天小夜燈擺件(圖4),造型清雅秀逸,選取了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第15窟《吹笛飛天》的圖案,白描圖案線條流暢,開燈后光線柔和溫馨,如夢如幻、靈動飄逸的吹笛飛天打造出梵音陣陣、安寧祥和的睡眠環境。
(二)文化屬性與創新性相結合

任何產品最終能夠成為經典,一定是承載了厚重的文化底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自然為最終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思路。設計師要考慮的是如何通過設計將地域文化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當人們看到好的文創產品,自然會深入探討其背后的文化價值。這種文化價值又會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從而讓產品實現質的飛躍。
敦煌研究院設計的如畫重溫皮套吸管杯(圖5),元素選自敦煌莫高窟第257窟《鹿王本生圖》、第249窟《尋獵圖》、第217窟《青綠山水》這三幅圖,對水杯套進行設計,分別將九色鹿頎長的四肢、健美的造型以及善良正義勇敢的美好寓意展現出來,將山野尋獵、策馬追逐、群鹿奔騰等緊張激烈的捕獵瞬間以及畫中的青綠山水雕刻在皮質杯套上。
(三)市場性與示范性相結合
在已經是商業社會的今天,文創產品的開發是否成功,最終依然要讓市場來做檢驗。在進行設計前,就需要設計師有全局思維,從而判斷產品是否具備出圈的潛質,最終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并引導消費潮流。
(一)內容層面的創新
文創產品如今早已不是新鮮事物,但依然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之所以選擇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作為研究對象,就在于其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同時尚未被開發。通過對其內核的分析,提煉出其中的精華并加以展開,從而借助文創產品這一媒介實現對文化的傳播,進而讓更多的人關注這一墓室壁畫,從而提升其知名度和藝術價值。
(二)藝術表現形式層面的創新
對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在構圖、造型和用色上的有機提取,為文創產品的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采取滿屏構圖的方式提升畫面的飽滿度,運用和林格爾壁畫的用色方法,在層次變化上更為豐富,增加了文創產品的生命力,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元素的造型設計強調動靜結合,抽象元素與具象元素結合的思路并進行適當的夸張變形,賦予了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一種純樸之美。

任何民族的發展都離不開對其自身文化的挖掘,和林格爾漢墓壁畫文創產品的開發必須扎根自身民族文化,要想真正將文化元素融入文創產品,必須深入研究和林格爾漢墓壁畫的起源以及藝術特色,提取其中的積極元素。同時在文創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更要強調與時俱進,只有與當前的時代相吻合,賦予其時代的力量,提升產品的知名度,才能達到傳播和林格爾漢墓壁畫的最終目標。
基金項目
內蒙古農業大學人文社科重點項目“內蒙古刺繡材料的多元化研究及創新設計(項目編號:2021ZD0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孫秋歌,女,漢族,山東德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游牧民族手工藝。
通訊作者:劉娜,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傳統工藝美術。
參考文獻
[1]李琦.和林格爾漢代墓室壁畫的藝術特色[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20.
[2]梁勝男.和林格爾漢墓壁畫的視覺形象符號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張欣欣.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漢代墓室壁畫藝術特色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