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幼兒德育美學視角出發,探討了“德福一致”立美德育的至境下的育人實踐。首先分析了德育美學的概念及相關理論,闡述了幼兒德育美學與“德福一致”的關系。接著詳細介紹了“玩美德育”的理念與原則,并側重討論了幼兒園環境美學構建和游戲、藝術活動中的德育引導與美學體驗。最后,從幼兒園教師德育美學素養的培養、德育美學融入教學實踐的策略與方法以及德育美學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與推廣等方面進行了實踐探討。
關鍵詞:“德福一致”;幼兒德育美學;玩美德育;育人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4)23-0155-04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德育在幼兒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要追求道德教育的深入,還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和美學素養。因此,將德育與美育結合,探索“德福一致”的理念,以幼兒德育美學為視角來進行育人實踐,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章旨在探討幼兒德育美學視角下的育人實踐,并分析其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的影響。
一、 德育美學的概念與相關理論
德育美學是將德育和美育有機結合的一種教育理念和實踐方法。其強調在培養個體的道德素質的同時,注重發展個體的審美情趣和美學素養。德育美學的核心思想是通過美的體驗和欣賞來增強道德觀念、情感道德和行為道德的培養。
在德育美學的理論基礎上,涉及以下相關理論:第一,美育理論。美育理論探索音樂、繪畫、舞蹈、戲劇、文學等藝術形式對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情感教育的影響。美育理論通過美的體驗和欣賞,培養人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第二,倫理學與德育理論。德育美學融合倫理學和德育理論,強調通過審美活動來培養和加強人們的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借助美的體驗,人們能夠感受到美的力量和內涵,從而促進道德價值觀的形成。第三,玩具理論。玩具理論認為玩具是兒童審美教育和德育的重要工具。通過設計適合兒童的美麗、有趣的玩具,可以促進他們的德育和美學發展。第四,教育學與心理學理論。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提供了德育美學實踐的指導原則。其中包括基于兒童發展階段的教育方法、啟發式學習理論、情境理論等。這些理論為德育美學的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操作指南。總之,德育美學的概念與相關理論緊密相連。通過美的體驗和欣賞,德育美學旨在培養個體的道德與美學素養,并融合美育、倫理學、玩具理論以及教育學與心理學等領域的理論觀點。這些理論為德育美學的實施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指導,有助于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
二、 幼兒德育美學與“德福一致”的關系解析
幼兒德育美學和“德福一致”理念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輔相成。一方面,德育美學注重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操和美感,與“德福一致”的理念有著共同的目標。“德福一致”即指德育(Moral Education)、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和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的統一發展。這三個教育領域應該互相融合,在幼兒的教育中綜合發展。德育美學主張通過培養幼兒的美感和審美能力,使其具備道德情操。與“德福一致”的理念一樣,強調在幼兒教育中全面發展德育、智育和美育。另一方面,幼兒德育美學重視通過美的體驗和欣賞來培養幼兒的道德觀念。美育活動,如欣賞音樂、觀賞藝術品,可以激發幼兒的情感與創造力,促進道德情操的培養。“德福一致”的概念也強調了藝術、音樂和文學等的重要性,認為這些藝術形式對幼兒的德育具有積極影響。因此,幼兒德育美學借鑒了“德福一致”理念,將美的體驗和欣賞作為德育的手段,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幼兒德育美學還借鑒了“德福一致”理念的幾個教育原則。首先,關注個體的發展特征,注重根據幼兒的個性和需求進行德育和美育的培養。其次,強調互動與創造性表達的重要性。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和自由的創造性表達,幼兒可以培養社交能力和審美能力。最后,幼兒德育美學重視情境和體驗式的學習。通過創設適宜的環境和情境,在實際體驗中引導幼兒進行德育和美育的活動。通過與“德福一致”理念的結合,幼兒德育美學在教育實踐中提供了更多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德育美學為幼兒教育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使幼兒能夠在道德和美學方面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總之,幼兒德育美學與“德福一致”理念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和互相促進的關系。德育美學通過培養幼兒的美感和審美能力,幫助其發展道德情操與“德福一致”的理念,共同追求幼兒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統一發展。
三、 “玩美德育”概述與實踐探討
(一)幼兒德育美學:“玩美德育”的理念與原則
“玩美德育”是一種以游戲和美學活動為核心的幼兒德育實踐方法。其理念和原則旨在通過創造豐富多樣的游戲環境和藝術體驗,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感、道德認知和社會交往能力。首先,“玩美德育”強調以游戲為媒介,通過積極參與各類游戲活動來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通過有目的地設計有趣的游戲情境,幼兒可以在游戲中體驗道德價值和道德規范,逐漸形成對道德行為的理解和評價能力。其次,“玩美德育”注重通過美學活動來激發幼兒的情感和審美意識。通過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的欣賞和創作,幼兒可以感受到美的魅力,與美進行親密接觸,進而培養審美情趣和美學素養。再次,“玩美德育”強調以幼兒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和實踐方法。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和發展特點,提供多樣化的游戲和藝術活動,允許幼兒自主選擇和參與。同時,教師也要發揮引導者的角色,在游戲和美學活動中給予恰當的指導,幫助幼兒發現和理解道德問題,培養正義感和責任感。最后,“玩美德育”還倡導合作與分享的原則。通過團隊合作和分享資源,幼兒能夠學會傾聽和尊重他人意見,培養友善、合作和公平競爭的價值觀。
(二)幼兒園環境美學構建與德育培養
幼兒園環境美學構建是“玩美德育”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德育培養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首先,注重創造一個溫馨、舒適、具有美感的幼兒園空間。通過合理的燈光使用、色彩搭配和布置設計,營造富有藝術氛圍的環境。幼兒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美的存在,激發他們的美學興趣和欣賞能力。其次,在幼兒園的布局和使用上要注重合理安排和規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需要,劃分出不同的活動區域和游戲區域,創造出多樣化的場所和環境,以滿足幼兒多樣化的學習和游戲需求。同時,合理配置各種游戲材料和藝術資源,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選擇與體驗。再次,注重引入與自然環境結合的元素。幼兒園可以創辦花園、設置留白區域和水景等,以提供自然與美的融合體驗。通過與自然親近的活動,幼兒可以培養對生態環境的尊重和保護意識,促進他們與大自然間的情感連接。最后,教師在幼兒園環境美學構建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應以幼兒為中心,在設計和布置環境時,注重傾聽和尊重幼兒的需求和喜好。教師可以與幼兒共同參與環境的構建,鼓勵幼兒提出自己對環境美學的想法和建議。同時,教師還需在幼兒園環境中發揮引導者的作用,通過指導與啟發,引導幼兒正確感受和理解美,逐步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文化修養。通過以上方法和策略,幼兒園可以構建一個富有美感和藝術氛圍的環境,為幼兒的德育培養提供有效支持。在這樣的環境中,幼兒可以感受和體驗美,并逐步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感與審美意識。同時,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參與,幼兒的美學素養和文化修養也得到有效的塑造與培養。
(三)游戲與藝術活動中的德育引導與美學體驗
游戲與藝術活動是幼兒德育美學實踐的重要途徑,通過游戲和藝術活動的引導,可以促進幼兒的德育發展和美學體驗。首先,游戲在幼兒德育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通過有針對性的游戲設計,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體驗和理解道德價值觀,讓道德行為融入游戲中,培養幼兒的道德意識和道德素養。其次,藝術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培養美學素養和審美能力的重要渠道。通過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的欣賞和創作,幼兒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感受美。教師可以策劃多樣化的藝術活動,提供藝術材料和資源,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并培養幼兒的審美意識和欣賞能力。最后,在游戲和藝術活動中,教師的德育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以身作則,積極正面地表達和互動,引導幼兒在游戲和藝術活動中遵守道德規范、尊重他人并學會和諧相處。通過鼓勵幼兒的道德行為,及時給予反饋,教師可以加強幼兒的道德認知和道德品質的培養。總之,游戲與藝術活動在幼兒德育引導和美學體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有針對性的游戲設計,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道德意識和素養;通過豐富的藝術創作和欣賞活動,培養幼兒的審美意識和欣賞能力。同時,教師在游戲和藝術活動中的德育引導至關重要,通過身體力行和正面引導,教師可以加強幼兒的道德認知和行為培養,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四、 幼兒德育美學的育人實踐
(一)幼兒園教師的德育美學素養培養與提升
幼兒園教師的德育美學素養是實踐幼兒德育美學的關鍵。教師應加強自身的專業發展,不斷提升德育美學素養。首先,幼兒園教師應進行德育理論和美學知識的學習與研究。教師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教育書籍、參加專業培訓和研討會等方式,深入了解德育美學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通過學習倫理學、美學等領域的理論,教師可以加深對德育美學的理解和把握,掌握相關的教育方法和策略,為幼兒的德育美學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其次,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教師可以通過參觀藝術展覽、音樂會、舞劇表演等方式來開闊自己的藝術視野,培養自己對藝術的欣賞和創作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參與藝術活動的培訓,從專業人士那里學習藝術技巧和方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再次,教師應加強專業交流與合作,借鑒他人的經驗和方法。教師可以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教師研討會等,與同行進行分享和交流。通過與同行的交流、討論和合作,教師可以獲得更多的教學啟發和實踐經驗,提高自己的德育美學素養。最后,教師應將德育美學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游戲和藝術活動,結合德育要求和美學原則,引導幼兒參與其中。通過在教學中注重情感教育、德育引導和藝術體驗,教師可以提高幼兒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意識,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通過以上方法和策略,幼兒園教師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的德育美學素養,為幼兒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和學習經歷。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提升將有助于推動德育美學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有效實施和發展。
(二)德育美學融入幼兒園教學實踐的策略與方法
將德育美學融入幼兒園教學實踐是提高幼兒道德情感和審美意識的重要途徑。第一,創設情境引導。通過創設適宜的情境環境,讓幼兒在游戲和藝術活動中體驗道德與美的價值。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設置情景問題,幫助幼兒思考道德選擇并通過美的體驗來強化道德觀念。第二,故事情節引導。運用生動有趣的故事、童話或繪本,將道德內涵和美學元素融入其中。通過閱讀故事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道德價值并激發其審美情趣。第三,藝術創作活動。提供豐富多樣的藝術創作活動,如繪畫、音樂、舞蹈等,給予幼兒施展才華和表達情感的機會。教師可以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引導幼兒關注道德情感,通過作品的創作表達道德思考和美的追求。第四,小組合作與分享。組織小組合作活動,讓幼兒共同參與并分享彼此的成果。通過團隊合作和分享過程,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同時也能促進他們分享美的體驗和道德認知。第五,樹立榜樣與模仿。教師扮演著榜樣和模仿的角色,應以身作則,展示良好的道德行為和美學素養。通過教師的榜樣行為,引導幼兒模仿和學習,逐漸形成積極的道德觀念和美學情趣。第六,反思和評估。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活動的反思和評估,鼓勵幼兒思考自己的道德行為和美學體驗,加深對道德和美的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反饋信息進行調整和優化教學設計,不斷提升德育美學的實踐效果。通過以上策略與方法的綜合應用,可以有效地將德育美學融入幼兒園教學實踐中,提升幼兒的道德素養和美學修養。
(三)德育美學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與推廣
德育美學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和推廣對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感和審美意識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做家庭美學的引領者。家長可以成為幼兒德育美學的引領者,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和價值觀的樹立。通過分享、討論和共同欣賞藝術作品,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培養共同的審美意識和喜好。第二,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家庭可以帶幼兒參觀藝術展覽、音樂會、戲劇演出等文化活動,讓幼兒親身感受和體驗美,可以鼓勵幼兒參與藝術創作和表演,如繪畫、音樂演奏等,培養他們的藝術興趣與能力。第三,鼓勵閱讀與討論。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閱讀富有德育和美學內涵的書籍,如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在閱讀過程中,家長與幼兒一同探討故事背后的道德和美學思考,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第四,建立庭院與自然環境。家庭可以打造一個優美的庭院或花園,為幼兒提供與自然相融合的美學體驗。通過與大自然親近的活動,幼兒可以感受到自然美的存在,培養對生態環境的尊重和保護意識。第五,引導合作與分享。家長可以給幼兒創造合作與分享的機會,如家庭共同參與做飯、布置家庭環境等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幼兒可以學會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意見,培養友善、合作和公平競爭的價值觀。第六,與社區合作。家庭可以積極參與社區的公益活動和藝術交流活動。通過與社區的合作與互動,幼兒可以開闊視野并學會關心他人,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公民素養。總之,德育美學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與推廣可以通過家長的引導和建設以及提供豐富的文化體驗,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感和審美意識。通過定期的反思和評估,家庭可以不斷優化教育方式,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五、 結論
綜上所述,幼兒德育美學作為將德育和美育有機結合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方法,與“德福一致”的思想密切相關。德育美學通過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和情感道德,促進幼兒的德育和美育的統一發展。幼兒德育美學與“德福一致”理念相輔相成,共同追求個體全面發展,從而為幼兒的德育和美育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在育人實踐方面,幼兒園教師的德育美學素養培養與提升至關重要。教師應加強對德育理論和美學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通過拓展藝術視野、增強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幼兒參與美育活動,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同時,教師應加強與同行的交流與合作,借鑒經驗和方法,共同推進德育美學的發展。在實際實施中,幼兒德育美學可以通過構建環境美學、開展游戲和藝術活動等方式融入幼兒園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創設豐富多樣的教學環境,注重情感教育和德育引導,在游戲和藝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意識。同時,家庭教育也是德育美學實施的重要環節,家長可以借助家庭藝術活動和情感交流等方式,為幼兒的德育美育提供支持和指導。
參考文獻:
[1]邱瀟驍.論德育人文關懷在幸福教育中的實現[D].杭州:浙江大學,2014.
[2]李顯美.幼兒園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明日,2021(1):1.
[3]巴拉.談幼兒園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J].傳奇故事,2023(16):39-40.
[4]賴顯剛,王玉敏,蔣小崗,等.“五潔”融五育,立德育新人[J].全視界,2023(7):43-45.
作者簡介:蔡佳妮(1993~),女,漢族,江蘇南通人,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幼兒園,研究方向:玩美德育、德育美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