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因技術發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時間,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時間的仆人。
這句話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每一項新技術誕生,總少不了許多有識之士的友情提醒:這是一柄雙刃劍。雙刃劍,意味著我們用它砍向對手時也很容易斫傷自己。其實,并不僅僅是“新技術”,許多遠早于人類來到這個星球上的“舊物件”,有多少不是帶著“雙刃”?
就像被稱為“生命之源”的水,在孕育生命的同時,也可以將世界淹沒;被譽為“人類進化史上最偉大的發現”的火,可以給人類以溫暖和熟食,亦可以將我們化為灰燼;更不用說人們因技術發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時間,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時間的仆人。
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該如何讓這些“雙刃劍”變成“單刃”?
這形形色色的“雙刃劍”一般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它們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益處,但同時也極易給自己造成戕害。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益處”也是致命誘惑,我們想擁有它,控制它,但又常常被其擁有和反制。就像當下如日中天的AI,正在迅速而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它也極易使人類陷入布滿風險和挑戰的灰色地帶,由此衍生的詐騙、社會倫理問題已見端倪。
所以,找到一條讓人類既能充分接受或享受這把“雙刃劍”的巨大益處,又能抵擋“致命誘惑”、拒絕自戕的路徑,才是既趨利又避害的上上之策。
在國人的傳統思想中,培養強大的內心,使人具有強悍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具有“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的道德操守,一直被視為最重要的法寶。可是,單憑一個人的意志力、自控力或是內心的道德操守就能夠掌控局面嗎?
此時,我們不妨看看荷馬史詩《奧德賽》中奧德修斯的故事。在某一片海妖出沒的海域,海妖的歌聲會把海員們迷得神魂顛倒,情不自禁地投水而死。奧德修斯很想聽聽海妖的歌聲,又怕自己禁不住誘惑,就用蠟把海員的耳朵堵上,然后叫人把自己綁在桅桿上。當船經過那片海域時,果然傳來了海妖美妙的歌聲,奧德修斯也確實被迷住了,所幸他事先有所準備,才逃過一劫。
原來,既能讓我們享受美妙歌聲,又能抵御致命誘惑的,是一根將我們“綁在桅桿上的繩子”,是來自外部的制約。奧德修斯的成功,在于他明白三點:享受和沉溺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自控力有用但并不可靠,外部約束才是根本。所以他能夠在享受美妙歌聲后全身而退。
既然面對全新生活、先進技術時,我們不可能用手捂住雙眼、“用蠟堵上耳朵”,那我們就該創造出一條“繩子”對自己進行適當的約束——用制度和法規為我們的行為劃定出一個合適的活動區域,以此消除各種“雙刃劍”反噬人類的威脅。
從這一意義上說,人和技術都不應成為“主人”,真正的“主人”應該是規范人類使用各種技術的規則。
記得上一次應《青年文摘》之約寫一篇下水作文,我也是選擇了2023 年全國甲卷作文題。我的文章主題是——在使用新技術的過程中,要讓人的意志力和自控力成為主人,要有一顆拒絕被新技術掌控的強大的心。而當讀到本期袁越寫的《意志力根本靠不住》一文后我有了新的感悟,原來我的指望和人類的意志力、自控力一樣并不靠譜,至少不能讓道德操守、意志力、自控力成為主宰世界的主力軍。主宰世界、規范人們的言談舉止的最重要的力量應當是規則。有了這根“繩子”的約束,我們才能如奧德修斯一般既能享受到世間最美妙的歌聲,又不至于因此神魂顛倒而墜入深淵。
讀一篇好文,足以拓寬我們的眼界,提升我們的見識;如果是學生,還會相應升華作文的主旨和立意。比較我的兩篇下水文,更作如是感。為此謝謝袁越,謝謝《青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