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鳶尾花一開,安仁古鎮的初夏就來了。梧桐樹下的水果攤,阿翁早早地把熟透的瓜果切成月牙形狀;天福街盡頭,阿婆家的幾株枇杷不知何時探出了院墻。來往的行人穿過復古的電車軌道,在熱絡的招呼聲里沾染了滿身花香。
在許多人心里,小鎮是介于城與村之間的特殊存在。人們總渴望在傳統農耕文明與現代都市之間尋找一個落腳點,于是就出現了小鎮。充滿民俗風情與歷史印記的小鎮既有市井的繁華,又有詩意的恬淡,在歲月靜好中不乏人間煙火繚繞的現世安穩。
安仁古鎮位于四川省大邑縣,始建于唐朝,現存的舊式街坊多建于清末時期。像許多個還未完全發展起來的邊陲小鎮一樣,安仁古鎮同樣保留著遙遠年代的生活痕跡,街角的理發店似乎很久以前就開在了那里,街頭的老梧桐樹沉默不語,卻見證了當年理發店里的年輕學徒一步步成長為如今雙鬢染霜的手藝人。
安仁古鎮里有蒼老的回憶,它的所有心事和秘密都藏在街旁花木掩映的年輪里。時代的浮華呼嘯而過,將安仁古鎮變成許多人渴望棲息靈魂的凈土,除卻繁華過后的從容與靜謐,它還有自風雨飄搖中煥發的勃勃生機。我曾在午后透過竹影雕花的門戶,看見人們在煦風里搖扇納涼,清洗蔬果,聊天小憩。光影在楠木窗子前輕輕游移著,不經意就把人帶入純真的孩提時代。
這般悠長而靜謐的古鎮時光,讓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許多個同樣的、遠在城市之外的地方。我曾經讀過余秋雨先生的《江南小鎮》,“斑駁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殘夢,交錯的雙橋堅致而又蒼老”,這樣的文字讓我心神蕩漾。這是從文人紙頁間走出來的古鎮水鄉,有著同安仁古鎮一樣的芬芳與詩情,它讓人想起山色水墨中的烏篷船,想起古剎的鐘聲和夜泊的漁船……這樣刻滿歲月痕跡的古鎮早已不僅僅是歲月的代名詞,更是文明的符號。
我走過的地方不多,那些由霓虹燈點亮的城市早已如同浮光掠影般不著痕跡,但唯獨各式古鎮讓人難以忘懷。在英國游學期間,我曾經過莎士比亞小鎮,在風景如畫的埃文河畔,野鴨和天鵝成群結隊,碎銀般的波光閃爍至河水深處,像是一張能駛進油畫的船票。在充滿田園風光的沃里克郡鄉間,我走過身旁一棟棟帶有英倫風情的歐式建筑,像是隔著時光與年少時的莎士比亞對望。當農莊外的三色堇爬滿籬笆時,我仿佛一不小心就跌入《仲夏夜之夢》。
年前,我重回安仁古鎮,剛走出車站便迎上一層薄薄的雪,是我少年時經久未見的風景。古鎮的屋頂、窗檐、院落都被籠罩在銀白色的雪幕中,為古老的街巷增添了幾分旖旎風情。長街盡頭的路燈也都點亮了,在青蒼的暮色里影影綽綽,千家萬戶都被隱匿在昏黃的光暈里,叫人難以分清是天上的星河,還是地上的燭火。古鎮人家就在漫天的雪幕中,在窗外點點搖曳的星輝里,靜靜等待下一個鳶尾花開的季節。
安仁古鎮距離大邑縣城不遠,它與繁華的都市遙遙相望,又以另一種生活方式與城市同頻共生。它是許多人孩童時期的散文詩,是寫給成年人的童話,安慰身在都市的疲憊靈魂。
你瞧,安仁古鎮的鳶尾花又開了,漫天的藍紫色如煙如霞,街邊的老梧桐樹努力伸長枝丫,在阿翁的一聲聲吆喝里,安仁古鎮又將翻開一篇新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