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視頻上,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容光煥發地坐在書房里。他滿面笑容,親切地揮著手。他慈眉善目,一舉一動都十分優雅,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一個80多歲的老人如何能擁有“有錢難買老來瘦”的“曼妙”身材呢?無數網友好奇地追問他的減肥妙招。
老人回答說:“想減肥的可以來學地質。”
哦,原來這個老人正是我國第一個火山研究領域的院士、火山地質科學家劉嘉麒。他一生足跡遍布七大洲、五大洋,走過萬水千山,走出了自己的美妙身姿。
這條漫漫長路,劉嘉麒從上學時就開始行走。他出生在遼寧省北鎮市的山溝里,上高中時,學校離家9 000米,每天走2個小時的上學路使他練就出了“飛毛腿”功夫。1968年研究生畢業,他被分配到遼寧營口地質隊,正式走上了科研道路,野外考察成為常態。過去數十年里,為了獲得更多的科研資料,給學生全面講解隱藏地質科學知識,劉嘉麒開啟了一條用腳步丈量世界的人生之路。
劉嘉麒行走在高原上,連著一個月只能吃午餐肉、榨菜和用燒不開的水泡出來的方便面;在山林里,他背著二三十千克的石頭標本,一天走路幾十千米。在西昆侖考察時,他瘦了一大圈……他走過的路、經過的事、吃過的苦都充滿了有滋有味的故事。
有一年,劉嘉麒帶著七八個學生跑野外,車過了西安,他就讓司機走走停停。第一次下車后,他指著山體剖面問學生:“這是什么東西?”見學生答不上來,劉嘉麒笑著說:“傻眼了吧?你們覺得在家里什么都懂,出來就不行了,帶著你們出來,就是要‘治’你們一把。”那次跑野外,他帶著學生從北京到新疆,行程1.7萬多千米,歷時40多天。
又一年,劉嘉麒和同事從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出發,歷時3天抵達目的地后,只在山腳下找了一處安全位置,支起帳篷睡了一宿,次日一早便開始爬艾里塔拉火山。火山上沒有路,他們爬了近6個小時才到達山頂。地表溫度超過60℃,他們像是被架在火上烤,所帶的兩瓶礦泉水很快就見底了,身上的每個毛孔都張大“嘴巴”想要喘息。空氣里彌漫著刺鼻的臭雞蛋味,那是致命氣體硫化氫存在的信號。渾身是汗的劉嘉麒在毛巾上倒了些剩下的水,捂住口鼻。濕毛巾大約可以讓他在火山毒氣里安全地待一兩個小時,以便多觀察一些當地的地質現象,采集樣品。
劉嘉麒翻山越嶺,并非旅游觀光,而是考察火山。60多年來,哪里可能有火山,劉嘉麒就去哪里。他無數次登上長白山,七上青藏高原,六闖大小興安嶺,三入北極,兩征南極,腳印遍及全球七大洲、五大洋,所到之處大多是無人區。所到之處,劉嘉麒有時還要給巖漿測溫、測壓。在留尼汪島的富爾奈斯火山、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劉嘉麒都給火山噴出的巖漿測過溫度。每一次,他都要忍受著炙烤,設法把測溫儀伸進正在流動的1 000℃的巖漿里。而這些數據對于獲取火山活動的地質背景、動力條件和監測預報火山活動很有用。
近年來,劉嘉麒在嗶哩嗶哩網站發布了100多條視頻,條條都與火山有關,就連進度條也被設計成噴著烈焰、淌著巖漿的小火山。他是網絡上備受年輕人追捧的寶藏“火山UP主”,被網友親切地稱為“火山爺爺”。
其實,網友的追捧并非真的向劉嘉麒學習減肥,而是喜歡他的科普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