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徽州地區宮燈畫;人工智能;應用路徑;挑戰;對策
徽州宮燈畫興盛于明清時期,它融合了徽州地區獨特的地域文化藝術,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種重要藝術形式,反映了徽州地區文化特點,體現了徽州地區的大眾審美觀念、藝術風格和文化傳統。每逢佳節,尤其是正月十五,徽州地區每家每戶張燈結彩,進行慶祝。宮燈畫有實用功能,同時具有審美價值和觀賞價值,在普及知識方面顯現出獨特的作用,寄托了人們求吉納福的美好祈愿。由于宮燈的照明實用功能已經逐漸被取代,加之現代建筑格局的變化,傳統宮燈畫的制作工藝和文化傳承逐漸沒落,甚至可以說瀕臨消亡。
AI技術在藝術領域的應用已經成為當下重要趨勢,“人工智能+”已經被寫入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并成為熱議話題,AI在政策端的確定性進一步增強。AI繪畫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用戶輸入指令生成繪畫作品、文字內容等,是利用機器深度學習、圖形識別等技術讓計算機自主創作、模仿人類繪畫的一種新興藝術形式。
如何用好“人工智能+”徽州宮燈畫,賦能產業升級,成為本行業內亟須探討和解決的問題。它不僅為徽州宮燈畫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全新的體驗和可能性,同時也為研究和保護提供了重要的幫助,AI繪畫的快速發展為徽州宮燈畫帶來了新的應用方式和新的探索空間,將為徽州宮燈畫藝術的發展提供多維度的路徑選擇。
一、“人工智能+”徽州宮燈畫的應用路徑
(一)技術與設計創新
技術與設計創新是徽州宮燈畫與AI技術深度融合的關鍵。通過訓練AI模型,深度學習傳統徽州宮燈畫的繪畫技巧和風格,利用AI技術對傳統徽州宮燈畫進行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處理,總結分析并概括徽州宮燈畫的具體特征,提煉傳統徽州宮燈畫中的畫面內容、結構、線條、色彩等細節元素。再結合當代設計理念進行徽州宮燈畫的圖像語言的重組和創意化表達,根據用戶輸入的文字、圖片、音像等信息自動生成符合文本內容風格的徽州宮燈畫作品圖像,讓傳統徽州宮燈畫煥發新的生命力,實現對傳統繪畫技藝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生成。這將大幅提高徽州宮燈畫的生產效率,幫助藝術家節約大量的基礎文本、圖像創作的時間成本,為藝術家提供更多的創作空間和想象空間。
(二)“虛擬”+“互動”
展覽“AI技術在繪畫作品的展示方面也發揮了巨大作用,尤其是通過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先進技術,構建起了虛擬的美術館和展覽空間。”[1]利用VR或者AR技術,將傳統的徽州宮燈畫以三維形式呈現在虛擬空間中,打破時空的限制。例如設計一個主題性的徽州宮燈畫展覽,通過VR設備進入一個虛擬的宮燈畫展館,全方位、多視角地欣賞宮燈畫作品。通過AR技術,將宮燈畫與現實環境相結合,給觀眾帶來沉浸式觀展體驗。
AI技術可以實現多元化、個性化的觀展,通過語音識別、觸摸屏手勢等來引導觀眾觀賞宮燈畫,與藝術家進行互動,增強參與感和沉浸感。在觀展過程中,觀眾通過VR或者AR設備可以親手創作徽州宮燈畫,親身參與到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生成作品并進行實時展示;也可以通過虛擬展覽與其他觀眾一起觀看,分享自己的創作感悟,增強互動性,還可以設計互動游戲化方式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樂趣。
“虛擬”+“互動”展覽可以增強觀眾觀展體驗和參與感,極大地調動觀眾觀展的積極性,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徽州宮燈畫藝術,同時也有助于徽州宮燈畫的廣泛傳播。
(三)數據畫像
通過AI技術,對徽州宮燈畫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可以有效精準地為藝術創作和展覽策劃提供數據支持。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總結觀眾對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宮燈畫的愛好程度等多維度數據,構建出用戶模型,為用戶畫像,發現潛在的市場需求和商業機會,為宮燈畫產業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哪種類型或風格的宮燈畫會受到歡迎,從而為藝術家和策展人提供更具前瞻性的創作和展覽建議。
通過數據分析,可以根據每個觀眾的喜好和需求,更好地理解目標對象,提供精準、個性化的徽州宮燈畫定制服務,從而做出更加精準和有效的決策。通過解析AI數據,圍繞用戶的反饋等信息構建的商品畫像,有助于對徽州宮燈畫的進一步改進和創新。
二、AI技術在徽州宮燈畫中應用的挑戰與對策
(一)挑戰
1. 技術難題
徽州地區宮燈畫融合AI技術,面臨著一些技術難題。例如如何實現AI技術的智能化、自動化和人性化是徽州地區宮燈畫融合AI技術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之一。
目前看來,雖然AI繪畫在自動生成宮燈繪畫的過程中能夠提供一定程度的幫助,但它所生成圖像的質量和精度仍然有一定的不足和缺陷。由于受目前技術的局限,AI繪畫很難準確地描述和表現出物體的細節特征,其生成的圖像往往沒有具體的“形”,在邏輯上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并不能像人類一樣準確地把握空間和光影等因素,可能會出現布局不合理和元素擺放位置錯誤的問題。所以,AI繪畫生成的圖像仍需要加入藝術家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對圖像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優化,根據實際的需求做出修改。智能生成圖像在審美表達層面有時候會有“詞不達意”的情形,這是AI技術未來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2. 知識產權
“人工智能生成的藝術作品是否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判斷仍不明晰。”[2]AI繪畫版權的歸屬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AI繪畫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海量的圖像數據,AI繪畫通過這些數據進行訓練和學習。所以,這可能會涉及圖像數據提供者、算法提供者、AI繪畫生成者等多個方面的版權問題。這也就使得AI繪畫所生成的作品的版權歸屬非常難以界定,容易引起法律糾紛。因此,如何保護徽州地區宮燈畫的知識產權,避免其被侵犯和盜用,是徽州地區宮燈畫融合AI技術需要面對的挑戰和問題。
(二)對策
1. 技術攻堅
徽州地區宮燈畫與AI技術融合中的關鍵難題首先是技術研發。需要對AI技術進行深度的訓練和學習,找出可以與AI技術相結合的切入點,開發出適合傳統徽州宮燈畫特點的AI技術,實現對傳統徽州宮燈繪畫技藝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學習,需要我們開發出新的算法或模型,以實現對宮燈畫的智能化處理和創新設計。例如分析出徽州宮燈畫的具體特征,采集傳統徽州宮燈畫中的細節元素并建立模型數據信息庫,根據用戶輸入的文字、圖片、音像等信息自動生成符合文本內容風格的徽州宮燈畫作品圖像。需要建立開放、共享的多模態數據標準和大數據中心,構建合理高效的知識圖譜,使AI技術具備更強大的認知力、判斷力、創造力,為徽州宮燈畫形成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能。但是在加強AI技術研發的同時,也應該保護繪畫的創作主體,“無疑,AI的工具力量是以往任何一次技術革命難望項背的,因此更應堅守啟蒙精神,捍衛人類繪畫主體,才能讓AI為我所用”[3]。
2. 人才培養
加強基礎研究,培養專業的AI繪畫創作人才是解決徽州地區宮燈畫融合AI技術所面臨的首要問題。例如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加強對人才隊伍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和法律意識,提升其徽州宮燈畫創作技能。只有當技術人員掌握了足夠的藝術創作技法和理論知識,才能更好地將AI技術與徽州宮燈畫相結合,創造出高質量藝術內容和形式的宮燈畫作品。培養并留住專業人才,需要政府的引導,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勵保障機制,為優秀人才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和福利待遇;還要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在高校開設相關專業課程或舉辦培訓班,邀請行業內的專家進行授課和指導,通過實踐來提高學生的繪制能力和對AI技術的運用能力。
3. 社會參與
社會參與是推動徽州地區宮燈畫融合AI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企業和政府的參與。企業通過投資和技術合作,幫助宮燈畫藝術家將AI技術應用到宮燈畫創作中,提高宮燈畫的藝術創作水平,提高審美性和實用性。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市場推廣和銷售,將融合AI技術的徽州地區宮燈畫作品推向市場,實現宮燈畫的商業價值。
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法規,扶持徽州地區宮燈畫融合AI技術的發展,鼓勵宮燈畫藝術家將AI技術應用到宮燈畫創作中,推動其創新和發展。政府通過組織相關的專題文化活動和展覽,提高公眾對徽州地區宮燈畫融合AI技術的認識和理解,開展市場調研和分析,了解消費者需求,為徽州地區宮燈畫融合AI技術的新作品提供市場支持和指導。
綜上所述,徽州地區宮燈畫融合AI技術面臨著一些問題,包括技術難題、知識產權保護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進行技術研發、人才培養、政策扶持等,為徽州地區宮燈畫融合AI技術的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結語
“人工智能+”在新時代賦能徽州宮燈畫的發展,提供了多維度的創作模式與路徑選擇。人工智能作為一種發展潛力巨大、對徽州宮燈畫行業可能帶來較大改變的新興技術,可以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發展空間廣闊。目前,徽州地區宮燈畫融合AI技術的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人才培養、政策扶持等,推動徽州宮燈畫融合AI技術的高質量發展,保護和傳承這一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民間藝術風格的傳統藝術形式,實現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創新。
策劃、組稿、責編:金前文、史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