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前段時間,“95后”女孩李右溪發起的“挑戰全網最冷門專業”,以科普甲骨文“出圈”。“鼎字為何這么萌?”“龍從何而來?”“中國二字最初的樣子”……她用靈動有趣的講解,讓刻在甲骨和書寫在古籍上的中國文字活了起來,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歡。
甲骨文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也是漢字的源頭,目前還有2/3的文字未被考釋。由于剩下的甲骨文單字都是“硬骨頭”,破譯需要詳細論證考據并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絕非易事。甲骨文很“高冷”,但李右溪的科普很“接地氣”。她覺得每個漢字之所以能成為現在的樣子,背后都藏著一串故事,而探尋這些漢字“如何被造出來的過程”就像破案,“太有意思了”。正是秉承這樣的心態,她制作了一系列科普視頻,用生動有趣的方式介紹甲骨文,使得晦澀難懂的甲骨文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將甲骨文這一冷門專業帶入240d0fff696432f0f1e73b89b43b17f1e782394a5cf4228818ceea25481dfd56了公眾視野。
“凡解釋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彼粌H講述了甲骨文的源頭和用途,還通過講述歷史故事和文化常識,將甲骨文與現代生活聯系起來,使觀眾能夠感受到古老文化的魅力。從商王也得靠“請客吃飯”與人聯絡感情,到“三千年前的一場車禍”和“甲骨文記錄下的千年愛情”,再到“用甲骨文寫的高考作文”,她用創意和熱情將甲骨文以新穎的方式呈現給公眾,展示了每個漢字背后的生命軌跡和故事。
關鍵詞
文明起源 傳承文化 科普方法 開拓創新
“人”為我用
隨著國力的日益增長,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不斷增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受到了高度重視。李右溪的科普工作是傳統文化傳承的一個縮影,她通過現代化的傳播手段,讓甲骨文這一中國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系統“活”了起來,激發了公眾對中華文明起源的興趣,為傳統文化傳承開辟了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