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短視頻平臺上最有名的旅居養老品牌合作后,今年6月,有254張床位的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漢峰頤養中心住進了50位旅居客人。
住進來的“家人”,養老院提供三餐,住宿是50平方米兩張床的標準間,一個月的費用是3920元。這些老人不需要什么照護服務,收費標準卻比常住老人高30%,似乎是門好生意。
但62歲的董事長周榮高興不起來。這是一筆經不起細算的買賣。門口、前臺、院子里的醒目處,都要貼上那個短視頻平臺上很火的旅居養老品牌的標識,方便直播時露出,養老院用自己的重資產投入為其他品牌做了背書。
牢牢掌握客流的旅居養老品牌按照36%的比例抽傭,這意味著養老院要以不到84元/天的收費提供全部服務。不僅如此,與50位付費客人一起入住的,還有20名必須免費提供食宿的“工作人員”,算上這項成本,養老院注定要賠本賺吆喝。
矛盾最終在三餐的品類設置上爆發?!八麄冊缟掀饋砭鸵匀猓覉詻Q不同意?!敝軜s氣鼓鼓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作為直播和視頻推介時的出鏡亮點,品牌要求三餐自助,養老院要提供八葷八素,兩種水果,兩種主食。
養老院的管理者李偉委婉提出異議:“我們漢中人家里,下午做個稀飯,兩個小菜,一個饅頭,或者一碗面條就可以了?!睂Ψ讲恢每煞?。周榮算了筆賬:“我們的肉夾饃是純瘦肉,有個‘家人’一頓吃了6個,在外面至少要賣60元,我能不虧嗎?”
在周榮的堅持下,品牌將抽傭比例從36%降到30%,養老院保住了91.5元/天的收費標準。“八葷八素”的標準降為“四葷四素”,周榮算過,按照目前的餐標,每位客人每頓飯的成本約為22元。
沒有知名度,不掌握客流和渠道,雖然早在2020年就喊出“旅居在漢中”“醫養在漢中”,但當重金投入建設的民辦養老機構真正嘗試旅居養老時,卻被困在“低價內卷”里。
在漢中發展養老產業,在從業者眼中本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當地人都說,漢中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1.2%,“地球上同一緯度生態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絕對是旅游、養老的好地方”。
漢中還是陜西省10個地級市中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2023年底,全市近320萬常住人口中,老年人達81萬,占25.48%。
早在2020年,漢中就提出重點發展研學、醫養、旅居、創業??紤]到漢中本地的老齡化程度和作為西安“后花園”的區位優勢,一批謀求從房地產、教育領域轉型的社會資本,進入漢中的養老產業,截至目前,漢中共有35家民辦養老機構。
“理論上,我們只要把養老院建好,老人就會源源不斷地入住,所以我們甚至都沒有成立銷售部門。”張勇是美康熙苑頤養事業部總經理,這是一家高端養老機構,漢中市政府持股51%,距離市中心的高鐵站只有十幾分鐘車程,總投資4.3億元,園區內,有漢中當地的三甲醫院設置的分院。手握三甲醫院和“醫養結合”的王牌,美康熙苑效仿泰康養老實行會員制,一張床位要預存42萬元才能入住。
“按照當時的觀點,高端養老院都不是給漢中人住,而是給西安人、北京人用。”然而,張勇發現,2020年6月,美康熙苑開業,192張床位,只住進30多位老人,床位和房間空置嚴重,當時美康熙苑在西安打了很多廣告,“花了很多冤枉錢,但一點用都沒有”。
他后來才知道,之所以無法將西安老人吸引到漢中來長期養老,直接原因是西安的養老機構都沒有住滿,“入住率高一點的也才50%,遠沒有到一床難求的局面”。
“‘故土難移’不是一句空話?!睆堄赂嬖V《中國新聞周刊》,現實中,老人和子女選擇養老機構,首先考慮的是與原先生活環境的距離,以及是否方便探望,安置得太遠,老人會覺得自己被拋棄了。就算老人能接受,時間長了,不能與老朋友走動,氣候、生活習慣的差異,仍會成為長居障礙。
即使放棄從大城市吸引客源,重新聚焦本地,情況同樣艱難。
另一家定位中高端的養老機構漢中褒國康樂園,也是政企合作建設??偨浝矸郊o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養老院投資1.7億元,背靠漢中本地的房企,共有668張床位,從2019年10月投入運營,目前只住進200多位老人,4年累計虧損2000多萬元。
“我們的房間設施標準甚至高于三星級酒店,但剛需老人的付費能力決定了我們很難盈利。”方紀安告訴記者,養老院的費用由護理費和床位費組成,活力老人的基礎護理費用是30元/天,床位費是1700元/月,如果按季度付費,還能打折。
“目前我們200多位老人,平均每月收入60萬元,而不包括財務費用,每個月的人工、水電等基本運營支出就要56萬元。做房地產,回報周期是3年,而養老院資金密集、人才密集、勞動力密集,盈利能力很差,5年之內不可能收回成本。”方紀安說。
同樣定位中高端的漢峰頤養中心自2019年投入運營,投資也超過1億元,自理老人3050元/月的收費在漢中算中等水平,但運營4年多,僅有68名老人入住,入住率僅為21.5%。

投資少、定位略低一些的養老院,也同樣面臨入不敷出的尷尬。漢中市勉縣聚興陽光老年公寓最初的設計床位為345張,調改后降到200張以內,目前有68位老人入住,入住率勉強達到30%。
院長謝忠民說,這家投資6500余萬元的養老院,運營至今年年虧損。按照現在的入住率,每月要虧損10萬元。為了保證老人健康舒適,養老院鋪了地暖,入冬以后,按照13元/平方米的標準向老人收費。僅采暖這一項,養老院每個月就要倒貼1萬多元。
謝忠民早已盤算過其中的問題,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勉縣,企業職工每月的退休金平均只有2600元左右,負擔不起養老院每月最低3000元的費用。此外,本地人還受養老觀念的束縛,不到萬不得已,老人們不會住進養老院。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整個社會的養老觀念沒有轉變。”方紀安說,養老機構里,七八十歲的老人占比70%。這個年齡段的老人,觀念仍是“養兒防老”,認為住養老院代表著兒女不孝,會被人笑話。
張勇則提到,過去國內以兜底保障為主的敬老院、福利院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養老院,老人就會認為里面住滿了孤寡老人或被子女拋棄的人,“電視里總出現養老院虐待老人的新聞,久而久之,養老院就成了他們心里的負面詞語”。
為了獲客,他們曾嘗試“一對一”地跟進、服務意向老人。“在漢中,空巢老人占比高達71%。有的老人我們要跟進三年,才會住進來。這三年我們干什么?不斷上門家訪,幫老人打掃衛生,陪他們就醫、跑銀行、買東西,向他們解釋養老院是怎么回事?!?/p>


本地市場開發受阻,養老機構紛紛試水旅居養老,以期減虧自救。
在方紀安看來,養老院想拓寬客源,讓退休后的活力老人住進來,只能想方設法滿足他們追求新鮮體驗的需求。相比酒店,養老院能更精準地提供老年人需要的保健、康復、照護服務以及文化娛樂設施,價格卻更低廉。
但問題在于,相比海南、云南,陜西漢中不是國內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要從外地吸引老人來漢中旅居,難度不亞于扭轉本地老人的養老觀念,因此,他們紛紛選擇與成熟的旅居養老品牌、旅行社等合作。
低價,成了他們不得不使出的撒手锏。
“標間住兩個人,一間房80元一晚,還得管早餐。”謝忠民發現,盡管聚興陽光老年公寓的價格已經低到極限,獲客依然很難,嘗試旅居養老兩年,也只有不到50人來住。
與漢峰頤養中心合作的旅居養老品牌,在全國有36個“家園”,分布在云南、海南、廣西、浙江等9個?。▍^、市)。周榮沒想到,自家養老院3920元/月的售價,已經是全國最高。
更讓周榮震驚的是,品牌帶老人前往80公里外的黎坪縣游覽黎坪國家森林公園后不久,就與當地一家知名酒店簽約。那家酒店周榮住過,旺季每晚440元,這在當地是高價,但也依然很火熱,時常是售罄的狀態,需要托熟人才能在旺季搶到一間房。但這次,他們以3500元/月的售價做起了旅居養老業務,餐食標準比漢峰頤養中心更高,聽到消息,周榮想不通,只能用“瘋了”形容。
除了價格,當前的產品形態也遠遠達不到謝忠民的預期。諸葛亮葬在勉縣的定軍山腳,除了武侯墓,勉縣的武侯祠是4A級景區,當地還有豐富的地熱資源。然而,謝忠民接待的都是住一兩晚就走的游客,旅行社貪圖便宜才安排他們住進養老院,晚上還要向老人推銷產品,完全稱不上“旅居”?!拔覀兪窃诟频険屔??!敝x忠民直言不諱。
“在旅居發展中,全市豐富的山水、田園、民風民俗資源尚未有效轉化為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旅居產品,導致很難吸引外地游客選擇漢中作為首選旅居目的地?!痹缭?021年,中共漢中市委黨校就在《市情研究》發表文章,分析漢中市發展旅居產業存在的問題。
文章指出,漢中旅居的發展側重自然風光欣賞、文化遺產展示和農家樂食宿,忽略了“養生、養心、養老”和“避暑、避寒、避霾”需求,與一般的旅游沒有什么差別,定位和服務偏離了旅居內涵。
周榮告訴記者,線上旅居品牌一到漢中,就與當地的旅游景區談好了合作,在直播間賣起了漢中的景區門票,“我們做了這么多年,都沒有想到跟景區聯合起來吸引住客”。
更尷尬的是,經旅行社導入的客源流動性強,養老院還要臨時增加人手才能及時整理房間衛生和保障餐飲,不僅干擾常住老人的日常生活,也干擾機構的正常運行。
“我一直想不通,旅居團來了以后,不愿意跟我們的老人坐在一起吃飯,最后我們只能另開一間就餐區?!甭镁羽B老團的訴求讓周榮備感沖擊。
張勇亦有同感:“旅居的活力老人不想看到自己未來的樣子,看到失能老人,他們心情很壓抑,連飯都吃不下去?!?/p>
政府牽頭、背書,打響“漢中旅居養老”的品牌,在生存線上掙扎的漢中市民辦養老機構對此期待已久。
今年2月底,在陜西全省民政工作會議的現場,西安市民政局局長李平偉找到漢中市民政局主要領導?!拔靼彩械闹饕I導要求他們加強與漢中的聯系,在旅居上加強合作,最好能簽訂一份關于旅居的協議,這與我們漢中的想法不謀而合?!睗h中市民政局局長蘇智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得到上級領導的支持,兩市民政部門決定先組織一個旅居團試水。活動由西安市民政局發起,由西安中旅國際旅行社負責招募老人、安排行程。
“西北地區,冬天寒冷,城市有霧霾,老人們通常選擇到南方城市旅居?!蔽靼仓新靡晃徊辉妇呙呢撠熑烁嬖V記者,“作為西安的后花園,除了自然條件和氣候優越,漢中的優勢還在于近。”
4月中旬,旅居首發團抵達漢中。30多位老人多是西安事業單位與國企的退休員工,4天的行程,游覽了當地著名景點,住在了中高端的養老機構漢中褒國康樂園中。
“坦白說,這次行程不算成功,時間太短,達不到旅居的標準。”前述西安中旅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從目前漢中能提供的旅游產品來看,只能吸引短暫停留的過境游客?!睗h中市文旅體產業集團的一名受訪者分析,漢中以南,廣元有5A景區劍門關,阿壩有5A景區九寨溝,而漢中的褒斜棧道雖有一定知名度,但觀賞性不夠強,“講歷史人文,也比不過西安”。
在他看來,漢中要發展旅居養老,首先需要精心打磨產品,“老年人希望能療養身體,我們漢中產當歸、天麻,又有中藥材批發市場,為什么不請營養師開發一些藥膳?有這些主題、特色,才能讓老人停留更久”。
更重要的是,老人的支付意愿和能力有限。以這次的旅居團為例,前述西安中旅負責人表示,盡管養老機構已在食宿上讓利,但綜合交通成本及景區門票,4天的行程價格還是超過1000元,推廣起來仍有難度。
不過,對于民辦養老機構而言,這個首發旅居團有著重要的意義。方紀安說,這次活動的最大價值,在于政府部門對民辦養老機構的認可和背書。張勇也表示:“我們機構自己去推,是王婆賣瓜,老人可能很抵觸,政府出面,更令人信服?!?/p>
他們都在期待下一次旅居團。西安市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們計劃在7月與一家在老年旅居領域更有經驗的旅行社合作,再組織一次漢中游。“我們會進一步推動兩市在養老服務方面的交流合作。”
周榮受旅居團啟發,決定先與省內的養老機構聯合,讓旅居老人在省內機構間流動起來。
不過,大家也都清楚,發展旅居養老只是權宜之計,在漢中這樣的西部非典型旅游城市,養老機構仍應以服務本地老人為主。
張勇估算,漢中81萬老齡人口中,重度失能老人約有8萬人,而漢中當前只有16000多張機構床位,“價格合理的情況下,只服務當地三分之一的80歲以上老人,床位都不夠住的”。
事實上,從2022年起,漢中已經加大了對民辦養老機構的建設補助力度。按照《漢中市民辦養老機構建設和運營補助暫行辦法(試行)》,符合條件的新建機構每張床位一次性補助4000元,改擴建機構每張床位補助3000元。此外,機構還能按照星級和入住人數,獲得每人每月50元到100元不等的運營補貼。
蘇智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盡管當前養老機構入住率較低,但考慮到漢中老齡人口未來的需求,民政部門會繼續鼓勵新建、改建民辦養老機構。
但眼前養老機構持續虧損的問題仍需要解決,只是是否要大力投入發展旅居養老,養老機構與主管部門都頗為猶疑?!爱斍皾h中的旅居養老仍處在早期探索階段?!碧K智剛說,漢中旅游有季節性,以春、秋兩季為主,資本盲目投入旅居養老產業,風險太大。
他表示,漢中的35家社會養老機構,入住老人中有一半以上是失智、失能的,這類養老機構并不一定適宜提供旅居養老服務。重要的是盤活那些有旅居接待能力的養老機構,充分利用資源。
周榮仍然看好這個產業,認為眼前的虧損只是小城發展旅居養老要交的“學費”。方紀安和張勇則期待政府能積極引導老人改變養老觀念?!暗却^念改變的時間,是我們最大的成本?!狈郊o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