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是全國最早探索建立立法聯系點的地區。2001年8月,甘肅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有關法律草案到臨洮縣征求意見建議,當時的定西地區和臨洮縣都沒有地方立法權,但基層人大的工作人員多次憑實踐經驗,對法律草案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這引起了省人大常委會的重視。以此為契機,省人大常委會著手部署建立立法聯系點。2002年底,“甘肅地方立法聯系點”在臨洮縣掛牌。2015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確定首批基層立法聯系點時,臨洮縣人大被列入其中。2019年2月,臨洮縣人大又被省人大常委會確定為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憲法聯系點。在實踐探索中,其功能不斷優化、渠道進一步暢通,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形成了立法聯系點工作“臨洮模式”。
臨洮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為全國首批、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基層立法聯系點,卓有成效地開通了連接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與人民群眾的“民意直通車”。截至目前,臨洮基層立法聯系點共完成220部法律法規草案的立法建議征集工作,上報意見建議2585條,被采納587條,其中僅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報送涉及77部法律法規草案的意見建議1272條,被采納272條。
定西市把“國字號”臨洮基層立法聯系點打造為示范樣板,全面推進全市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突出基層性、廣泛性、兼顧性、代表性特點,統籌好城市與農村、街道社區與鄉鎮村社、黨政機關與企事業單位、司法機關與法律服務機構等多種類型,科學規劃布設立法聯系點,確保布局合理。同時,準確把握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為連接立法機關與人民群眾的“直通車”、民意征集“連心橋”、民主立法“推進器”的職能定位,把信息采集點側重向人流密集地、群眾家門口和車間廠房、生產一線,特別是群眾矛盾比較多、社會治理難度比較大的區域延伸,確保征集意見的廣泛性和代表性。
聽取民意是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基石。為了更廣泛更充分聽取民聲,定西市積極推進立法聯系點職能拓展,不局限于立法起草審議,還向立法前和立法后如立法項目征集、立法起草意見聽取、立法審議意見征詢、立法后執法檢查和立法后評估等階段進行延伸,把立法意見征集融進與群眾“拉家?!?、居民“小板凳”等活動中,聽“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真心話,通過基層立法聯系點找出矛盾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使農村亟待解決和規范的問題成為立法關注焦點,從“民聲”中汲取營養,收集“金點子”,確保將群眾訴求“原汁原味”反饋給國家立法機關研究參考。
(本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