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檢出中的應用價值,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醫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傳統白光內鏡檢查、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以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為金標準,比較傳統白光內鏡、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的診斷結果、臨床診斷價值、圖像清晰度。結果 傳統白光內鏡檢查檢出陽性34例,陰性66例;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檢出陽性41例,陰性59例。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檢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的靈敏度為88.89 %,特異度為98.19 %,準確度為94.00 %,陽性預測值為97.56 %,陰性預測值為
91.53 %,均高于傳統白光內鏡檢查。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的圖像清晰度優于傳統白光內鏡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檢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的準確性較高,且圖像清晰度較好,可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
【關鍵詞】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醋酸-靛胭脂染色;早期胃癌;癌前病變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2.0019.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12.007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其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與遺傳、年齡、性別、幽門螺桿菌感染、吸煙等因素密切相關[1]。臨床上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多無明顯癥狀,或僅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因其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臨床鑒別難度較高[2]。傳統白光內鏡檢查無法準確檢測微小病灶,對早期胃癌的檢出率較低。隨著胃鏡檢查技術的優化,醋酸-靛胭脂染色、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逐漸應用于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統腫瘤的診斷。醋酸-靛胭脂染色可提高胃黏膜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的對比度,有助于辨別病灶情況。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可清晰地顯示消化道黏膜微血管及腺體結構,便于醫師觀察微小病變,提高疾病檢出率[3]。但目前臨床關于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檢查的研究較少,基于此,本研究選取100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檢出中的應用價值,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醫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傳統白光內鏡檢查、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颊吣挲g29~65歲,平均年齡(47.75±2.43)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69±0.47)年。本研究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常規胃鏡顯示局部胃黏膜顆粒隆起合并凹陷病、不隆起性病變;⑵溝通無障礙者;
⑶年齡≥18周歲;⑷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合并心、腦、血管系統嚴重疾病者;⑵既往存在胃部手術史者;⑶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
1.2 檢查方法 患者檢查前禁食6 h以上,檢查前30 min服用二甲硅油(自貢鴻鶴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51021903,規格500 mL/瓶)30~50ml和鏈霉素蛋白酶(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30,規格:20 000單位)20 000單位。傳統白光內鏡檢查:根據患者查體時選擇的麻醉方式對患者進行麻醉,麻醉結束后,置入電子上消化道內窺鏡[奧林巴斯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型號: GIF-XQ290]直至十二指腸降段。觀察患者胃部病變部位、范圍、大小、性質,若胃黏膜有充血、糜爛,使用0.9 % nacl溶液沖洗病灶,清除胃內殘留的黏液。若存在黏膜顏色蒼白或發紅、與正常黏膜顏色對比顯著、表面凹凸不平、邊緣不規則等情況,則為早期胃癌或癌前病變[4]。常規鉗夾活檢組織,送病理科檢查。后進行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應用窄帶譜成像主機[奧林巴斯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型號:
CV-260SL]、放大內鏡[奧林巴斯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型號:GIF-H260ZL]顯示病變的邊界及形態。將醋酸、靛胭脂及0.9% NaCl溶液按照1∶1∶3的配比進行配置,噴灑至病變處,觀察病變部位的著色情況、形態、邊界。若發現胃部存在分界線,分布規律的上皮下毛細血管網消失,黏膜表面微形態結構不規則,黏膜不著色,則為早期胃癌或癌前病變[5]。常規鉗夾活檢組織,利用10%甲醛固定標本48 h,送至病理科進行檢查。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傳統白光內鏡、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的診斷結果。⑵比較傳統白光內鏡、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的臨床診斷價值。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準確度=[(真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 假陰性例數)]×100%。⑶比較傳統白光內鏡、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檢查的圖像清晰度。內鏡下檢查,發現邊緣模糊的病變為1分;發現的病變輪廓大致可見,但較不清晰者為2分;圖像較清晰,可辨別微血管形態及部分細節為3分;圖像清晰,能夠詳細觀察微血管形態及細節為4分[6]。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結果 100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患者中,傳統白光內鏡檢查檢出陽性34例,檢出陰性66例;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檢出陽性41例,陰性59例,見表1。
2.2 不同檢查方式的臨床診斷價值 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檢查診斷早期胃癌及癌前病
變的靈敏度為88.89 %,特異度為98.19 %,準確度為94.00 %,陽性預測值為97.56 %,陰性預測值為91.53 %,均高于傳統白光內鏡檢查,見表2。
2.3 兩種檢查方式圖像清晰度比較 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檢查的圖像清晰度優于傳統白光內鏡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下胃癌及癌前病變組織切除前后圖像,見圖1、圖2、圖3。
3 討論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早期無特異性癥狀,臨床常將其和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癥相混淆,因此,提高檢出率對鑒別早期胃癌和癌前病變有重要意義[7]。內鏡檢查是早期胃癌和癌前病變的重要診斷方法,但由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在內鏡下經常出現淺表糜爛、局限性充血等淺表病變,無明顯特征,常規內鏡檢查易發生漏診情況[8-9]。因此,需尋找更精確的檢查手段,以確定腫瘤侵犯的深度,為進一步的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100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患者中,傳統白光內鏡檢查檢出陽性34例,陰性66例;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檢出陽性
41例,陰性59例。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檢查的靈敏度為88.89 %,特異度為98.19 %,準確度為94.00 %,陽性預測值為97.56 %,陰性預測值為
91.53 %,均高于傳統白光內鏡檢查;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檢查的圖像清晰度優于傳統白光內鏡檢查。這提示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對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檢出率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分析原因如下:⑴窄帶成像技術是一項新型圖像質量提升技術,可運用+psLY+fOg3NDrgEupBb+5A==短波長及窄頻帶照明,增加圖像清晰度,使病灶黏膜表層形態與正常狀態黏膜形態的對比更明顯,從而提高早期胃癌和癌前病變的診斷準確率[10]。
⑵放大內鏡可通過放大影像及變焦功能,使醫師清晰地觀察微血管和黏膜的結構,以便在顯微鏡下分辨出不同性質的病變,從而提高對胃癌及癌前病變的鑒別準確率[11]。
⑶靛胭脂作為對比染色劑,可存在于黏膜皺褶中且不被吸收,清晰地顯示黏膜的細微凹凸變化和三維結構;醋酸可引起上皮細胞蛋白三級結構的可逆變化,黏膜表面出現白化。醋酸-靛胭脂染色可增強影像對比,并根據病變和周邊黏膜染色情況、白化褪色時間的長短判斷病變性質。因此,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可在著色劑的幫助下,使病灶與正常組織的區別明顯;可清晰地顯示胃竇病變的輪廓及胃小凹和微血管等影像,降低個體差異對診斷結果的影響。
綜上所述,放大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中的病理檢出率、圖像清晰度較高,可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胡瑩,丁百靜,李宗先.放大內鏡聯合窄帶成像、醋酸與靛胭脂染色內鏡對胃黏膜病變的臨床價值[J].安徽醫藥, 2019, 23(5): 881-884, 后插2.
zhen m y, Lei S. Diagnostic value of blue laser imaging combined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 for precancerous and early gastric cancer lesions[J]. Turk J Gastroenterol, 2019, 30(6): 549-556.
黃文峰,林燕華,鐘選芳,等.窄帶成像放大胃鏡聯合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診斷中的應用[J].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9, 35(1): 9-10.
劉鑫,張靜,王曄,等.白光內鏡下黏膜內癌與黏膜下層癌特征的多因素分析[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21, 21(5): 390-394.
蔡珍華,郭嵐嵐,黃志高,等.內鏡窄帶成像技術聯合醋酸染色對早期胃癌的診斷價值[J].海軍醫學雜志, 2018, 39(6): 523-525, 540.
高楊,李琳,晁帥恒,等.窄帶成像技術聯合放大內鏡與常規內鏡對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的診斷效果對比[J].癌癥進展, 2020, 18(21): 2180-2183.
Zhou Y W, Zhang L Y, Ding S N, et al. Hesitate between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and narrow-band imaging: How to choose a better method in the detection of focal precancerous state of gastric cancer [J]. Am J Transl Res, 2022, 14(1): 55-67.
趙書陽,丁建明,劉曉明,等.放大內鏡聯合窄帶成像技術在早期胃癌、癌前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及圖像特征分析[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 2023, 45(2): 321-323.
李利娟,吳貴榮,孫苗苗,等.內鏡下醋酸染色聯合窄帶光成像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診斷中應用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 2023, 27(16): 76-78.
張麗花,張旭.放大內鏡窄帶成像聯合活檢在早期胃癌診斷中的價值[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23, 28(1): 96-99.
馬婭梅,苗旺,李銳強,等.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早期胃癌診斷中的價值[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23, 28(1): 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