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應用五苓散合五皮飲輔治糖尿病腎病水腫患者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腎病水腫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聯合五苓散、五皮飲加減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排尿情況、中醫證候積分、腎功能指標[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水平及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21 d后,兩組患者24 h尿量均增多,且研究組多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水腫積分及BUN、Scr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無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F時間=2.162,P時間=0.358;F組間=3.054,P組間=0.117;F交互=2.841,P交互=0.196)。兩組患者治療21 d后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及治療后7、14 d,治療14 d后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及治療7 d后,治療7 d后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治療后7、14、21 d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兩組患者U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 采用五苓散合五皮飲輔治糖尿病腎病水腫患者效果較好,可增加排尿量,改善肢體水腫情況及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五苓散;五皮飲;糖尿病腎病水腫;腎臟功能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2.0075.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12.025
糖尿病腎病是臨床常見的腎臟疾病,發病機制復雜,臨床特征為持續性白蛋白尿排泄增加,和(或)腎小球濾過率進行性下降,最終可發展為終末期腎臟疾病[1]。目前,臨床治療糖尿病腎病水腫多以西藥緩解為主,但受到藥物作用機制等因素的影響,患者長期服藥易出現不良反應,影響疾病的控制效果[2-3]。五苓散合五皮飲加減是中醫臨床常用控制水腫的組方,具有溫陽化氣,利水消腫的功效[4]?;诖?,本研究選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腎病水腫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應用五苓散合五皮飲加減輔治糖尿病腎病水腫的臨床效果,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腎病水腫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60.25±3.24)歲;收縮壓120~145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收縮壓(137.68±7.24)mmHg,舒張壓78~99 mmHg、平均舒張壓(88.76±9.86)mmHg。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齡44~76歲,平均年齡(60.35±3.14)歲;收縮壓122~148 mmHg、平均收縮壓(136.89±10.65)mmHg,舒張壓79~98 mmHg、平均舒張壓(86.84±7.72)mmH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西醫符合《中國成人糖尿病腎病臨床診斷的專家共識》[5]中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⑵中醫符合《糖尿病腎病中醫防治指南》[6]中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且存在肢體水腫情況;⑶本研究開始前3個月內無藥物使用記錄;⑷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存在焦慮、抑郁疾病者;⑵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精神類疾病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口服呋塞米片(萬邦德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2244,規格:20 mg), 40 mg/次、 1次/d;皮下注射胰島素注射液(酒泉大得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62020715,規格:10 mL∶400 U),胰島素注射液用量=[血糖值(mmol/L)-5.6(mmol/L)]×0.6×體質量(kg) /11.1,具體使用劑量可根據患者個體差異不同進行調整;口服貝那普利片(湖南千金湘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23464,規格:10 mg)10 mg/次、
1次/d。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輔以五苓散聯合五皮飲治療:五苓散組方為豬苓(去皮)9 g、澤瀉15 g、白術9 g、茯苓9 g、桂枝6 g。由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中藥房統一制作為散劑,1次/包,五皮飲組方為生姜皮、桑白皮、陳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9 g,上述藥材加入清水800 mL浸泡3 h,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煎煮30 min,取藥液200 mL,再加入熱水500 mL,小火煎煮20 min,取藥液200 mL,兩次藥液混合后平均分成2份,1份/次。兩種藥物均于每天早、晚餐后30 min溫服。
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21 d,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恢復情況。
1.3 觀察指標 ⑴排尿情況。于治療前及治療21 d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24 h排尿量;使用水腫積分評估患者肢體腫脹情況:足踝以下發生水腫為Ⅰ度
計1分;脛前水腫,按后無指痕為Ⅱ度計2分;脛前水腫,按后有指痕為Ⅲ度計3分;雙下肢部分水腫合并上肢水腫為Ⅳ度計4分;全身水腫,嚴重者出現漿膜腔積液為Ⅴ度計5分[7]。⑵中醫證候積分。于治療前及治療21 d后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評估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情況,總分5分,分數越低提示患者癥狀越輕。
⑶腎功能指標水平。于治療前及治療21 d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以3 500 r/min轉速(15 cm半徑)離心10 min,取血清,使用全自動生化檢測儀(佳能醫療系統株式會社,國械注進20162402587,型號:TBA FX8)檢測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水平。
⑶臨床療效。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9]評估患者臨床療效,包括顯效(患者病情明顯改善,腎臟功能恢復到正常水平)、有效(患者尿蛋白排泄降低,水腫癥狀減輕,恢復腎臟濾過功能)、無效(病情沒有明顯改善,或者改善非常有限)。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排尿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24 h尿量、水腫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21 d后,兩組患者24 h尿量均增多,且研究組多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水腫積分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無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F時間=2.162,P時間=0.358; F組間=3.054, P組間=0.117; F交互=2.841,
P交互=0.196)。兩組患者治療21 d后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及治療7、14 d后,治療14 d后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及治療7 d后,治療7 d后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治療7、14、21 d后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BUN、 Scr、 UA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21 d后,兩組患者BUN、 Scr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U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的發生與糖尿病患者自身高血糖狀態密切相關,長期高血糖會損傷腎臟,導致腎功能異常,糖尿病腎病水腫是糖尿病患者腎臟病變后常見的并發癥[10]。常規西藥治療糖尿病腎病水腫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減輕腎臟負擔,避免腎臟損害加重,且通過調節患者血壓,可減少腎小球濾過膜損傷,幫助患者排出多余體液,減輕水腫癥狀[11]。但長期進行西藥干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藥物對腎臟的損害、患者可能出現耐藥性等,導致治療效果不佳。五苓散合五皮飲是中藥方劑的組合,常用于治療水腫、濕熱病癥,其組方中每組藥材有以下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功效;豬苓具有淡滲利濕、利尿功效;大腹皮具有行氣寬中、行水消腫功效;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功效;茯苓皮具有利水消腫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功效;姜皮具有開胃健脾功效;桂枝具有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功效;澤瀉、桑白皮具有利水滲濕,泄熱功效[12]。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1 d后,兩組患者24 h尿量均增多,且研究組多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水腫積分及BUN、Scr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無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兩組患者治療21 d后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及治療后7、14 d,治療14 d后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及治療7 d后,治療7 d后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治療后7、14、21 d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U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五苓散合五皮飲方中加澤瀉為君,以其甘淡直達腎與膀胱,利水滲濕;又以茯苓豬苓之淡滲,增強利水滲濕之力,佐以白術和茯苓健脾以運化水濕;茯苓皮甘淡性平,功專行皮膚水濕,奏利水消腫之功,大腹皮行氣消腫,利水消腫,陳皮理氣和胃,醒脾化濕,佐以生姜皮和脾散水消腫,桑白皮清降肺氣,通調水道,利水消腫,諸藥合用,共奏利水滲濕之功效[13]。
綜上所述,采用五苓散合五皮飲輔治糖尿病腎病水腫患者效果較好,可增加排尿量,改善肢體水腫情況及臨床癥狀,值得臨床使用。但本研究仍存在部分局限性,如納入樣本較少、研究時間不足等,可能影響本結果的科學性,期望在后續研究中擴大樣本量,進行多中心研究,并進一步驗證,以期深入探究應用五苓散合五皮飲加減輔治糖尿病腎病水腫患者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王璐,張文風.中藥復方在治療2型糖尿病腎病中的研究進展[J].吉林中醫藥, 2021, 41(4): 552-555.
來媛媛,喬丹霞,龐鶴.五苓散合升降散加味輔助治療糖尿病腎病水腫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 2019, 35(15): 94.
崔雅斌,鄒迪,付艷艷,等.溫補脾腎化瘀利水法治療脾腎陽虛夾濕瘀型糖尿病腎病水腫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2, 20 (3): 102-104.
曹占花.糖尿病腎病合并水腫的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J].內蒙古中醫藥, 2021, 40(3): 162-163.
張雨薇,童南偉.《中國成人糖尿病腎病臨床診斷的專家共識》解讀[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5, 35(2): 139-142.
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腎病中醫防治指南[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1, 9(4): 151-153.
北京大學醫學系糖尿病腎臟病專家共識協作組.糖尿病腎臟病診治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志, 2020, 100(4): 247-260.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2: 356.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4: 40.
陳文俊,王靜,何春云,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糖尿病腎病水腫3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22, 31(20): 113-115.
孫建國,翟光輝,張偉.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水腫107例[J].中國醫刊, 2017, 52(10): 62-64.
曲明慧.基于文獻研究糖尿病腎病水腫組方用藥規律[D].沈陽:遼寧中醫藥大學, 2021.
張晶卓.五苓散合五皮飲加減治療水腫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 2012(36): 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