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獨立危險因素及妊娠結局,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北京市朝陽區婦幼保健院進行分娩的198例子癇前期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是否發生胎兒生長受限(FGR)分為FGR組(52例),非FGR組(146組),比較兩組產婦一般資料、臨床資料,分析子癇前期并發FGR的獨立危險因素及妊娠結局。結果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兩組產婦年齡、孕次、單胎分娩、初產婦、慢性高血壓、孕前BMI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均P>0.05);FGR組產婦入院收縮壓、入院舒張壓、產前血糖、乳酸脫氫酶均高于非FGR組,發病孕周、終止妊娠孕周均短于非FGR組,孕期增重≥15 kg占比少于非FGR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乳酸脫氫酶水平高、孕期增重≥15 kg是影響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兩組產婦子癇、胎盤早剝、產后出血、新生兒輕度窒息、宮內感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FGR組產婦胸腔、腹腔積液、低蛋白血癥、肝腎功能損害、溶血肝酶升高和低血小板計數(HELLP)綜合征、新生兒重度窒息、代謝性酸中毒、呼吸窘迫綜合征、胎兒或新生兒死亡占比均高于非FGR組(均P<0.05)。結論 乳酸脫氫酶水平高、孕期增重≥15 kg是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獨立危險因素和影響因素,應加強產婦相關因素檢測,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關鍵詞】子癇前期;胎兒生長受限;獨立危險因素;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2.0093.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2.031
子癇前期是一種僅在妊娠期間出現的復雜疾病,主要表現為高血壓、妊娠20周后出現蛋白尿。其病因目前尚未明確,但有研究認為,可能與胎盤異常、免疫失調、遺傳及母體血管功能障礙等因素相關[1]。此外,子癇前期還可表現為其他多系統并發癥,包括腎臟損傷、肝臟功能異常、凝血功能障礙、胎盤早剝和胎兒生長受限(FGR)等[2]。 FGR是指胎兒未能達到其應有的生長潛能的狀態,體重低于同胎齡胎兒,存在認知發展延遲和慢性健康問題發生的風險。有研究表明, FGR與多種不良妊娠結局密切相關,如早產、出生體重低、圍生期死亡等[3]。因此,預測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獨立危險因素對早期診斷和產婦管理十分重要,可盡早對高風險妊娠實施針對性的監測和干預措施,進而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4]。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獨立危險因素及妊娠結局,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北京市朝陽區婦幼保健院進行分娩的198例子癇前期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是否發生FGR分為非FGR組(146組)、 FGR組(52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
見表1。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中的醫學倫理相關規范。納入標準:⑴符合子癇前期的診斷標準[5];⑵FGR組胎兒符合胎兒生長受限的診斷標準[6];⑶年齡≥18歲;⑷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合并其他妊娠并發癥者;⑵合并心血管疾病者;⑶合并精神系統疾病者;⑷合并免疫、內分泌系統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⑴一般資料:采用北京市朝陽區婦幼保健院自制的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對兩組產婦一般資料進行調查,包括年齡、孕次、單胎分娩、初產婦、慢性高血壓。⑵臨床資料: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的各項臨床資料,包括入院收縮壓、入院舒張壓、孕前BMI、發病孕周、終止妊娠孕周、產前血糖、乳酸脫氫酶、孕期增重≥15 kg。⑶不良妊娠結局:觀察并統計兩組產婦的不良妊娠結局。①母體:子癇、胸腔、腹腔積液、胎盤早剝、產后出血、低蛋白血癥、肝腎功能損傷,以及溶血、肝酶升高和低血小板計數(HELLP)綜合征;②新生兒:輕度窒息、重度窒息、宮內感染、代謝性酸中毒、呼吸窘迫綜合征、胎兒或新生兒死亡。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及臨床資料;⑵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影響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獨立危險因素;⑶比較兩組產婦母嬰不良結局。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獨立危險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兩組產婦年齡、孕次、單胎分娩、初產婦、慢性高血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臨床資料比較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兩組產婦孕前BM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FGR組產婦入院收縮壓、入院舒張壓、產前血糖、乳酸脫氫酶均高于非FGR組,發病孕周、終止妊娠孕周均短于非FGR組,孕期增重≥15 kg占比少于非FGR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影響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 將子癇前期是否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為因變量(是=1,否=0),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單因素作為自變量(入院收縮壓、入院舒張壓、發病孕周、終止妊娠孕周、產前血糖、乳酸脫氫酶均為原值輸入,孕期增重≥15 kg=1,孕期增重<15 kg=0),納入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模型,進行量化賦值。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乳酸脫氫酶高水平、孕期增重≥15 kg是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獨立危險因素和影響因素(均P<0.05),見表3。
2.4 兩組產婦不良妊娠結局比較 兩組產婦子癇、胎盤早剝、產后出血、新生兒輕度窒息、宮內感染占比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FGR組產婦胸腔、腹腔積液、低蛋白血癥、肝腎功能損傷、 HELLP綜合征,
新生兒重度窒息、代謝性酸中毒、呼吸窘迫綜合征、胎兒或新生兒死亡占比均高于非FGR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3 討論
子癇前期并發FGR的病理生理學基礎為胎盤血管生成和功能的異常、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導致胎盤灌注不足[7]。胎盤血流的減少限制了氧氣和營養物質的傳遞,使
胎兒處于低氧和營養不足的環境。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和全身性炎癥反應還可導致全身性血管痙攣和血液流變性改變,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導致高血壓[9]。高血壓不僅加劇胎盤血流的異常,還可通過增加血管壁的壓力影響胎盤的結構和功能,從而進一步惡化胎兒的供氧和營養狀況。因此,為適應這種低氧和營養不足的環境,胎兒將啟動一系列生理和代謝適應機制,包括降低基礎代謝率、改變血液循環,以及優先供應重要的器官等。然而,這些適應性調整雖暫時有助于胎兒在不利條件下存活,長期卻可能限制其生長發育潛能,導致胎兒生長受限[10]。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產婦年齡、孕次、單胎分娩、初產婦、慢性高血壓、孕前BMI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FGR組產婦入院收縮壓、入院舒張壓、產前血糖、乳酸脫氫酶均高于非FGR組,發病孕周、終止妊娠孕周均短于非FGR組,孕期增重≥15 kg占比少于非FGR組;乳酸脫氫酶、孕期增重≥15 kg是影響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獨立危險因素和影響因素。分析原因如下:
⑴胎盤是胎兒獲取氧氣和營養的唯一途徑,良好的營養狀態有助于胎盤的健康和生長[10]。孕期適度的體重增加可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保持其正常的代謝水平,從而提供穩定的能量來源[11]。⑵乳酸脫氫酶是細胞損傷和壞死的標志,其水平升高反映了組織的損傷程度。子癇前期并發FGR時,乳酸脫氫酶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胎盤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胎盤功能障礙[12]。胎盤損傷或功能不全會降低其在母體和胎兒之間傳輸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能力,導致胎兒缺氧和營養不足。乳酸脫氫酶水平的升高還可能反映全身炎癥狀態,炎癥反應會損害血管內皮功能,加劇胎盤血流減少,進而影響胎兒生長[13]。
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產婦子癇、胎盤早剝、產后出血、新生兒輕度窒息、宮內感染占比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FGR組產婦胸腔、腹腔積液、低蛋白血癥、肝腎功能損害、HELLP綜合征、新生兒重度窒息、代謝性酸中毒、呼吸窘迫綜合征、胎兒或新生兒死亡均高于非FGR組。分析原因為,胎盤是供應胎兒氧氣和營養的主要途徑,而FGR通常是由于胎盤供血不足導致,因此,當子癇前期合并FGR時,胎盤功能可能進一步惡化,導致胎兒缺氧和營養物質供應不足,從而出現各種新生兒疾病[14];FGR往往與胎盤血流不足相關,胎盤供血不足不僅限制胎兒的生長,還加劇母體血液中代謝廢物的累積,從而增加母體肝臟和腎臟損傷的風險[15]。
綜上所述,乳酸脫氫酶、孕期增重≥15 kg是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獨立危險因素和影響因素,應加強產婦相關因素檢測及干預,以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參考文獻
蘇濤,左喜芳,毛藝蒙,等.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危險因素及圍產兒結局分析[J].中國性科學, 2022, 31(4): 75-79.
季潔,唐龍英.早發型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危險因素研究[J].貴州醫藥, 2022, 46(8): 1227-1228.
彭翠,賀惠琴,佘芹,等.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妊娠結局和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22, 14(1): 70-75.
欒珊珊,盧佳麗,王常宏.子癇前期孕婦甲狀腺功能、血清PLGF、HCT與胎兒生長受限關系[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23, 31(9): 2171-2175,2180.
謝辛,茍文麗.婦產科學[M].8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 369-371.
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胎兒醫學學組,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胎兒生長受限專家共識(2019版)[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 2019, 22( 6): 361-380.
余曉紅,周飛飛,陳海迎,等.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的妊娠結局及危險因素分析[J].江蘇醫藥, 2024, 50(1): 26-28,33.
劉倩,梁嬋玉,朱燕莉,等.血尿素氮水平與子癇前期并發胎兒生長受限的關系及其診斷價值[J].廣西醫學, 2022, 44(2): 134-139.
張果果,張靜,王秋.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22, 30(4): 927-931.
韓曦,黨群,胡盈,等.重度子癇前期孕婦血清Endocan表達水平及其對胎兒生長受限的預測價值[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 2022, 37(6): 110-113,170.
黃夏霓,曾雅暢,許慶蕓,等.胎兒生長受限圍產期不良結局預測模型的構建[J].現代婦產科進展, 2023, 32(7): 529-534.
王小新,鄒麗穎. 胎兒生長受限的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醫刊, 2023, 58(8): 898-900.
張亞光,劉琴,謝燕麗,等.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再次妊娠發生子癇前期的危險因素分析[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 2023, 45(5): 427-430,438.
張志紅,高翔,謝偉姣,等.子癇前期孕婦不良新生兒結局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23, 31(5): 1181-1185, 1190.
徐修云,周燕,呼慧蓮,等.早發子癇前期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自身抗體篩查陽性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22, 14(11):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