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氣道廓清技術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ê喎Q慢阻肺)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定西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單一霧化組和聯合霧化組,各40例。單一霧化組患者采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霧化吸入治療,聯合霧化組患者采用氣道廓清技術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霧化吸入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痰液黏稠度、氣道阻力指標、肺功能指標、血氣指標。結果 治療2周后,兩組患者痰液黏稠度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霧化組痰液黏稠度優于單一霧化組(均P<0.05)。兩組患者呼吸總阻抗、共振頻率、總氣道阻力、中心氣道阻力、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霧化組均低于單一霧化組;兩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呼吸流速峰值(PEF)、動脈血氧分壓(PaO2)、血氧飽和度(SaO2)均高于治療前,且聯合霧化組均高于單一霧化組(均P<0.05)。結論 氣道廓清技術聯合乙酰半胱氨酸霧化吸入治療慢阻肺患者,可降低痰液黏稠度和氣道阻力,改善肺功能和血氣指標,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氣道廓清技術;乙酰半胱氨酸;慢性阻塞性肺病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2.0126.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2.040
慢性阻塞性肺疾?。ê喎Q慢阻肺)是臨床常見的肺部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為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呈進行性發展),與氣道重塑、遺傳、吸煙、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1]。該疾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群,且男性發病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需重視其規范化治療[2]。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屬于黏液溶解劑,可促進呼吸道內痰液快速溶解,利于痰液外排,祛痰效果明顯,用于治療黏性分泌物較多的呼吸系統疾病[3]。但單一使用該藥物,改善氣道高阻力效果不明顯,無法緩解氣流受限狀態。氣道廓清技術是運用物理或機械方式作用于氣流,促使呼吸道內痰液外排,也可誘發咳嗽促進痰液外排,適用于痰液較多者[4]?;诖耍狙芯刻接憵獾览寮夹g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霧化吸入治療慢阻肺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定西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單一霧化組和聯合霧化組,各40例。單一霧化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32~75歲,平均年齡(55.21±2.32)歲;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78±1.44)年; BMI 18~27 kg/m2,平均BMI(22.56±1.24)kg/m2。聯合霧化組患者中男性25例,
女性15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4.92±2.16)歲;病程3~10年,平均病程(7.72±1.56)年; BMI 19~26 kg/m2,平均BMI(22.32±1.56)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定西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年修訂版)》[5]中慢阻肺的診斷標準,且經臨床檢查確診;⑵年齡>30歲;⑶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合并心、腦、肝、腎嚴重病變者;⑵合并惡性腫瘤者;⑶合并其他呼吸系統病變者;⑷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常規對癥治療:霧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深圳大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348,規格:20 mL∶0.1 g(按沙丁胺醇計)], 0.2~0.4 mg /次、 4次/d;經口吸入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Laboratoire GlaxoSmithKline,注冊證號H20150323,規格:60泡/盒], 1泡/次、 2次/d;合并肺部感染者口服阿莫西林分散片[(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028,規格:0.25 g ], 0.5 g/次、3~4次/d,最大劑量4 g/d。
單一霧化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霧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瑞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107,規格:3 mL∶0.3 g),1~3 mL/次、2~3次/d。聯合霧化組患者在單一霧化組基礎上實施氣道廓清技術:⑴加壓呼吸訓練:將三球呼吸訓練器作為輔助工具,通過呼出氣流將三球推至頂部,以增加呼氣量,共訓練3 min。⑵呼吸控制訓練:患者保持放松狀態,經鼻吸氣時胸部不動,鼓起腹部,屏息1~2 s,后放松腹部,緩慢呼氣,共訓練3 min。⑶胸廓擴張呼吸訓練:患者單手置于胸部,感受胸部擴張狀態,經鼻吸氣后保持屏氣狀態,經嘴緩慢呼氣,共訓練3 min。⑷手法訓練:①扣法,即放置薄衣物于患者背部,手掌呈杯狀交替叩擊;②搖振法,即在患者呼氣時,于其兩側浮肋處以2~3次/s的速度搖振,訓練3 min。⑸器械訓練:患者排痰時使用高頻胸壁壓迫背心,吸氣時正壓充氣并震蕩,呼氣時負壓抽氣并震蕩,15~20 min/次、2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周,觀察并記錄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⑴痰液黏稠度。于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經肉眼觀察法評估兩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評價標準根據《中國急診重癥肺炎臨床實踐專家共識》[6]評判:痰液為白色,呈泡沫狀,類似于米湯,吸痰后未附著于管壁為Ⅰ度;痰液黏稠度增加,吸痰后少量附著于管壁,易用水沖洗為Ⅱ度;痰液黏稠度明顯,為黃色,且有血痂存在,吸痰時導管易塌陷,管壁有大量痰液附著,難以用水沖洗為Ⅲ度。⑵氣道阻力指標。于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使用肺功能儀(湖南醫翼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湘械注準20202071088,型號: SP-PC)測定兩組患者呼吸總
阻抗、共振頻率、總氣道阻力、中心氣道阻力,各指標均于靜息狀態下檢測,活動后應在休息15 min后再檢測。⑶肺功能指標。于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使用肺功能儀測定兩組患者FVC、FEV1、呼吸流速峰值(PEF),各指標均于靜息狀態下檢測,活動后應在休息15 min后進行。⑷血氣指標。于治療前及治療2周后,采集患者空腹橈動脈血5 mL,使用血氣分析儀(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鄂械注準20192222694,型號: PT1000)測定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和血氧飽和度(SaO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痰液黏稠度比較 治療2周后,兩組患者痰液黏稠度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霧化組痰液黏稠度改善效果優于單一霧化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氣道阻力指標比較 治療2周后,兩組患者呼吸總阻抗、共振頻率、總氣道阻力、中心氣道阻力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霧化組均低于單一霧化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2周后,兩組患者FVC、 FEV1、 PEF均高于治療前,且聯合霧化組均高于單一霧化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2周后,兩組患者PaO2、 SaO2均高于治療前,且聯合霧化組均高于單一霧化組;兩組患者PaCO2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霧化組低于單一霧化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3 討論
慢阻肺是常見的、可防治的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為持續性氣流受限,該疾病起病慢、病程長,多伴隨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呼吸系統功能。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成分中含有巰基可促進雙硫鍵斷裂,經霧化吸入方式給藥可降低痰液黏滯性,利于呼吸道內痰液外排;也可使痰液DNA纖維斷裂,降低痰液黏稠度,可用于常規祛痰藥物無效者[7]。氣道廓清技術是促進呼吸道內分泌物外排的重要方式,包括呼吸訓練、體位引流及氣道正壓附屬物等。慢阻肺患者訓練過程中可產生正壓,恢復塌陷氣道,降低二氧化碳潴留風險;震蕩頻率適宜,傳遞至肺部,可使附著于氣管的分泌物松動,利于痰液外排[8]。
慢阻肺發展過程中,氣道分泌物增加,可損傷管壁,導致氣道阻塞、通透性下降、阻力上升,引發呼吸困難、氣喘等癥狀[9-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周后,兩組患者痰液黏稠度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霧化組痰液黏稠度優于單一霧化組;兩組患者呼吸總阻抗、共振頻率、總氣道阻力、中心氣道阻力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霧化組均低于單一霧化組。分析原因為,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霧化吸入可在痰液分子結構上發揮作用,促進其溶解與外排;氣道廓清技術可對附著于管壁的分泌物產生震蕩作用,導致分泌物松動、脫落,隨咳嗽排出體外,進而降低痰液黏稠度。在此基礎上分泌物、細菌毒素對氣管產生刺激,降低氣道阻力,促進患者通暢呼吸。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患者FVC、FEV1、PEF、PaO2、SaO2均高于治療前,且聯合霧化組均高于單一霧化組;PaCO2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霧化組低于單一霧化組。分析原因為,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霧化吸入基礎上實施氣道廓清技術,可減少痰液分泌物對呼吸道的影響,既改善患者狀態,又緩解氣流受限,提高呼吸通暢度,增強肺部通換氣功能,在降低二氧化碳潴留風險的同時改善缺氧狀態,維持氧需和氧耗間的平衡,利于血氣指標的恢復。
綜上所述,氣道廓清技術聯合乙酰半胱氨酸霧化吸入治療慢阻肺患者可降低痰液黏稠度和氣道阻力,改善肺功能和血氣指標,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張紹塘,陳倫,葉健.多索茶堿聯合鹽酸氨溴索對老年穩定期慢阻肺患者血清IL-33/sST2軸表達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22, 38(4): 291-295.
王熙龍,梁振宇,張海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控新視角:慢阻肺前期人群的多維度思考[J].國際呼吸雜志, 2023, 43(2): 150-154.
李丹丹,牛曉青.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霧化吸入聯合氨溴索治療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炎性指標及肺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 2023, 30(6): 761-762.
楊柳,楊晶.氣道廓清技術在小兒反復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23, 34(11): 1294-1297.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員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21, 44(3): 170-205.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國急診重癥肺炎臨床實踐專家共識[J].中國急救醫學, 2016, 36(2): 97-107.
吳文婷,梅益枝,胡小芳.無創呼吸機通氣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吸入治療老年呼吸衰竭合并高碳酸血癥的效果及安全性[J].解放軍醫藥雜志, 2022, 34(9): 29-33..
王奇敏,高煒.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氣道廓清技術和肺康復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綜合臨床, 2023, 39(6): 442-447.
薛強,陳俊文,李平.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氣管擴張癥發生機制[J].臨床肺科雜志, 2022, 27(8): 1248-1251.
謝強,楊秋香,劉靈敏.脈沖振蕩法測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頻繁急性加重表型的氣道阻力表現[J].國際呼吸雜志, 2021, 41(13): 100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