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初中是我學習生涯的巔峰期,每次考完試,我都能拿著打滿紅勾勾的試卷,屁顛屁顛地跑到爸爸媽媽面前領取獎勵。作為班里的學習委員,我享受著老師們的夸獎、同學們的喜愛,就連鄰居阿姨和他們家的孩子也常常向我投來羨慕的眼光。
那個時候我頂著“別人家的小孩”的光環,包攬各項競賽的獎項,父母也是學校家長會上的得意者。至今,老師拿著我打滿紅勾勾的家庭作業本在全班同學面前夸獎我的畫面仍歷歷在目。這一切來得輕松自然,讓我在小學、初中時“星光熠熠”,笑傲同齡人。
后來,父母引以為傲、老師寶貝的我從農村的初中考進了城市里的高中。也許是前奏太過順利和完美,才映襯得后續的發展更加波瀾起伏。
高中時的學業難度,相比初中而言,上了一個很大的臺階。高一開學后,學校進行了一場全年級摸底考試,拿到試卷的時候我傻了眼,好難!我只能半做半蒙地答完了題。成績出來之后,我更加惶恐。可能是之前一直在農村讀書的緣故,我的基礎遠比城市里的同學們薄弱,成績排名自然不理想。我淹沒在失意苦悶的情緒里,難以接受自己從一名尖子生變成了中等生。
我的作業本、考試卷上開始頻繁出現刺眼的紅叉叉。每次拿到老師批改后的作業,我總是習慣性地將打著紅勾勾的那一頁展示在桌面上,有紅叉叉的地方我會故意用書本或雙手遮掩著,總覺得給別人看見很丟人。那時的我,眼光只為做對的題目停留,不想給錯題們任何存在空間。
當老師讓我們每個科目準備一個本子,專門整理和記錄錯題,并在本子的封面上寫上“錯題集”三個大字時,我的內心是抵觸的。這些錯題已經披上了一層不堪入目的紅叉外衣,再將它們聚集在一起,對我來說無疑是讓那些“我不會”“我失誤了”的聲音再在腦海里進行一番轟炸。開始做錯題集后,眼看著錯題集越來越厚,我甚至會刻意將答對一半的題目撤出錯題的范圍,讓自己的內心好過一些。
曾經那個驕傲的女孩抗拒著整理錯題,可這抗拒帶來了原地踏步的考試成績。經歷過多次在同一個“坑”里跌倒之后,我終于幡然醒悟。
我開始意識到我必須“死磕”錯題,在攻克一道道錯題后滋生的成就感里,我漸漸明白,不愿意接納錯題是導致我之前學習成績沒有提高的關鍵因素。認真做好錯題集,是我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我不再對著做對的題目沾沾自喜,而是努力去分析每一道錯題。每一道錯題的出現都是一次解鎖未知領域的機會。我在錯題的海洋里遨游,一次次進步,日漸上癮。
過去我缺少面對錯誤的勇氣。我做錯了一道道題,錯題匯集成了一本錯題集,錯題集越來越厚,我便以為我的未來將會滿盤皆輸。可實際上,當我結合錯題來學習,試著不斷探索,“升級打怪”,迷霧逐漸散去,我反而找回了那個光芒四射的自己。一本又一本錯題集,壘起了我通往高分的階梯。
我曾留戀于溫室里玫瑰花的嬌艷欲滴,可后來見到傲立于風雪中的梅花,才知道什么叫錚錚傲骨,只因它們之間相差了風吹雨打。前路的荊棘,皆是成長的饋贈。如果某一天,你需要做自己的錯題集,請不要沮喪、自卑,認真對待,靜候自己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