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專業選報目錄,查閱各專業主干課程和培養方案,也許你會感到迷茫和抽象,這一串串的課程名稱和實驗項目究竟意味著什么?大學的專業實驗具體做些什么?我能從中學到什么?透過學長學姐們的專業實驗日志,也許你能得到一些答案。
姜昀:這學期的有機實驗,我們進行了透明皂的制作,這是我一直期待的一個實驗,在課上,我們將牛油、椰子油混在一起加熱融化,再加入蓖麻油、氫氧化鈉、蔗糖溶液,不斷攪拌,最后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香精調制,老師為我們準備了很多可愛的模具,我們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將攪拌好的油狀液體倒入,冷凝成型,透明皂就制備成功了。在課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長達近一個小時的攪拌,累并快樂著,最后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香皂成型,真的很有成就感。
孫立欣:相信很多同學都喜歡吃小龍蝦,在動物學實驗中我們做了鰲蝦解剖。本來打算溫柔地把它的附肢取下,但在解剖過程中它不斷地挑釁,并且鉗住了我的手,于是我只能化身The Lab Killer,將它就地處決了。話說回來,小龍蝦是麻辣的還是蒜蓉的好吃?
杜佳凝:我們野外實習去的是秦皇島,看到了燕山運動,海侵海退的痕跡;也認識了花崗巖、玄武巖、角度不整合的雞冠山、角山等的地貌……體會到了世間滄桑變化。此外,土壤與生物地理學實驗也非常有意思,我們在做土壤有機質實驗的過程中,學到了消煮反應、滴定反應、指示劑變色的氧化還原狀態,看到了溶液在加了鄰啡啰啉指示劑后,從橘黃色被還原為棕紅色,這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的無窮奧妙。
劉璇:探究葉綠體色素的理化性質出自植物生理學實驗課中關于葉綠體色素的熒光現象以及皂化反應的實驗。首先需要用天平稱取一定量的新鮮菠菜葉片,要注意選取的葉片要避開大葉脈;之后把稱取好的菠菜葉片放入研缽中進行研磨,研磨的過程中要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鈣粉,再加入無水乙醇,研磨成勻漿;之后再用三角漏斗進行過濾,就可以得到葉綠體色素提取液。這時候我們將裝在試管中的葉綠體色素放在陽光下進行觀察,就能發現原本是綠色的液體,居然發出紅光,是不是很神奇?其實這是因為葉綠體色素酒精溶液在透射光下為翠綠色,在反射光下為棕紅色。紅光就是葉綠體色素受光激發后發射的熒光。
如果再往原先裝著葉綠體色素的試管里加入20%氫氧化鉀-甲醇溶液,充分搖勻,再加入5ml苯,搖勻,隨后加入適量蒸餾水,幾分鐘后你就能看見葉綠體色素的皂化反應——出現分層現象,用此方法可以區分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
小小的菠菜葉片竟然蘊藏著這么多神奇的現象!植物科學真的很奇妙。
范偉佳:教具制作課,我做的是郁金香小夜燈和國風燈籠,老師強調要熟練運用教具制作技巧和方法,通過具體的物品將教學內容形象化,以此吸引小學生的興趣,做到師生愉快學習。我在此次教具課上收獲滿滿。
這些好玩又有趣的實驗,有沒有吸引和打動你的呢?快來一起加入專業大家庭的學習吧,讓我們一起探索不一樣的實驗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