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性的教育工程,涵蓋教學理念、組織形式、評價機制和教師素養等多個維度的優化,其中尤為關鍵的是課堂教學模式。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變革不僅能提升教學質量,還將帶動教學評價等相關環節的機制升級,進而促進整個教學系統的良性發展。近年來,河北省黃驊市新世紀中學在學科教學實踐中逐步構建起一套相對成熟的“八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匯聚了全校師生的智慧結晶,已在實際教學中展現出顯著成效。為進一步提升和完善該模式,及時總結提煉實踐經驗至關重要。本文將緊密圍繞當前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教學改革理念,著重探討“八步教學法”在高中政治學科中的具體應用,以期為深化學科教學改革提供有益參考。
“八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的內涵
課堂是學校育人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學生汲取知識、錘煉能力、涵養素養的主渠道,課堂教學的模式升級可謂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八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融合了國內優質學校的成功經驗,是內外經驗有機融合的創新探索。該模式將課堂流程細分為八個前后關聯的步驟,對每一環節的教學內容、時間分配及目標設定均有明確規范,旨在通過精細化管理,實現課堂教學的標準化與高效化。在這一課堂教學模式中,班級內部應首先組建恰當的學習小組、編制高質量的導學案。每個學習小組應由6名學生組成,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開展有效交流與深入探究。高質量的導學案是該模式運行的基石,它應契合學情,能夠啟發學生的思考,從而確保教學活動有序開展。
“八步教學法”始于“激情導入”與“自主學習”,旨在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其自主性。隨后,“小組討論”環節通過引導學生互動,實現相ZP5q7wPALz+fkR5HKBp5dNJswWZLwsz2X74bpUk3W9E=互啟發,深化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緊接著,學生可以在“激情展示”環節分享討論成果、進行思維碰撞,將交流擴展至全班范圍,進一步拓寬思考視角。在此基礎上,“精彩點評”環節中,學生經由教師的點評和指導得以深化認知、提升思維層次。最終,通過“針對訓練”“認真反思”“鞏固應用”等環節,幫助學生檢驗學習效果、進行反思提升,實現對知識的內化、學會靈活運用知識。
剖析“八步教學法”的應用價值
“八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與政治學科有著內在的契合點,將其應用于高中政治學科教學,不僅有助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更容易實現學科育人的目標。
從學理層面上來看,“八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倡導的自主學習、小組討論、認真反思等環節,與當前課程改革中提倡的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增強學科核心素養的理念不謀而合。實施“八步教學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在知識、技能、態度等方面的全面發展,還能夠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進一步從多元開放的視角來看,“八步教學法”不僅有助于學生對學科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還能促進他們對社會現象展開更為深入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同時,這一課堂模式的應用還能推動教師轉變角色,將自己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從而促進教學方式的創新、教育質量的提升。可以說,“八步教學法”的價值和意義不容忽視,非常有利于當前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改革。
近年來,隨著學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青年教師隊伍不斷壯大,不少新晉教師由于經驗不足,常存在對學科內容理解不深入、對課堂把控能力不足等問題,出現教學過程隨意性大、規范化程度低的現象。“八步教學法”不僅能為青年教師提供清晰的教學框架,規范課堂流程、保證教學質量,還能為他們的專業成長指明方向。通過這一標準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新晉教師能夠更快地站穩講臺,而后開始走向探尋更高技藝、實現更大發展的專業成長之路。
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為了充分發揮“八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的價值,政治學科教師要進行多方面的思考與實踐,探索其具體應用策略。
設置生活化情境,增強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在高中政治學科教學中,“八步教學法”以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激情展示為核心環節,旨在促進學生的深度參與和互動學習。為確保這些環節的有效實施,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作為激發興趣的策略,設置情境能夠將抽象理論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連,使他們更有好奇心,更有可能進入深度學習。因此,一線教師應高度重視情境設計,通過情境教學提升教學實效。問題情境的構建不應僅限于課堂導入,而應貫穿整個教學設計,形成一系列環環相扣、逐步深入的問題鏈。通過系列問題情境的引導,學生在特定情境中持續學習,最終達成知識擴展、素養培養和能力鍛煉的多重目標。
以統編版高中政治選擇性必修二第六課《珍惜婚姻關系》為例,筆者通過在課堂導入、教學和課后思考等環節設置問題情境,有效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婚姻關系,學習相關知識點。例如,在導入環節,通過多媒體播放真實案例——張某(19歲),因未滿法定結婚年齡,偽造身份證與王某結婚。后來公安機關在執勤過程中發現了這一現象,法院宣布二人婚姻無效。此案例引發了學生的熱議,使其對后續課程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隨后,筆者順勢提問:“法院為何宣布此婚姻無效?國家為何嚴肅對待婚姻問題?”這些問題能自然地引出關于結婚的定義、地位、意義及要求等核心知識點。在后續教學中,筆者繼續設置情境化問題,如:“有人認為,只要雙方感情好,是否領證無關緊要,你怎么看?”此類問題不僅貼合學生興趣,還能與先前的案例形成邏輯承接,深化他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理解。
研制高質量導學案,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導學案的應用成為提升學科教學的有效手段。在“八步教學法”中,導學案的地位同樣重要,它猶如導航圖,統領整個教學流程。學生在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激情展示等環節均需依循導學案的指引。因此,教師須重視導學案的編制,保證它與課堂教學的緊密銜接,這是該課堂教學模式成功落地的關鍵因素之一。針對高中政治學科的導學案編制,學校學科組預先規劃,利用集體備課時機,緊密對標“八步教學法”的編寫要求,設計貼合學科特色、實用性強的導學案。其中,重點關注預習、探究、測試、練習等環節,重視經驗積累,并融入教學反思。結合高中政治學科的特點,教師需要特別注意,在導學案中要避免直接陳述情境化的問題,而應該采用貼近學生生活的鮮活案例,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以增強他們后續的參與感和學習動力。
以《我國的經濟發展》一課的導學案為例,學生置身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宏大背景,經濟發展是他們能夠直觀感知的命題。教師可以尋找相應案例,并設置如下問題:“假設你是一名城市規劃師,如何遵循新發展理念,設計一座既環保,又促進經濟發展的綠色城市?”由此,引導學生思考國家的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刻地理解并把握其時代意義。
適當調整,防止課堂教學模式的僵化。在高中政治學科教學中推廣“八步教學法”,旨在規范教學流程,提升教學實效。然而在教育實踐中,部分教師卻陷入了流程化、形式化的誤區,反映出對這一模式的理解存在偏差。對此,教師應深刻領悟“八步教學法”的目的在于保證教學質量而非限制其發揮,他們應基于學生實際與教學內容,對這一模式進行靈活調整。這意味著政治教師需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根據學生已有知識與章節特點定制教學策略。
例如,學生在初中階段已初步接觸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政治制度的相關知識,而對邏輯與思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教學內容相對陌生。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學案與具體的教學流程時,應側重于如何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深化其對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解,確保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