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多個地區氣候變化異常,頻繁出現惡劣天氣,同時受到人為活動的影響,造成我國森林失火率不斷升高。而森林在改善環境、調節生態平衡等多個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我國十分珍貴的自然資源。但是,森林火災具有突發性強、危害范圍廣、撲救難度大等特點,對森林資源產生較大影響。因此,本文以廣西國有雅長林場為例,詳細分析森林防火現狀問題,并提出防火體系建設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林場;森林防火;現狀問題;防火體系建設;對策
廣西國有雅長林場屬于公益型林場,內部具有自治區級的自然保護區,其森林防火任務十分艱巨。林區生態環境特殊,防火形勢較為嚴峻,同時在森林防火工作開展中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林場應當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建設完善的森林防火體系,全面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1 廣西國有雅長林場基本概況
雅長林場地處云貴高原東南邊緣,林區地形較為復雜,呈現出山高、坡陡、谷深等特點。林區的江河段為龍灘水電站的上游庫區,地理位置較為獨特,充分凸顯出雅長林區的重要性。同時,林區森林植被具有較大生態效益,在預防水土流失、涵養水源等多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林場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6.8℃,存在極端最高氣溫為38℃,部分分場春季經常出現持續干旱、高溫天氣的現象,增加了森林火災發生的可能性。林區內人口較多,根據調查,人口密度達到0.4人/hm2,在森林火災中人為火源發生占比較大。
2 森林火災及防火重要性的基本概述
2.1 森林火災特點及成因
(1)森林火災主要是脫離人為管控,在林地持續大范圍蔓延,對森林資源、生態系統和人類產生較大危害的林火行為,呈現出較強的破壞性、突發性等特點。森林面積較大,撲火救援難度大,能夠迅速燒毀較多林木、林下資源,森林動物等,對自然環境的污染較大,容易引發水土流失等各項問題。(2)可燃物是森林火災發生的必備條件,干燥等氣候環境增加了森林火災發生的可能性,而火源為森林火災發生的主導因素。結合火源性質分析,主要包含自然火源,如雷擊、火山噴發等;人為火源,如林區燒秸稈、吸煙等行為帶來火源[1]。
2.2 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保
護生態系統。森林中有多種多樣的動植物,在出現火災時,野生動植物通常無法抵抗,短時間內可能瀕臨滅絕。同時,廣西國有雅長林場發展中,包括較多林下藥材作物等,在出現火災時,燒毀種植作物,土壤結構發生變化,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并且產生環境污染問題,會給幸存的野生動物產生二次傷害。因此,森林防火工作高質量開展,能夠有效避免這些問題,維護生態系統平衡。(2)改善自然環境。森林火災火勢迅速蔓延,救援難度大,在撲火的過程中,產生較多有毒有害濃煙,給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較大威脅,并且直接影響自然生態環境。如,部分未燃燒完的殘渣,在雨水的沖刷下,滲透到土壤、進入河流,造成嚴重污染。因此,森林防火工作的開展,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森林火災發生的概率,起到良好的環保作用。(3)有利于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森林資源是家具制造、造紙業、建材等多個生產領域中的重要材料。當森林火災影響范圍大,造成森林資源大幅度減少,勢必會阻礙多個行業的持續發展,最終導致市場競爭激烈,木材價格高漲,甚至部分企業面臨倒閉的風險,直接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森林防火工作全方面開展,制定并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森林防火體系,助力林業健康發展,保障社會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2]。
3 廣西國有雅長林場森林防火現狀問題
3.1 人員防火能力有待提升
國有林場森林火災救援隊伍的文化水平和職業素養需要進一步提升,且老齡化嚴重,人員編制也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同時,部分防火人員未經過系統化、專業化的培訓,對森林防火的相關知識撲火技能掌握不到位,整體隊伍結構不合理,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此外,國有林場森林防火人員的各項薪資待遇相對較低,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在實際工作中容易出現敷衍了事、懶惰的心態,因此更難以及時發現火源,容易引發一系列問題。
3.2 森林防火宣傳不到位
宣傳工作在森林防火中十分關鍵。但是,國有林場在森林防火宣傳工作中,受到自身經濟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宣傳不到位。同時,當管理者對森林防火宣傳工作的重視度不高時,導致宣傳工作開展過于形式,無法充分發揮宣傳工作的重要作用。同時,群眾防火意識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森林防火難度。此外,森林資源豐富,林區不斷開發森林康養和旅游,吸引更多游客進入山林游玩,也為森林防火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3.3 火源管理及救火難度大
結合廣西國有雅長林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森林防火工作中,火源管理和救火難度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當地具有較多少數民族,他們具有較為獨特的風俗習慣,火源不易管理。如:部分少數民族在每年4月份開展相關壯族文化節慶典活動,吸引較多人員參與活動,活動包括祭祖儀式,具有燒香、燒紙等環節,明火管理難度大,增加森林失火的可能性。多種風俗習慣是少數民族世代相傳而延續至今的,難以在短時間轉變,這也是增加了火源管理工作的難度。(2)雅長林場的林區范圍較大,森林資源豐富,周圍居民存在森林下開墾農田的現象,造成林農交錯,并且人口數量多且分散,人員森林防火意識淡薄,造成野外火源較多,具有火源復雜的特點,管理難度大。此外,林業政策在調整的過程中,加大毀林開荒打擊力度,造成林農矛盾越來越大,存在人為故意縱火報復等行為,增加森林火災隱患[3]。(3)雅長林場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具有春天干旱、溫度高、風大等特點,容易發生森林火災。同時,近些年,全球氣候變暖,雅長林區受到一定影響,平均氣溫有所升高,而降雨量減少,旱季時間長,增加火源管理和救火難度。(4)雅長林場包含較多陡峭的山體,在森林失火時,消防人員難以順利攀爬,且相關滅火裝備未能及時到場,同時交通條件相對較差,造成消防人員未能及時到達現場救援,火災蔓延速度快,影響范圍大,難以撲救。
3.4 森林防火設備和技術落后
救援滅火設備和手段直接決定了林火控制能力。當通信設施、滅火設備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時,難以保證防火、滅火工作的有效開展。當前我國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如GPS定位、預警機器人、無人機等能夠迅速精準確定火源,制定相應的救援方案,降低森林火災影響程度。但是,雅長林場具有公益性的特點,當財政資金緊張時,難以及時更新設備、引入先進技術,造成森林防火整體效果不佳。
3.5 森林防火制度不完善
科學完善的制度能夠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正確的指導,并有效約束人員行為,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但在實踐中,森林防火制度在制定和實施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弊端。如:未充分結合林場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森林防火預警機制,造成森林出現火災隱患時,未能及時發現并處理,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同時,防火應急預案制定內容單一、方式方法不合理,可操作性較低,不符合森林的實際情況。此外,森林防火過程中,各項規章制度未能全面落實到各項細節工作中,制度執行水平不高,并缺乏相應的責任制度,在出現問題時難以將責任落實到個人,無法追責問責,增加森林火災發生概率[4]。
4 廣西國有雅長林場森林防火解決對策
4.1 提高人員防火能力
(1)廣西國有雅長林場不斷提高防火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以多種方式,提高人員防火能力,組建森林消防專業隊伍,人數逐漸增加到45人以上,并在火險期,針對移民密集位置、火險重點的分場,合理設立駐扎點,安排專業消防隊進行管理。(2)管理者加大分場半專業森林消防隊伍的建設力度,合理開展相關的培訓工作,并簽訂合同,發揮他們熟悉森林地形、就近調動、速度快等優勢,提高森林撲火救援工作質量。(3)林區組建村、屯半專業隊伍,并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半專業森林消防隊伍的培訓活動,幫助人員掌握更多森林防火的知識和技能。例如:雅長林區聯合開展森林消防應急演練,組織近90名森林專業、半專業消防隊員,在演練中,半專業消防隊快速達到現場,借助常規工具進行撲火,之后火勢蔓延。雅長林區森林防火指揮部派遣專業森林消防隊進行支援。在應急演練中,包含“高空無人機偵查、火場滅火實戰、傷員救治”等多項內容,并使用了多種類型的滅火裝備,在近2 h的時間內高效完成了森林消防實戰演練。通過應急演練,有效提高了人員撲火救援能力,并進行森林火災處置應急預案的調整和完善。
4.2 加大森林防火宣傳力度
森林防火工作中應當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宣傳方式,增強人們的防火意識。比如發放森林防火宣傳手冊、宣傳車下鄉,進行流動宣傳,中小學要進行防火知識宣傳等,營造良好的森林防火氛圍。同時,相關管理人員可以借助廣播、微信、短視頻等多種新媒體擴大森林防火宣傳范圍,增強其影響力,發揮集體的力量,減少森林火災風險。此外,宣傳人員可以適當增加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約束人們的行為,并在宣傳中采用簡單直接、通俗易懂的語言,便于群眾正確理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防火知識和技能[5]。例如:雅長林場田林造林基地人員在2024年3月7日到田林縣舊州鎮央白村央白下屯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活動。宣傳活動中,宣傳人員進村入戶,宣傳森林防火、滅火知識,通過典型案例向群眾講解森林火災帶來的危害,并發放宣傳材料,在醒目的位置張貼禁火令。同時,基地持續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林地巡邏巡護,杜絕森林火災,獲得良好的宣傳效果。
4.3 創新森林防火工作方式
森林防火指揮中心構建信息化系統,提高火險等級的預測和預警能力,保持森林防火指揮較為暢通。選用3S、微波通信等多種信息技術和先進軟件,將相關音視頻、圖像等信息數據,快速、完整地傳送給森林消防隊伍,有利于工作人員及時獲得信息,進行森林火災監測、指揮和撲救。同時,森林防火信息指揮系統,能夠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各項信息資源的利用率,高質高效開展森林防火、滅火工作。此外,林場通過建立森林防火視頻監控預警系統、巡檢系統,提高森林防火的智能化水平,創新工作方式,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4.4 優化森林防火設備和技術
(1)建設生物防火林帶。雅長林場應當結合森林的實際情況,分析樹種的防火性,合理建設生物防火林帶,選擇含水量高、燃燒性低、生長旺盛的樹種,如大葉相思、楠木、楊梅等多種樹種,防火能力強。生物防火林帶建設中,控制主林帶和副林帶寬度分別為20~30 m、10~20 m。同時,合理規劃造林密度,大約為2 500~3 320株/hm2。遵循因地制宜原則確定林火阻隔網絡密度,控制其面積為50~100 hm2。(2)預警預報技術。森林防火工作應當引入先進信息技術,構建完善的信息技術體系,發揮其森林火災監測等作用。如:林火監測系統。合理設置林地巡護模塊、眺望臺定點觀測、空中無人機巡檢等,全方位實時監控管理,及時發現并處理森林火災隱患;林火通信系統,完善通信、終端設施設備,以便于火場救援指揮、信息傳遞等工作順利進行。(3)撲救系統。完善森林防火設備,保證各項撲救裝備和物資充足,安全質量合格,并保證專業撲救人員持證上崗。同時,結合林區狀況,科學設置森林消防管網,保證各項工作開展的合理規范性。如:森林景區位置,在索道沿線布置消防管網,更加符合工作要求,并且為日常維護提供便利條件。(4)無人機遙感監測技術。該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迅速識別森林火災,配置大型撲火裝備,并加大5G技術的應用力度,提高森林防滅火智能化建設水平,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完成森林防滅火任務。
4.5 完善森林防火制度
(1)林場制定完善的保護制度,并提高制度的執行水平,進一步保證人員日常行為的合理規范性,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防滅火工作,并嚴厲處罰違規違法行為。(2)林場制定相配套的責任制管理,加大監督管理力度,確保森林防火制度落實落地。同時,制定內容應當細化各個部門的工作內容,保持權責清晰,分工明確,增強人員的責任心,認真對待并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消除森林火災隱患,保護森林健康持續發展。
5 結語
本文通過對廣西國有雅長林場的森林防火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從森林消防隊伍建設、森林防火宣傳、工作制度和方式等多個方面分析了林場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對策,如提高人員防火能力、加大宣傳力度、完善工作制度、優化森林防火設備和技術等措施,為雅長林場森林防火水平的提升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何蕓.廣西國有高峰林場森林火災發生規律及防控對策[J].南方農業,2022,16(7):188-191.
[2] 于永強.森林防火現狀問題與防火體系建設對策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3,9(6):130-132.
[3] 程捷.廣西地區森林防火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農業科學,2023(1):83-85.
[4] 吳豐宇.廣西國有林場森林防火存在問題及管理對策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2,8(24):25-27.
[5] 王亞峰.森林防火救災的現狀問題及火災撲救解決措施[J].森林防火,2023,41(2):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