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對兒童成長的日益關注,兒童的各種需求也越發受到重視,原本起源于海外的兒童繪本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線。與單純的文字敘述相比,兒童繪本以其豐富的圖片、色彩和相得益彰的文字,展現出較強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在引導兒童拓展語言思維、提高想象力和探索能力、樹立正確思想觀念、提升審美素養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然而,盡管近年來中國原創兒童繪本發展勢頭良好,但市場上的兒童繪本質量卻參差不齊,且蘊含傳統文化精髓的原創兒童繪本數量較為有限。基于此,文章探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兒童繪本中的呈現與發展,以供參考。
一、兒童繪本中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兒童繪本以圖為主、以文字為輔,主要通過豐富、完整、連貫的圖畫講述故事。多年來,兒童繪本因其趣味性、故事性和藝術性,被視為兒童啟蒙教育的理想讀物,深受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青睞。盡管近年來中國原創兒童繪本的數量大幅增加,內容和體裁也日益豐富,但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兒童繪本質量良莠不齊,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原創兒童繪本相對較少。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包含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的道德規范、思想觀念及價值取向的文化體系。它既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又是推動國家發展的強大動力。2014年,教育部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地方課程需要,編寫具有地域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本。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思想、藝術價值與時代特點和要求相結合,運用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進行當代表達,推出一大批底蘊深厚、涵育人心的優秀文藝作品。”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兒童繪本成為連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兒童發展的紐帶。相關人員應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將具有濃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與情懷的內容融入兒童繪本創作,如民族故事、民風民俗、人文故事等,創作出適合當下兒童閱讀的兒童繪本。由此可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兒童繪本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和豐富資源,在兒童繪本中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兒童繪本的優勢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兒童學習文化知識的通識課程,又是其學習歷史知識的啟蒙先導。鑒于“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與“信誼圖畫書獎”的設立,以及深入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倡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兒童繪本的創作熱情日益高漲。相較于國外引進的兒童繪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兒童繪本獨具魅力,體現出獨特的地位。
首先,這類繪本有助于兒童感悟民族精神,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誕生了眾多文化典籍,其中包含著獨特的文化和歷史故事,這為兒童繪本提供了源源不斷且區別于其他民族的優質素材,能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巧妙結合。兒童在閱讀這類繪本的過程中能夠深刻感悟民族精神,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逐漸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其次,這類繪本有助于兒童感知中華文化的審美意趣。兒童的審美能力與其接觸的藝術作品緊密相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美學思想和藝術追求,有著獨特的審美標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兒童繪本將繪畫藝術、民間工藝美術技巧等傳統美學元素融入其中,既突出了繪本的原創性,又彰顯了東方美學特色,使本土特色更為突出,能讓兒童更直觀地感受中華文化的審美意趣。
最后,這類繪本有助于豐富和深化兒童的情感體驗。很多民風民俗類的兒童繪本是基于生活場景的呈現。作者通過回憶或直接描述等方式,再現了各種有趣且貼近生活的場景,起到了連接傳統文化與當代記憶的作用。兒童能通過這類繪本真切地感受和體會過去或當下的生活面貌,在閱讀這類繪本的過程中不斷產生情感共鳴,不斷豐富和深化情感體驗。
三、當前兒童繪本中傳統文化元素呈現存在的不足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展現民族特質與風貌,它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當前的兒童繪本主要通過繪畫手法和故事題材的選取來呈現傳統文化元素。在繪畫手法方面,作者常采用中國傳統的美術元素,如傳統國畫、年畫、版畫、面塑、皮影等;故事題材則多來源于古典文學、經典戲曲和民間神話故事,如《山海經》《西游記》《封神演義》等。然而,僅從繪畫手法和故事題材這兩方面提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不局限于中國傳統繪畫技法。為了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部分作者在繪本創作中嘗試融入傳統美術和繪畫技藝。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這些作者往往機械地將傳統藝術元素植入兒童繪本,缺乏創新和深度挖掘。這種生硬的運用方式導致繪畫手法顯得陳舊重復,難以激發兒童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反而容易引發視覺上的疲勞。長此以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將逐漸失去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淪為僵化的符號,無法為兒童提供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其次,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非只是簡單改寫、改編傳統故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固然蘊含深厚的歷史價值,但也存在時代性的局限,因此并非所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均適宜改編為兒童繪本。然而,在當前的中國原創兒童繪本市場中,部分作者僅僅從經典文學和傳統神話故事中挑選片段,進行簡化的文字改寫以適應兒童的閱讀水平,未能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所蘊含的深層內涵與意義。這種淺嘗輒止的改編方式導致內容的同質化現象越發嚴重,例如,以傳統節日和成語故事為主題的兒童繪本在市場上大量出現,由于缺乏深度和獨特性,難以真正激發兒童的共鳴與興趣。
最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限于傳統視角。多數傳統文化故事題材在文字與繪畫表達上多從成人視角出發,未能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征,與兒童的實際生活經驗相差甚遠。即便繪本中展現了精湛的傳統繪畫技藝,但由于與兒童的心理感受、審美認知存在顯著偏差,導致兒童只能淺顯地理解繪本的內容,難以真正領悟傳統文化的深層意蘊和豐富內涵,無法自主感悟和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四、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兒童繪本的思考
(一)內容編輯方面
作者應當順應時代潮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與核心要義,同時運用現代化的表達方式,以兒童易于理解的語言和視角,創作出與兒童生活緊密貼合的新時代故事,從而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例如,繪本《小老鼠又上燈臺嘍》以傳統民謠為藍本,結合生活實際,講述了一個新的故事。與傳統民謠中小老鼠“偷油吃”的調皮形象有所不同,該繪本中的小老鼠在書架上邂逅了書籍,并與偶遇的小貓成為朋友。隨著故事的發展,大貓和大黃狗也相繼加入這個溫馨的小群體,他們共同分享閱讀的樂趣,盡情玩耍。該繪本精準捕捉了現代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結識新朋友、共同成長的真實場景,不僅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還向兒童傳遞了善良、友善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
此外,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可通過精心刻畫少數民族的服飾、風俗、神話傳說及英雄人物等元素,運用兒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語言與視角,創作出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義的繪本作品,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少數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并引發他們內心的情感共鳴。以苗族姑娘圍腰上的繡花傳說為例,這一傳說生動展現了苗族服飾上圖案的豐富多樣與獨特起源。作者可以基于這一傳說,創作出引人入勝的兒童繪本,通過生動的人物對話和故事情節,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相關知識,了解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創作這類繪本時,作者要努力增強故事情節的吸引力,確保兒童能夠輕松閱讀并充分展開想象。同時,繪本內容除了涵蓋文化常識,還應融入豐富的人文科學知識,這些都是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此外,作者要關注國家當前政策和各類信息,關注教育行業前沿動態,了解文化趨勢,尋找新的特色內容和創作風格,創作出新穎的繪本故事,使閱讀成為兒童獲得快樂體驗的重要途徑。
(二)展現形式方面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游戲元素,如皮影戲、剪紙及拓印等技藝。然而,為了讓這些傳統文化元素真正吸引兒童,并激發其興趣,作者需要對此進行深入的思考與精細的打磨。從兒童繪本設計的視角出發,作者應當從封面設計、版式設計及書籍形態這三個方面著手,通過創新的設計手法,增強繪本的游戲性和體驗感。兒童在翻閱繪本的過程中,能夠更直接、更主動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首先是封面設計。封面在繪本中承載著體現主題內容的重要職責,對于塑造讀者對書籍的初步印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進行封面設計時,可以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展現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同時,還要緊密結合繪本的主題,確保封面能夠準確、鮮明地傳達繪本的核心內容。此外,需充分考慮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確保封面設計既能夠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又能夠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其次是版式設計。出色的版式設計不僅能展示畫面,還能為讀者營造舒適的閱讀氛圍。兒童繪本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將圖畫與文字巧妙融合,共同構建豐富的視覺與閱讀體驗。盡管文字在兒童繪本中的比重較小,但其作用卻不容忽視。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傳統文化類原創兒童繪本中的文字設計,無需過分追求兒童對文字內容的記憶,而應注重其輔助功能的發揮。鑒于圖畫所能展現的內容有局限性,文字在必要時應發揮闡釋說明的作用,彌補圖畫表達的不足。因此,一本優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原創兒童繪本,其文字編排應與圖畫緊密配合,相互映襯,共同呈現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為兒童帶來愉悅的閱讀體驗。
最后是書籍形態。兒童繪本的裝幀形式不應拘泥于傳統的膠裝、線裝及常規開本,作者應勇于嘗試,根據繪本內容的獨特特點,巧妙提取傳統藝術元素,創造出多種材質、形態各異、開本獨特的兒童繪本形式,如洞洞書、折頁書、卷軸書、立體書及機關書等。例如,兒童繪本《從窗外送來的禮物》便巧妙地在每頁設計了與故事情節緊密相連的洞洞,使兒童能夠通過洞洞窺見下一頁的局部內容,當翻開下一頁時,又會有出乎意料的收獲。這樣的設計不僅增添了閱讀的趣味性,還幫助兒童深入理解繪畫中整體與局部之間的內在聯系。又如,“開車出發”系列圖書融入了全景式圖畫、尋寶游戲、折頁等多種創新設計,這些設計與書中的色彩、線條、視角等元素相得益彰,極大地提高了閱讀過程中的趣味性,使兒童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能夠深刻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結語
在創作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兒童繪本時,作者應基于民族優秀文化,突破以往的模仿局限,以兒童本位的角度、新穎的民俗故事、奇妙的展現設計等創作兒童繪本,獲得當代受眾的廣泛理解與深度認同,給予兒童全新的視覺享受和情感體驗,以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教育科技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