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能力的提高與詞匯量密切相關。如果將語法視為提高表達精確度的工具,那么詞匯便是形成有效表達的基石。如果詞匯量不足,學生的英語學習就會遇到很多阻礙。當前,很多英語教師在教學領域積極探索有效的詞匯學習方法。新課標提出了指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英語學習活動觀,為英語教學實踐指明了方向。然而,受限于實踐案例的有限性,很多教師雖然認可這一理念,卻不知如何具體實施。面對傳統詞匯教學與語法教學的關系及如何提高詞匯教學效率的問題,筆者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第四單元“Space Exploration”為例,結合新課標提出的新理念,探討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一、概念界定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
英語教學內容涵蓋六個核心要素,包括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及學習策略。這六個要素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英語學習活動觀強調學生在主題意義的引導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英語學習活動,在真實情境中全方位發展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有學者認為,英語學習活動
觀具有原則性和可操作性等優勢。有學者提出,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聽說教學設計包括聽說有機結合、突出主題意義主線和設計真實口語情境等設計原則。有學者設計了指向核心素養的“三維”和“六步”整合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實踐方式。還有學者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設計了“五步兩評三測”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模式。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詞匯教學途徑。
(二)詞匯學習
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單元。詞匯的類型一般可以分為表達性詞匯和理解性詞匯,其中表達性詞匯又可以分為書面表達詞匯和口語表達詞匯,理解性詞匯則包括聽力和閱讀方面的詞匯。
二、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多數教師以高考大綱為教學依據,注重對新授內容的講解,主要采用語音跟讀等直觀教學方法。詞匯講解的重點往往集中在單詞的語法和固定搭配方面,未能充分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盡管課堂實踐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基礎詞匯練習,但在構詞法和詞匯記憶方法的指導方面仍有待提升。比如,部分教師傾向于通過單詞測試幫助學生鞏固記憶,導致學生采用死記硬背、抄寫默背等機械方式學習。對于基礎不牢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會降低他們的學習興趣,甚至打擊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另外,學生的詞匯鞏固主要依靠課后自主學習,很少有教師在課堂上及時幫助學生鞏固詞匯學習成果。
三、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第四單元“Space Exploration”的中心話題是“太空探索”,屬于“人與社會”的主題語境。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太空探索領域的發展歷程及我國在航天事業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二)教學目標
第一,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單元重點詞匯和短語,如vehicles、universe、satellite、launch、mankind、data、signal等詞匯,so as to、solar system、figure out等短語。第二,引導學生參與一系列逐步深入的英語詞匯學習活動,使其掌握單元詞匯的重點知識。
(三)教學過程
1.導入。筆者以單元主題“Space Exploration”為主題詞,鼓勵學生根據主題詞進行拓展,如astronaut、space、exploration、earth orbit、rocket、spaceflight等。接著,筆者引導學生圍繞單元主題展開想象,構建知識體系,并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更深入地進行探究學習。這能讓學生更專注于這一單元所學的知識點,進而引導學生學習單元重點詞匯。
2.開展學習理解類活動。在導入單元主題語境內容后,筆者將目標詞匯融入具體句型語境,設計了如下活動。第一,筆者通過音頻帶讀方式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新詞匯。第二,筆者指導學生完成課件中圖片與單詞表詞匯的匹配任務,詞匯包括vehicles、universe、satellite、launch、mankind、data、signal、so as to、solar system、figure out等。此類活動屬于學習理解類型,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目標詞匯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從而在主題語境中自然地習得詞匯。第三,在完成初步的學習理解類活動后,筆者引導學生根據提供的圖片上的提示,朗讀具有現實語境的句子,如“There are eight planets in the universe.”“A satellite is any man-made object that is put into orbit by rocket.”“To launch is to send a spaceship into space.”“The scientists couldn't figure out how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等。教師在情境中展示含有目標詞匯的句型,有助于學生在主題語境中掌握詞匯,實現對目標詞匯的深度學習。同時,利用語境記憶單詞的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習得詞匯。第四,筆者引導學生從給出的主題語境句型中歸納重點詞匯的用法。從“The scientists couldn’t figure out how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中可提煉出短語“figure out”表示“想出”和“弄明白”的含義,并拓展其他含義,如指望、依靠、打算。從“I left a message so as to be sure of contacting her.”中可總結出“so as to”表示“為了”“以便”等意思,同時拓展其他表達方式,如“in order to”。值得注意的是,“in order to”可置于句首,“so as to”則不宜。
3.開展應用實踐類活動。在開展學習理解類活動后,學生已基本掌握這一單元目標詞匯的內涵。接著,筆者開展了應用實踐類活動,為學生提供主題情境,使其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詞匯,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為他們正確理解和運用奠定基礎。然后,筆者根據現有材料和自身知識儲備,編制了詞匯運用題目,包括詞匯填空、多項選擇和重點詞匯用法理解等題型。在學生完成練習后,筆者進行講評,以實現教、學、評一體化。
4.開展遷移創新類活動。通過開展學習理解與應用實踐類教學活動,學生初步學會了在實踐中運用目標詞匯。在此基礎上,筆者進一步開展遷移創新類教學活動,為學生高效輸出與創新運用目標詞匯奠定基礎,從而實現目標詞匯知識的遷移與創新。筆者將學生劃分為六人小組,根據所學的重點詞匯和短語,讓他們選擇5個左右的詞匯,撰寫一些符合主題語境的小語段。
5.布置作業。筆者要求學生以“Space Exploration”為主題,從單元所學詞匯中選取至少5個核心詞匯,創作一段不少于60個詞的語段。通過這一創作過程,筆者可以評估學生對核心詞匯的掌握程度,同時促使學生將內化的結構化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實現知識的遷移與創新。
四、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感悟
(一)創設真實情境,提高語言實踐能力
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創設真實情境,通過設計任務、組織互動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言實踐,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例如,在教授“travel”相關詞匯時,教師可以創設“旅行社”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導游和游客,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自我介紹。這樣既能讓學生在實際語境中學習詞匯,又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二)注重過程評價,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并通過自評、互評等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health”相關詞匯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組討論的任務,讓學生分組討論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具體方法。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這樣既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學水平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設計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應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以滿足新課標的相關要求。例如,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培訓活動,邀請專家舉辦講座,讓教師了解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同時,學校可以鼓勵教師參加國內外的學術交流和研討會,與其他教師分享經驗和研究成果。這樣既能讓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又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
(四)創新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效果
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創新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如圖片、音頻、視頻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詞匯。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如在線詞匯游戲、在線測試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相關應用軟件進行自主學習和練習。這樣既能增強教學效果,又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差異化教學
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差異化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風格,設計不同難度的教學任務和活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特長,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和指導,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此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相互幫助和共同進步。
結語
英語學習活動觀這一教學理念推動了高中英語教學的創新發展。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詞匯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熟練運用單詞,進一步豐富詞匯量,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通過這樣的連鎖反應,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會不斷提高,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也能實現從技能訓練到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轉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作者單位:黃岡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