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能談感情談家庭談孩子,又能談工作談事業談夢想——李欣昱與丈夫侯卜元同頻共振,把每一天都過成了七夕節。
“媳婦兒,在哪呢?”“兄弟,想我啦?”這番俏皮的“答非所問”是李欣昱出差途中在機場候機時與丈夫侯卜元的甜蜜互動。
李欣昱因為出差頻率太高,一兩天內就轉換不同的城市,有時甚至來不及跟丈夫“報備”。她之所以能自由地成為“飛人”,正是被她戲稱為“兄弟”的丈夫給了她“夢想的翅膀”。
李欣昱2007年考入黑龍江大學,發現學校有個實驗室,里面的學員都是技術大咖。她想加入,但去應聘被刷了下來,事后才知道,將她拒之門外的,是個叫侯卜元的“技術大牛”,那時他的項目就已獲得多項專利。李欣昱并沒灰心,另辟蹊徑,以服務人員“入場”,“我只做旁聽生,不會打擾大家,就為大家服務”。
實驗室有很多芯片,李欣昱主動整理,實驗室成果展示、材料申報、協會交流等事務也由她一手操辦,她還組織大家參加各類大學生賽事。漸漸地,侯卜元開始對她刮目相看。之后,李欣昱向他請教技術問題,兩人漸漸互生情愫,走到了一起。
侯卜元高李欣昱一屆,畢業后去了大連,校園戀變成了異地戀,慢慢地時間為這段感情畫上了“句號”。2009年,李欣昱拿出參加創業大賽時獲得的2萬元獎金作為創業基金,成立了金泰科技公司。巧的是那年黑龍江大學校史館要增添一些數字化項目,她因此得到機會。李欣昱帶領團隊攻關,項目如期完成。校史館空中互動系統、電子翻書互動系統……先進的數字化科技令人耳目一新,她也賺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就在李欣昱轟轟烈烈創業時,侯卜元也在自己的領域里開疆拓土。也許姻緣早已注定,8 年后,他們去同一個城市出差,不期而遇。此時一個是創業公司的董事長,一個就職于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業。“8年了,我們走南闖北,看過了一些人和事,都覺得知根知底更重要。”好像等的就是對方,兩人甚至省去了戀愛環節,直接步入了婚姻。
在李欣昱眼里,婚后的丈夫有了新身份:她的免費場外指導。市場上哪些技術最先進、最實用,他都會第一時間分享給她。國外科技文獻許多都是英文版,侯卜元鼓勵她:“媳婦兒,把英語撿起來!”他把一款英文學習軟件推薦給她,手把手教她。“他給我的幫助總是很細致、很具體。包括公司的財務流程以及實體流程,都是和他交流后受到啟發做出來的。”
兩人經常出差,因為聚少離多,更珍惜在一起的日子。李欣昱笑著說:“聚少離多就是我們的愛情保鮮劑!”兒子出生時李欣昱告訴丈夫:“我不想在家帶孩子,想工作。”丈夫答應:“沒問題,我支持你!你的經歷和經驗是要給兒子賦能的,而不僅是照顧他的吃喝。”李欣昱很感動:“他很照顧我的情緒,讓我更珍惜他!”
也許,最好的愛情,就是相互成就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