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黑龍江考察時首提“新質生產力”概念以來,全國各地涌動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熱潮。全國各地各級都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制定“路線圖”。
數字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力量。一方面,增強數字技術輸出能力,加快布局大數據與物聯網、人工智能與智能傳感、區塊鏈等新興產業,加快形成“數據存儲+算力調度+裝備制造+應用服務”的大數據全產業鏈,是持續催動數字產業化發力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加快推動新能源、智能汽車、鋼鐵、新材料等產業數智化轉型,鼓勵先發企業、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以擺脫傳統經濟發展方式,提高企業經營效率,是釋放數字新質生產力潛能,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協同部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將進一步加速數字新質生產力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數字化新動能。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屆三中全會,都以改革為主題,此次市場對財稅體制改革寄予厚望,消費稅改革也重回視野。
消費稅改革,特別是部分消費稅收入下劃地方,可以成為補充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途徑。同時,消費稅作為間接稅的一種,其改革有助于優化稅制結構,使稅收更加公平合理。此外,消費稅改革有助于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消費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消費稅改革腳步聲將近,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需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小步快跑,先選擇地方試點,成熟之后再繼續推進。
(廣東 林琳)
日前,“罐車卸完煤制油直接裝運食用油”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國務院食安辦已組織成立聯合調查組徹查食用油罐車運輸環節有關問題。
“罐車運輸食用油亂象問題”的出現,一方面來自糧油安全鏈條的復雜性、涉及主體地域的廣泛性;另一方面也來自一些糧油行業內的經營者法律意識、誠信精神的淡薄,以及盲目追求利潤導致的行為不確定性。近年來,我國對食品安全的保護在逐漸加強,法律的規定也在不斷完善,但還需要從健全食品安全標準等全方位完善食品安全體系。因此,除了要加大事后追責力度,還應進一步強化市場自律和社會監督,與政府監管形成三方互為支撐的協同監管格局。
(廣西 官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