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體外膈肌起搏器(EDP)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期間,選取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診治的100例中重度AECOPD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無創呼吸機治療,觀察組采用EDP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血氣指標、癥狀積分、膈肌增厚分數(TF)、氣管插管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動脈血氧分壓(PaCO2)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氧合指數(OI)、改良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分級量表(mMRC)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膈肌增厚分數(TF)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氣管插管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EDP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中重度AECOPD患者臨床效果較好,可提高肺功能,緩解呼吸肌疲勞狀態,降低氣管插管發生的風險,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體外膈肌起搏器;無創呼吸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中圖分類號】R56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4.0035.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4.0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常見的慢性氣道性疾病,臨床表現為慢性的咳嗽、咳痰、喘息、氣短等癥狀,病理生理特點為持續慢性呼吸道炎癥及肺部結構改變,可造成肺功能不可逆的損傷[1-2]。 COPD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影響中老年人群,是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3]。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的癥狀往往較為嚴重,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程度的加重、咳嗽的情況加劇、咳痰次數增多(痰液濃稠或顏色改變)、發熱乏力等,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安全。臨床治療中重度AECOPD患者以高壓氧艙治療和藥物治療為主,但常起效緩慢,患者預后不理想,故常聯合無創通氣干預,從而改善缺氧所引發的臟器功能損傷[4]。體外膈肌起搏器(EDP)通過低高頻電脈沖刺激膈神經,引起支配膈肌的肌肉持續而有節律地收縮,是一種被動鍛煉呼吸肌的方法,可提高肺通氣量,進而緩解中重度AECOPD患者呼吸疲勞狀態[5]。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中重度AECOPD患者,觀察EDP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中重度AECOPD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期間,選取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診治的100例中重度AECOPD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44~87歲,平均年齡(65.50±15.64)歲; BMI 19~28 kg/m2 ,平均BMI(23.5 ±3.59)kg/m2。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45~85歲,平均年齡(65.75 ±16.77)歲; BMI 18.5~31kg/m2,平均BMI(22.9±2.86)kg/m2。組間基線數據對比未見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中重度AECOPD的診斷標準[6],且經臨床檢查確診;⑵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排除標準:⑴合并嚴重心、肺、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⑵合并精神類疾病者;⑶合并自身免疫缺陷疾病者;⑷對研究使用藥物或方法存在禁忌證者。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接受心理指導及健康教育,并依據病情需要進行抗感染、平喘、支氣管擴張、祛痰、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調節酸堿平衡等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無創呼吸機治療:使用雙水平正壓呼吸機(蘇州安夢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82081251,型號:8CPE40 Bilevel ST20)配備的口鼻面罩通氣,采用自主定時(ST)模式,設定吸氣相氣道正壓(IPAP)10~18 cmH2O(1 cmH2O= 0.098 kPa)、呼氣相氣道正壓(EPAP)4~8 cmH2O、呼吸頻率(RR)12~14次/min。每天累計無創呼吸機通氣時間8~10 h,具體參數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EDP治療:患者取坐位或臥位,將體外膈肌起搏器(南京華偉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232090196,型號:HW-4201T)負極材料水平放置在頸部兩側位于胸鎖乳突肌外側下方的1/3處(需避開頸動脈竇所在之處),正極材料水平放置在兩側胸大肌處。設定激發頻率為30 Hz、最大脈沖幅度為70~100 V、激勵頻次為15次/min。治療20 min/次,2次/d,具體參數可根據患者耐受強度作出相應的調整。
兩組患者均持續接受治療達10 d,對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觀察并予以記錄。
1.3 觀察指標 ⑴肺功能指標。于治療前后,采用肺功能測試儀(合肥中科博諧科技有限公司,皖械注準20192070106,型號: BX-PVF-100)檢測兩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計算FEV1/FVC。⑵血氣指標。于治療前后,采用血氣分析儀(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鄂械注準20192222635,型號: ST2000)檢測兩組患者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合指數(OI)。⑶癥狀積分和膈肌增厚分數(TF)。于治療前后,采用改良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分級量表(mMRC)[7]評估兩組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評分標準如下:僅在劇烈活動時出現呼吸困難,評為0分;平地上快走或爬緩坡時有氣短情況,評為1分;平地上慢走時出現氣短并需停下休息,評為2分;平地上行走100 m或行走數分鐘就需停下來喘息,評為3分;呼吸困難非常明顯,無法離家活動,評為4分。分值與患者呼吸困難程度呈正相關。于治療前后,采用手持式超聲診斷系統(北京昌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京械注準20232060372,型號: CUSG75L)檢測兩組患者最大吸氣末、平靜呼氣末膈肌厚度, TF=[(最大吸氣末膈肌厚度-平靜呼氣末膈肌厚度)/平靜呼氣末膈肌厚度]×100%。⑷氣管插管發生情況。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氣管插管的發生情況,氣管插管發生率=氣管插管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 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FEV1、 FEV1/FVC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PaCO2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OI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癥狀積分和TF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mMRC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TF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氣管插管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出現5例氣管插管,氣管插管發生率為10.00%(5/50);觀察組患者出現1例氣管插管,氣管插管發生率為2.00%(1/50)。兩組患者氣管插管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值=1.596, P=0.207)。
3 討論
C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其特征為持續性氣流受限和呼吸道癥狀[8]。當病情急性加重時,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加重,甚至發生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9]。因此,中重度AECOPD患者需要更有效的治療措施,如吸氧、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抗感染治療等,以緩解癥狀、改善肺功能、預防病情進一步惡化,同時評估患者全身狀況,及早實施無創器械治療,提高治療有效率而減少插管,降低死亡率[10-11]。無創呼吸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氧飽和度,
增加氧氣供應,減輕組織缺氧癥狀,幫助患者克服呼吸困難,降低呼吸頻率,減少呼吸做功,進而減少因呼吸衰竭引起的并發癥,如肺性腦病、心律失常等[12]。EDP是一種用于輔助呼吸和改善膈肌功能的醫療設備,適用于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尤其是對于有呼吸功能下降風險的中重度AECOPD患者,在疾病早期使用可起到預防和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且不需要進行侵入性操作,減少感染、出血等并發癥的風險[13]。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FEV1、FEV1/ FVC、PaCO2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OI、mMRC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TF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氣管插管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EDP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中重度AECOPD患者,可改善肺功能、血氣指標,緩解呼吸肌疲勞,減輕呼吸困難癥狀,降低氣管插管發生率。分析原因為,EDP操作簡單,可依據患者耐受差異,選擇不同的脈沖方法實施個體化治療方案,從整體上改善膈肌功能,增強膈肌的力量和耐力,有效增加患者膈肌收縮強度、膈肌供血量,從而提高肺通氣量,緩解患者呼吸肌肉疲勞,改善呼吸困難等癥狀,且長期使用能增強膈肌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4-15]。無創呼吸機操作簡便快捷,及時使用可防止病情惡化,通過提供適當的壓力支持,減輕呼吸肌疲勞,有助于維持和改善肺功能[16-17]。且二者均為無創治療,無需進行手術或插管,避免因氣管插管導致的喉部水腫、氣管狹窄等問題,減輕患者的痛苦,降低感染風險[18-19]。然而,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納入的樣本量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研究結果的普適性和代表性;第二,本研究屬于單中心對照研究,研究的環境和條件相對單一,可能會對研究結果的廣泛運用造成一定阻礙。因此,在后續的相關研究中,需要進一步增大樣本量,以獲取更具說服力和通用性的數據。
綜上所述,EDP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中重度AECOPD患者臨床效果較好,可提高肺功能,改善血氣指標,減輕臨床癥狀,緩解呼吸肌疲勞狀態,降低氣管插管發生的風險,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PANERONI M, SIMONELLI C, VITACCA M, et al.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in very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 J Phys Med Rehabil, 2017, 96(3): 541-548.
PUHAN M, GIMENO-SANTOS E A, CATES C J, et al.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following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6, 12(23): 535-54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PD: 2022 Report[R].Geneva:World Heahh Organization, 2022.
張瑩,索旻,甄雷,等.急診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時機的研究[J].中國醫藥, 2019, 14(6): 858-861.
古麗娜孜,邱志鴻,尹璽,等.體外膈肌起搏器治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復中的應用[J].新疆醫學, 2022, 52(8): 938-941.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急診醫學質控中心,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等.中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西醫診治專家共識(2021)[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 2021, 33(11): 1281-1290.
羅倩,馬群寶,向赟,等. COPD患者CAT評分與基本健康情況、mMRC評分及肺功能指標的關系[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 2022, 24(5): 28-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專家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更新版)[J].國際呼吸雜志, 2017, 37(14): 1041-1057.
黃海,劉娟.不同切換點行序貫通氣治療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療效比較[J].臨床肺科雜志, 2016, 21(6): 1126-1129.
王映權,馮琳,左穎婷,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臨床路徑的實施及影響因素[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 2023, 44(1): 35-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診治專家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3年修訂版)[J].國際呼吸雜志, 2023, 43(2): 132-149.
楊鳳麗,張明川.早期肺康復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AECOPD的研究進展[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21, 13(13): 105-108.
蘇鑫,梁冬.體外膈肌起搏器在呼吸衰竭中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 2024, 21(10): 193-195.
朱永剛,朱秀華,王銀龍,等.體外膈肌起搏器聯合呼吸訓練對腦卒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20, 35(11): 1346-1350.
周蔚,朱黎明,曾丹,等.呼吸肌訓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復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中國醫師雜志, 2017, 19(11): 1627.
趙振波,馬勝喜,劉雨婷.高流量氧療聯合雙水平氣道正壓無創呼吸機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的效果[J].臨床醫學, 2024, 44(5): 53-56.
易小莉,甄新現,李仕雄.無創呼吸機聯合體外膈肌起搏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 2020, 15(28): 10-12.
程宇飛,賴永新,紀春東.無創呼吸機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療效[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4, 18(13): 37-40.
陳緒池,黃娟,劉暢,等.體外膈肌起搏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內環境的影響[J].四川醫學, 2023, 44(6): 57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