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電力集團包頭供電公司成立于1958年,供電范圍近3萬平方公里,服務客戶168萬戶,用電人口276萬。近年來,公司黨委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實施“鴻雁同心 情暖萬家”工程,繪就民族團結“最大同心圓”,拓出民族團結進步新氣象,全力滿足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各族群眾美好生活的用電需求。公司兩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連續六屆獲評“全國文明單位”,蟬聯四屆“全國質量用戶滿意企業”,實現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十七連冠。公司黨委先后獲評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所屬單位成功創建1個自治區級、5個市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堅持黨的領導,成立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形成黨委全面領導、創建辦牽頭落實、有關部門協調配合、全公司積極參與的創建合力。
一是明確“三個納入”創建要求,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納入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目標體系、納入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推動各項工作向主線聚焦。
二是建立民族團結創建“3+4”責任體系,黨組織、紀檢監察機構、群團組織三個方面抓統籌,領導班子成員、中層管理人員、全體黨員、職工群眾四個層級抓落實,形成民族理論班子必學、民族政策大會必講、中層干部選拔必考、年終班子考核必評的“四必”創建工作常態。
運用“三位一體”模式,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往心里走、往深處走、往實處落,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是以專業隊+講習團實現民族團結政策宣教“多聲部”。以自治區示范“學習講堂”為依托,構建黨委中心組示范帶學、基層黨組織常態促學、講習團靈活送學的三級民族團結宣教體系。選優配強骨干力量,組建集團公司級、所屬單位級、所(處)級三級“鴻雁”宣講團,引導全公司各族職工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增強“五個認同”,營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濃厚氛圍。
二是以分享學+融合講傳遞民族團結“好聲音”。聚焦“六個講清楚”,以“文藝+宣講”的方式送理論、送政策、送文藝,創作《電靚草原》等文藝作品,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可感可觸、可親可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重大主題,組織近400名“講習名嘴”隊伍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活動650余次,引導各族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宗教觀。找準民族政策與企業實際關鍵點,講述企業改革發展故事,“鴻雁”事跡榮獲國務院國資委“一線故事”優秀作品獎,公司宣講員、宣講作品多次榮獲國家級榮譽。
三是以微理論+融媒體拓展民族交融“多場景”。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建設“紅石榴驛站”,開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欄,聯動打造“鴻雁e講”線上宣講品牌。積極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整合網、報、微、號、樓宇視頻,《用心照亮每一天》《微光》等“百萬+”微視頻在新華社客戶端、“學習強國”總平臺等權威媒體播發,多角度、立體式向社會展示企業傾力服務各族群眾的生動實踐。
常態化開展“一周兩月”活動,積極組織示范單位開展“互觀互學”,打造“五心筑夢”民族團結活動品牌。
一是共建聯創守初心。堅守“人民電業為人民”初心使命,深入實施“融合黨建”工程,與達茂旗委等16家單位開展黨組織共建聯創,著力在企業對標提升、工程難題破解、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等方面發揮黨建優勢,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二是典型引領鑄同心。選樹首屆中國電力楷模、“中國好人”、自治區道德模范等各民族先進典型71個。舉辦“榜樣就在身邊”模范典型事跡展演,激勵各族干部職工同心奮斗。
三是電力服務惠民心。成立鴻雁共產黨員服務隊,打造鴻雁特色服務項目,建設“紅石榴驛站”,對供電轄區客戶開展“電能管家”式網格化管理、一對一服務、全天候在線、面對面幫辦四類用電無憂服務。
四是志愿服務獻愛心。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平臺為載體,結合“蒙電愛心光明行”活動,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八進”活動為抓手,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志愿服務1491次,收到用戶錦旗、感謝信219份。廣泛引導各族職工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積極開展無償獻血,公司獲評“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
五是幸福企業聚人心。堅持在傳統節日、重大工作期間慰問各族職工,解決問題困難。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 籽籽相依向未來”系列主題活動,推動各族職工手足相親、和諧共榮。
牢固樹立“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不斷增強北疆各族人民用電滿意度和獲得感。
一是聚力“兩件大事”,提升“安全感”。圍繞自治區辦好兩件大事,加快電網網架提檔升級,265天投產500千伏英華輸變電工程,創蒙西電網新紀錄。2023年,包頭電網最大單日供電量等多項指標刷新歷史紀錄,領跑蒙西電網;全年售電量突破700億千瓦時,居五大自治區市級供電企業之首。2023年包頭市全社會用電量達1020.35億千瓦時,成為內蒙古首個破千億城市。落實自治區“兩率先兩超過”目標要求,積極推動新能源項目并網,地區新能源裝機容量8133兆瓦,占比達到40.3%,讓草原上的“風光”點亮萬戶千家,有力支撐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建設。
二是聚力優質服務,提升“獲得感”。加大農村牧區、抵邊嘎查配網改造升級力度,攻堅推進“煤改電”配套供電工程近4萬戶,全面更新改造160個老舊小區。持續升級“三零三省”服務,壓減辦電時間,2023年為2.2萬戶客戶節約用電成本7億元,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用電滿意度。
三是聚力民生工程,提升“幸福感”。堅持鄉村振興與民族團結進步“雙推進”,深入開展固陽縣“雙包聯”工作,消費幫扶103.57萬元,“蒙電情”芪林雞養殖項目助力紅慶德村集體實現收益27萬元,戶用光伏發電項目第一批試點戶年收益1.78萬元,切實以看得見的增收回應群眾期盼。“十三五”以來,累計投資22億元,開展易地扶貧搬遷通電工程、農網改造升級等工程70項,受益群眾達15萬余戶。
(作者單位:內蒙古電力集團包頭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