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不理想。問題是連接教學內容與學生思維的紐帶,同時也是引導學生思維發展的工具。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有效的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理解的興趣,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因此,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善于設計問題,促使學生在問題驅動下進行英語閱讀理解,使其能主動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本文將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為例,對如何設計有效的問題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進行探討。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使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積極思考,并主動地分析和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例如,教師可以把《紐約時報》上的一則新聞作為課堂教學素材。教師可以問學生:“你覺得為什么Amy會不喜歡紐約?”“為什么我們不能像她那樣規劃自己的未來?”等問題,讓學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wUhqHrvD7CWI9rCITMV1XQ==到的困惑和煩惱都表達出來。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新聞報道并回答相關問題。此時,教師可以抓住時機向學生提問:“你有沒有想過將來要做什么?”“如果你是Amy,你會怎么規劃自己的未來?”等問題。這樣,學生不僅能更好地理解新聞報道內容和表達方式,而且還能引發學生思考自己未來要做什么、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等問題。在這個案例中,教師通過設置與閱讀主題相關的問題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使其帶著對新聞報道內容和表達方式等相關知識的疑問來閱讀文章,從而對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設計問題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出有針對性、有梯度、有深度的問題,在問題的引領下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問題來啟發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問題的設置要圍繞文章的主題進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這篇文章的主題出發進行閱讀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中“作者對公交車司機的不滿”這個主題,進行深入閱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問題設置的梯度和深度,以問題為導向啟發學生進行深度閱讀。
教師可以以思維導圖為工具,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文章內容繪制成思維導圖。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文章內容回答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來,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可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進行問題設計和實施能夠幫助學生深入思考、理解文章內容,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從而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本文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為例,對如何設計有效的問題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進行了探討,旨在提高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設計與實施能力。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問題意識,設計具有思維性、層次性、開放性、多元性和開放性的問題,使學生能主動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之間存在的差距,要貼近學生實際;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問題難度適宜,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提出相關的問題來構建英語知識體系;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開放性和多元性,激發學生思考。還要加強對所設計問題進行評價和反思。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自主探索的氛圍中獲得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
(作者單位:湖北省利川市南坪鄉民族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