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經濟復蘇放緩,海外通脹壓力攀升。巴西、俄羅斯、墨西哥等新興經濟體多次加息。英國央行于2021年12月底開始加息,是發達經濟體中率先加息的。隨后,2022年3月美聯儲開始加息,2022年7月歐洲央行開始加息。自2021年12月以來,英國央行連續14次加息,已累計加息515個基點,將利率上調至5.25%,為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英國央行2023年加息5次累計175個基點。其中,2023年8月3日,英國央行宣布加息2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從5%提升至5.25%,是2023年的最后一次加息。英國央行于2023年9月21日和11月2日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均宣布維持基準利率5.25%不變,還計劃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期間減持1000億英鎊英國國債至6580億英鎊。
2023年12月,英國CPI同比上漲4%,明顯低于年初的10%以上的水平。最新數據顯示,英國2024年3月CPI同比漲幅為3.2%,低于2月的3.4%,并且達到兩年半以來的最低水平,預計英國通脹在2024年二季度會回到2%的目標水平附近。在加息的影響下,英國的經濟增長受到明顯拖累。2023年一至四季度,英國的實際GDP同比增速?(季調)分別為0.29%、0.21%、0.17%和-0.25%。英國就業市場也呈現降溫跡象,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間,失業率上升至4.4%的歷史高位。面對比較明顯的經濟衰退,英國需要在抑制通脹和尋求經濟增長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預計英國央行加息周期已接近尾聲。

2021年,英鎊對美元總體呈震蕩下行態勢,全年跌幅為0.99%。2021年1月中旬開始,得益于英國新冠疫情形勢好轉,英鎊持續上漲,在2月下旬一度升至1.42。隨后由于美債收益率攀升,疊加全球風險偏好回落,英鎊匯率回調至1.37下方。二季度以來,美元指數回落,英鎊開始順勢反彈,在6月1日達到年內高點(1.4248)。此后,美聯儲開始轉向鷹派,推動美元全面走強,英鎊在下半年震蕩走跌。2021年12月英國央行超預期加息,使英鎊匯率在年底波動放大(見圖1)。2021年英鎊雖然對美元總體貶值,但對其他全球主要貨幣保持強勢,英鎊的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均一定程度走強 。
2022年以來,美元指數持續走強,主要經濟體貨幣對美元貶值,其中英鎊兌美元匯率一度跌至近50年的最低水平(1.0335)。9月底以來,英格蘭銀行采取緊急購債政策穩定市場,疊加美元指數走弱,英鎊出現回升趨勢。2022年,英鎊累計下跌10.6%。英鎊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美元指數持續走強。2022年三季度之前,美元指數強勢上漲,從年初的89一路上漲至9月27日的年內高點114,非美貨幣普遍走貶。二是美英利差不斷擴大。2022年,英國央行連續加息8次,累計加息32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提升至3.5%。而美聯儲在2022年共計加息7次,累計加息425個基點,最終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到4.25%—4.5%,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9月以前,美英10年期國債利差不斷擴大并保持在高位運行(見圖2)。三是英國通脹率大幅上漲。受能源價格上漲、供應鏈瓶頸和工資增長壓力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英國通脹持續大幅攀升。英國CPI同比漲幅由2021年的5%以下上升至2022年9月的10.1%。自2022年二季度起,英國CPI同比增幅超過美國,英美兩國通脹率之差不斷擴大(見圖3)。四是做空英鎊的投機交易盛行。2022年以來,英鎊匯率進入貶值通道,市場看空英鎊情緒高漲。截至2022年9月末,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英鎊兌美元期貨和期權空頭與多頭頭寸之差高達1.8萬張,較年初增加70%,做空英鎊的投機交易引發英鎊匯率階段性超調。五是英國政局不穩。2022年,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英國出現了三任首相,英國政局不穩定加劇了英鎊的疲軟。

2023年,英鎊對美元先漲后跌再漲,總體呈現出區間震蕩小幅走高態勢。英鎊兌美元全年升值5.29%,漲幅在G10貨幣中排名第二。2023年初,英國通脹水平依舊較高,一季度CPI月同比漲幅均在10%以上;美國通脹數據低于預期,一季度CPI月平均漲幅為5.8%。市場對英國央行的加息預期仍維持在高位,而對美聯儲加息預期降低,英鎊、歐元等歐系貨幣小幅反彈。3月中旬,美國硅谷銀行倒閉,美國銀行業危機引發市場恐慌,導致全球對美元信用信心動搖,帶動美元指數走弱。此后,隨著英國通脹數據超預期,英國央行繼續加息,在上半年加息4次,累計加息150個基點,基準利率提升至5%。美英10年期國債利差不斷收窄并出現倒掛,英鎊匯率持續走高,在7月中旬觸及年度高點(1.31)。7月以后,英國經濟停滯不前,而美國經濟保持較強增長勢頭,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也再次升溫,英鎊匯率開始回落。英國8月CPI同比上漲6.7%,降至18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核心CPI同比漲幅也由前值6.9%大幅降至6.2%。受8月通脹數據意外降溫影響,英國央行9月宣布暫停加息,市場預計英國央行的加息周期結束,英鎊在7月中旬至10月初持續走弱。2023年四季度,隨著美國通脹進一步降溫,市場對美聯儲走向寬松的預期進一步升溫,美元指數持續下跌。國內方面,盡管英國央行暫停加息,但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多次強調,目前的高利率政策還將持續很長時間,降息還不在央行的考慮范圍內。內外部因素推動英鎊在四季度再次強勢反彈。
展望2024年,英鎊或將陷入偏弱的震蕩行情,難以保持2023年的強勢,主要邏輯是在英國經濟持續低迷和通脹壓力整體緩解的背景下,英國央行可能早于市場預期開始降息。雖然市場目前對于英美央行開啟降息時點預期大體保持一致,但英國經濟狀況相比美國更差,這可能導致英國央行早于市場預期開始降息。英國央行降息節奏不會跟隨美國,大概率將比美聯儲提前且更大幅度降息,這將使英鎊匯率承壓走弱。

2023年四季度,英國GDP環比下降0.3%,為連續第二個季度下滑,英國經濟正式陷入技術性衰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4月英國GDP環比零增長,低于3月增長0.4%的水平。英國經濟復蘇的基礎尚不牢固,尤其是英國勞動生產率相對低下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難以支撐經濟的長期發展。英國政府預算責任辦公室預測,英國經濟2024年和2025年將分別增長0.7%和1.4%,較此前預測的1.8%和2.5%均大幅下調。英國央行預測,2024年英國GDP增長0.25%,2025年增長0.75%。因此,2024年英國經濟仍將持續低迷。
在過去一年,英國總體通脹率大幅降低。英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3月英國CPI同比漲幅分別為4%、3.4%和3.2%,呈逐步下降趨勢。隨著供需結構性錯位的不斷修復,預計2024年國際油氣價格將整體繼續回落,同時英國雇員薪酬增長放緩,為近三年來最慢,這將推動英國通脹水平進一步下降,有利于實現英國央行設定的2%通脹目標。英國4月CPI同比上漲2.3%,較3月的3.2%大幅下降,為三年來的最低水平。6月20日,英國央行公布了最新的利率決議,連續第七次維持基準利率在5.25%不變。此前,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表示,樂觀的事情正在朝正確的方向發展,通脹持續所構成的風險正在消除,在未來幾個月,通脹率將接近2%的目標。預計英國央行或在2024年8月開始降息,而且降息幅度或將高于美聯儲以及歐洲央行,英鎊匯率將承壓走弱。
(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