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類建筑,一說起一座城市,就立刻會想到它?肯定有。埃菲爾鐵塔就是這類建筑的代表。看到它,想到的不僅僅是巴黎,甚至還是法國。但這座大名鼎鼎的鐵塔,并不是與生俱來就享有榮譽的。
1885 年,法國政府想干一件大事。因為四年之后的1889年,法國即將舉行世界博覽會。作為一場主題是“紀念法國大革命勝利100 周年”的世界盛會,法國政府想在巴黎戰神廣場建一座紀念碑或高塔。
1851 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的首屆現代世博會上,用新材料玻璃和鋼材建造的“水晶宮”讓全世界驚嘆不已。一座吸引眼球的建筑,似乎成了成功舉辦一屆世博會的標配。所以,法國政府想借舉辦世博會的機會,也搞個“面子工程”。但是,他們開出的建造條件卻很奇怪:第一,必須能吸引游客參觀,賣票賺錢;第二,世博會結束后能輕易拆除。
要有面子,要能賺錢,還是一次性的——這個要求還真不容易滿足。于是,法國政府就向全世界發出了招標邀請。
法國政府收到了超過100份設計稿,大部分都很傳統。這時,一位名叫古斯塔夫·埃菲爾的建筑師的提案,引起了法國政府的注意。
埃菲爾說,我要建造一座塔,沒有任何其他功能,就是一座塔。但這座塔和其他塔都不一樣:
第一,它全部由鋼結構構成。第二,它比現在世界上任何建筑——無論是胡夫金字塔、科隆大教堂,還是華盛頓紀念碑——都要高一倍以上。
埃菲爾是不是在吹牛?并不是。當時54 歲的古斯塔夫·埃菲爾,其實已經是一位享譽歐洲的建筑學家了。
法國著名的波爾多大橋工程、布達佩斯火車總站等,都是埃菲爾引以為傲的杰作。對了,他還設計了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里面的鋼骨架結構。所以,埃菲爾關于建造一座高度超過300 米的鐵塔的方案雖然聽上去嚇人,但幾乎沒有人懷疑他的建造能力。
按照埃菲爾的計算,這座塔的預算是160 萬美元(相當于現在1.4 億美元左右)。
法國政府說:我可沒那么多錢。埃菲爾說:沒事,我來。
根據約定,法國政府會支付30 萬美元,而埃菲爾傾盡所有,包括把公司全部資產抵押,墊資130 萬美元。作為交換,埃菲爾將會獲得在博覽會期間和此后20 年的鐵塔所有各項收入(此時政府已經同意在博覽會后保留鐵塔)。
不少人都覺得埃菲爾可能瘋了。1887 年1 月,雙方簽訂協議。
很快,鐵塔正式動工——兩年后,世博會就要開始了。然而,這座鐵塔的動工,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爭議。
1887 年2 月24 日,包括法國著名文學家莫泊桑、小仲馬在內的300 位著名人士簽訂了《反對修建巴黎鐵塔》抗議書,他們說:“我們深愛巴黎之美,珍惜巴黎形象?,F在以法國色彩被蔑視、法國歷史遭威脅的名義,義正詞嚴地抗議這座修建在我們美麗首都心臟位置的荒謬怪物。
“請諸位設想一下,巴黎的美麗建筑怎么能與一個使人頭暈目眩、怪異可笑的黑色大煙囪放在一起?黑鐵塔一定會用它的野蠻破壞整個巴黎的建筑氛圍,巴黎之美將在一場噩夢中徹底喪失。”
還有其他的批評聲音。法國一位數學教授預計,當鐵塔蓋到228 米之后,這個建筑會轟然倒塌;有專家稱,鐵塔的燈光將會殺死塞納河中所有的魚;《紐約光驅報》巴黎版聲稱鐵塔正在改變氣候……
但是埃菲爾絲毫不為所動。
埃菲爾確實有自己的底氣。在建造鐵塔之前,埃菲爾和他的工程師們就已經繪制了5329 張圖紙,規劃了18038 個鋼鐵構件,把每項工作都想到了最細。
為了保持四個塔墩處在一個水平線上(這將決定鐵塔是否會傾斜倒塌),埃菲爾在每個塔墩底部都安裝了一臺臨時水壓泵以進行高度的微調。但事實證明埃菲爾多慮了:四個塔墩造到55 米高的時候,誤差都沒有超過7 厘米——這個完美的水平高度一直保持到今天。
埃菲爾鐵塔高300 米, 用掉了12000 個各類金屬部件,但因為設計嚴謹,沒有一個部件返工過。在建造過程中,埃菲爾設計了許多具有創造性的技術。
和當時其他大型建筑工程不同,埃菲爾預先在自己的車間里面制造好所有的部件。部件只要被送往工地,就能夠迅速安裝完畢。整個鐵塔用去250 萬個鉚釘,鉚釘孔預先以1/10 毫米的容差制作完畢,這使得20 個鉚接小組能夠每天裝配1650 個鉚釘。
建造鐵塔的每個部件都不超過3 噸,這使得小型起重機得以普遍應用。
埃菲爾的鐵塔,就在爭議聲中一天一天慢慢長高。等到鐵塔高度超過原定高度的2/3 的時候,批評聲音漸漸消失,贊美的聲音開始多了起來。
埃菲爾鐵塔建成后,立刻成了法國至高技術的代表,更成了法國的象征,大批原來的批評者變成了贊美者。就連當時的法國總理蒂拉爾,一開始也反對造埃菲爾鐵塔,但等鐵塔落成后,他親自給埃菲爾頒發了榮譽軍團勛章。
無論是法國人還是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被埃菲爾鐵塔的雄偉壯觀所震驚。在整個世博會期間,鐵塔的門票和各項收入就達到了140 萬美元——是的,埃菲爾在世博會期間就已經收回了投資。事實上,到2010 年的時候,埃菲爾鐵塔能在一年里給法國帶來15 億歐元的旅游收入。
雖然是一個紀念碑式的高塔,但埃菲爾鐵塔卻慢慢展現出了它的實用性:空氣動力學實驗、材料耐力研究、登山生理學、電信問題、氣象觀測等都依托于鐵塔展開。
尤其是無線電技術的普及,讓高高在上的埃菲爾鐵塔具有了更大的意義。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馬恩河戰役,法國人就是在埃菲爾鐵塔的頂端,向前線的法國軍隊發射戰略信號。
那位曾經激烈反對建造鐵塔的莫泊桑呢?他愛上了在埃菲爾鐵塔二層的餐廳吃飯。當人們問他是否還討厭埃菲爾鐵塔時,他的回答讓人捉摸不透:“這畢竟是全巴黎唯一一個看不見這座鐵塔的地方??!”
以一個愛情故事作為這個鐵塔故事的結尾吧。
很多人都猜測,當時埃菲爾愿意賭上全部身家去造一座鐵塔,除了成就感和經濟利益之外,應該還有些別的原因。
可能真的有。在埃菲爾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小伙子的時候,他結識了一位名叫瑪格麗特的富家小姐?,敻覃愄匾恢惫膭畎7茽枌崿F自己當建筑師的夢想,并且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地嫁給了他。
那是埃菲爾生命中最幸福的時光,直到瑪格麗特的生命中止在31 歲。
悲痛欲絕的埃菲爾一直希望有一座建筑能夠紀念自己對妻子的愛——他后來再未娶妻,直至91 歲與世長辭。
據說,埃菲爾晚年時曾登上埃菲爾鐵塔最頂端,大聲呼喊妻子的名字——或許,因為那是當時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吧。
所以需要經歷時間考驗的,除了愛情,可能還有建筑吧。
(摘自《歷史的溫度》,中信出版集團,本刊有刪節,肖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