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更多“Z世代”的年輕人愛上茶?這似乎是老生常談,卻是傳統茶業極力想要破解的難題。然而,新式茶飲的風生水起已經給出了解題思路,而且還是一份漂亮的答卷。以輕乳茶、果茶為代表的新茶飲,被年輕人們奉為“續命水”。多個新茶飲品牌邁入“萬店時代”,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等頭部品牌還把店開到了海外,也一度出現排長隊的盛況。
突破茶的邊界、以時尚新潮的方式打開中國茶,“圈粉”年輕人,走向世界,新茶飲做到了傳統茶業一直都在不懈追求的事。《2023新茶飲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全年新茶飲消費市場規模超1500億元,至2025年,國內消費市場規模預計達2015億元。
這樣的“潑天富貴”,傳統茶企能接得住嗎?
壹
萬“卷”時代已來臨
新茶飲說“新”,其實也不新。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臺灣珍珠奶茶進入祖國大陸起,奶茶就深深捕獲了年輕人的心。
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新茶飲不斷更新迭代,尤其是近些年來,新茶飲品牌紛涌,爭奇斗艷,在各大城市攻城略地,有的還布局海外。
此外,咖啡、飲料、食品、餐飲、醫藥、保健品等與茶業關聯度大的行業,以及像中國郵政(“郵氧的茶”)、中國鐵路(“那個女孩”“扳道茶”)這樣的大國企,也都紛紛跨界新茶飲,加入市場角逐,讓已是卷出天際的新茶飲賽道變得更卷。
在產品的研發上,新茶飲品牌百家爭鳴,變著法子翻新花樣。
除“奶+茶”“奶+果+茶”外,還有加入咖啡、酒、中藥材等的各種跨界,讓茶變得越來越沒有“邊界感”。
就拿中藥奶茶來說吧,再度刷新了人們對新茶飲的認知。比如,北京同仁堂的“制茶司”、華北制藥的“甄飲子”,國藥集團、廣東一方制藥公司的“一方四季”等品牌,皆為傳統中醫藥跨界新茶飲,將中醫藥、養生文化融入茶飲。—些中醫院、中醫館、中藥奶茶店,還通過“望聞問切”來“對癥開茶”。中藥與奶茶,前者傳統,后者現代,兩個巨大的反差,碰撞融合,大大滿足了人們獵奇的心理。
跨界聯名,更是新茶飲品牌屢試不爽的“玩法”。
聯名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品牌聯名,打造爆款IP。這方面,喜茶可謂是行家。2023年,與FENDI、芭比、原神、喜劇之王等知名品牌及IP聯名,成功出圈。最火的當屬喜茶與景德鎮陶瓷博物館的“佛喜茶”,雖被相關部門約談,卻也賺足了流量。
另一種是聯名+融合,推出新產品。比如,茶百道與瀘州老酒推出的“醉步上道”、與梅見酒聯名推出的“真梅醉綠茶”;茶顏悅色攜手湘窖酒業推出的“嘚瑟”“半個盛唐”等等。奈雪的茶與瀘州老窖聯名的“開醺”國潮禮盒,還附有調飲教程,有茶、咖啡、酒、檸檬的“夜行組合”,也有茶、酒、銀耳湯、玫瑰的“多巴胺玫瑰”,真是太會了!
上新快,被模仿得也快,同質化現象很普遍。基本每家新茶飲品牌都有楊枝甘露、檸檬茶、奶綠、四季春、奶蓋茶等“基本款”茶品,風味也是大同小異。
可以說,新茶飲已邁入了萬“卷”時代。“卷產品、卷價格,卷品牌營銷、卷管理能力、卷供應鏈,強競爭態勢把行業帶入螺旋上升的增強回路之中。同時,也卷出了對骨骼體察的更高分別率,卷出了對經營管理的更細顆粒度。”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分析說。“當新茶飲行業進入全面比拼綜合實力階段,迎來的就是產品、品牌、規模、效率、品質、性價比的綜合競爭。”
貳
茶企擁抱新茶飲
同那些新茶飲品牌或其它行業跨界新茶飲的品牌相比,傳統茶企試水新茶飲似乎沒那么“張揚”,展店步履也相對穩健。
最重要的是,傳統茶企自帶基底茶的資源優勢,能為新茶飲產品研發賦能加持,加之自身多年在行業積累起來的品牌美譽度與品牌影響力,更使傳統茶企衍生的新茶飲子品牌成為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天福茗茶算得上最早開辟新茶飲賽道的傳統茶企。旗下茶飲品牌“放牛斑”,誕生于2010年,“波霸元氣烏龍奶”“燕麥奶茶”“云普奶茶”等茶品一度是爆款。
天福茗茶作為茶葉連鎖經營的“元老級”茶企,其在原料的供應上有十足的底氣,畢竟具備集團物料支持,全面專業、優質、穩定的供應鏈,完善的物料溯源系統,專業的自主研發團隊及食品安全檢驗中心等。這些天然優勢,無疑給加盟商們吃了一劑定心丸,是門店擴張、提升影響力的重要保障。
“大益茶庭”也是擁有8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開出的一朵“新花”。大益茶有自己的茶葉生產基地,原料、工藝、技術的標準化,生產出標準化的優質原料。因此,不論是傳統賽道,還是新茶飲賽道,都有持續穩定的口感。
大益茶庭還在上海建立了研發中心,衍生出百余個新茶飲品種。從現代咖啡制備中獲獲得靈感的“金普芮”憑借有趣的制作手法與獨特的口感,實力“圈粉”年輕人。據介紹,制作這款飲品,采用半自動可變壓萃取機,配合專用的茶手柄,萃取普洱茶的精華,再配上蒸奶和奶油拉花,化身一杯茶味奶香濃郁的茶飲。在宣傳上,也是“拿捏”到位:“出品溫度是73.4℃,恰好是兩個人的體溫,是人與人接觸時傳遞的溫度,一杯有溫度的茶”。除即飲售賣外,茶庭還有自助沖泡、茶品品鑒、空間體驗等多個消費場景,使人耳目一新。
春倫集團的“ITEAMO”、孝文家茶的“A MAGICAL TEA”也將茉莉花茶、武夷巖茶“玩”出了年輕人都喜愛的樣子。老國企也一改“又紅又專”的嚴肅面目,以時尚新潮的方式熱情擁抱“Z世代”。2022年,福建省供銷茶業集團打造的福建供銷福茶社(以下簡稱“福茶社”),根據不同地域、街區、場景特點,打造不同風格的新茶飲空間,呈現千店千面。比如,在福州上下杭街區,福茶社主打國潮美學空間,懷舊氣氛拉滿;在閩江北岸CBD,主打新中式文藝茶生活空間,店內炭火煮茶、圍爐煮茶、創意調飲、宋式美學混搭。
湖北青磚茶產業發展集團旗下的“赤茶”,酷炫的赤紅,格外亮眼。走進店中,無—處不充溢著“潮味”。據介紹,目前青磚茶系列飲品有十多種,菜單還會根據時令、市場反映進行更新與調整,給消費者們帶來別樣的體驗。純茶區,冰摹茶、茶爐、烤網、鐵壺、玻璃壺、茶杯,擺出陣仗。夏日圍爐冰茶,冬日圍爐煮茶。昔年沉重厚實、板磚模樣的青磚茶,如今已是“輕”身“輕”時尚。
“酥太茶”青磚奶茶是青磚茶的別樣新飲。其口感絲滑,甜度適中,奶香茶味,相得益彰,還有Q彈的青磚茶凍、軟糯的蜜豆,每一口,都是大大的滿足。
“‘酥太茶’是奶茶的蒙古語,而蒙古奶茶正是現代奶茶的鼻祖。”湖北青磚茶產業發展集團營銷總監肖亞松介紹說,“赤壁青磚奶茶是對千百年來傳統蒙古奶茶制作精髓的延續。基底茶是我們自有工廠生產的高品質青磚茶,配以蒙古大草原所產的冷鏈純牛奶。在最大程度還原蒙古奶茶本味的同時,也最大限度保持了其消脂解膩的作用。好喝,還不胖!”
去年10月,赤壁市舉行了2023全國“赤壁青(米)磚茶+”新茶飲研發推廣邀請賽,來自全國24家新茶飲品牌及茶企組隊參賽。參賽選手們紛紛秀出看家本領,以青磚、米磚茶為基底,用花草、水果、香料、酒等材料調配潮飲,不僅好喝、顏值高,還具文化創意。湖北青磚茶產業發展集團,還攜手知名新茶飲原料供應商——福州市幫利茶業,讓青磚茶進入新茶飲品牌的菜單,預計每年可至少消耗1-2萬噸茶原料。
叁
練好品質“基本功”
顯而易見,傳統茶企在基底茶原料供應鏈上具有先天優勢。除一些老國企、知名品牌茶企試水新茶飲,大多數茶企對新茶飲還是持觀望態度,采用兩條“腿”走路:將主要精力放在傳統茶葉消費市場上,也為新茶飲品牌提供優質、穩定的基底茶原料。
“除大家都熟悉的名優茶業務外,我們還有一塊業務就是工業茶原料供應。不論是RTD(即飲茶)瓶裝飲料,還是新式茶飲,我們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所以,我們是非常積極擁抱新茶飲的。”武夷星茶業品牌總監江佳道說。
在江佳道看來,新茶飲井噴式發展對傳統茶企具推動作用
“新茶飲對基底茶的用量是非常大的,雖然價格較低,但它們(新茶飲品牌)對供應量的需求會倒逼企業推進規模化、機械化、自動化、標準化生產。今年,我們上新了兩條全自動自動化、清潔化生產線,年產量可達3000多噸。新茶飲也越來越注重食品安全,茶葉品質的管控是武夷星的強項,也是一直不斷修煉增強的‘內功’。”
另外,新茶飲的發展對中國茶及中國茶文化發揮著科普的作用。“不同于過去流行的奶茶,現代新茶飲品牌更愿意以茶的概念進行產品研發,更注重茶品及其文化屬性。這無形中讓更多年輕人去了解認識中國茶的品類、風味與文化等等。當他們漸漸成長,就會主動愛上傳統茶。”江佳道說。
的確,縱觀近十年新茶飲的發展歷程,茶在茶飲配方中“君”的核心地位日益突出。基底茶原料從以紅茶、烏龍茶為主,逐步擴大至傳統六大茶類,一些小眾茶也藉由新茶飲賽道出圈。比如,奈雪的茶以“鴨屎香”為茶底的“霸氣鴨屎香寶藏茶”“月光美人(月光白)”,滬上阿姨用白茶調制的“8虢老白煮白金”系列,茶百道的“山核桃肉桂(武夷巖茶)”“海鹽焦炭云紅(云南大葉種紅茶)”,CoCo都可的“蓮蓬云厚乳黃茶”“閃光爆爆黃茶”等等。另外,像赤壁青磚茶、平和柚香奇蘭、漳平水仙、坦洋工夫茶等地方名優茶也在積極探索新茶飲的更多可能。
在挖掘小眾茶(基底茶)的同時,新茶飲行業對原料的準入門檻也不斷提高,多個品牌企業對基底茶制定了較嚴格的采購標準。以奈雪的茶為例,符合其原料采購標準的茶必須通過感官審評、微生物、理化、污染物、真菌霉素等近120項指標的評估檢測。在海外尤其是歐洲開拓市場的新茶飲品牌,對基底茶安全衛生質量更是有著嚴苛的標準。
作為浙茶集團旗下的新茶飲企業,吉茗食品深耕原料供應多年,對整個新茶飲行業的發展變化有著靈敏的“嗅覺”:“上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新茶飲,主要模仿臺式、港式奶茶,看重的是原料價格,而不注重質量。如今的新茶飲品牌,選擇原料基本都是優中選優。很多頭部的品牌,更注重原料品質。(新茶飲)全行業品質都追求優質化、高端化,呈現出質量往優走,價格往高走的趨勢。研發的產品,則更注重口感和健康。”杭州吉茗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捷說。
為充分確保原料品質、增強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一些新茶飲品牌還在產茶區自建了原料生產基地。今年5月,茶百道自有原葉茶生產基地在福州正式投產。該基地生產的茶葉品種,覆蓋茶百道所有飲品茶基底,供應全國8000多家門店。
茶百道還在云南普洱、湖北宜昌、四川雅安、福建武夷山等地,合作了數十萬畝上游茶原料基地。單茉莉花茶這一品種,茶百道在廣西橫州就擁有面積8000余平方米的茉莉花茶生產車間,茉莉花茶全年產能可達25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