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小而美,是一座很適合citywalk的城市。漫步街頭,沉浸在永不疲倦的熱帶陽光與濕熱的海洋性氣候里?;蚴浅錆M市井煙火氣的牛車水,或是時尚前衛的濱海灣,還有“小印度”、阿拉伯風情街,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不同的膚色、民族、信仰,彼此和諧共生,水乳交融。
多元、開放的文化,也在一杯茶中得到了映現。傳統茶莊茶館與新派潮店茶室,涼茶鋪糖水店、拉茶店與新茶飲店,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一杯茶,就是一個文化“萬花筒”,可以看得見一個五光十色的新加坡。
茶藝館
茶藝復興的弄潮兒
一場豪雨過后,牛車水顯得有些冷清。路面的積水,倒映著閃爍的霓虹。在這個很“中國”的街區,粵語、閩南話、潮州話、客家話、海南話交織,匯集了天南地北的中國美食,還有大大小小的茶莊、茶館。
牛車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新加坡是個島國,最初聚居于此的華人缺少淡水,要用牛車來運水,“牛車水”便因此得名。華人群體中,又以福建、廣東人居多。他們下南洋討生活,或做勞工,或擺攤,胼手骶足,渴了累了,就用一杯家鄉茶來解渴解乏。
漸漸地,他們在他鄉有了自己的家,并積極融入當地社會。來自故鄉的茶,也變成了生計以及牽系故鄉親友的紐帶。
自上世紀60年代中后期起,新加坡經濟一路高歌猛進,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優裕富足的生活,使華人們開始喝好茶,講究文化品味。至80年代中期,受漸起于中國臺灣的茶藝復興潮影響,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在星洲華人的血脈里覺醒。
短短幾年間,新加坡冒出了十多家茶館。樂壺茶坊、一壺軒、怡心軒、書香雅集、留香茶藝、三陽茶宮、安祥館、茶軒、茶淵、茶鄉、茶坊、找茶……它們都是新加坡茶藝復興的弄潮兒。
1990年11月,由留香茶藝、茶淵等十多家茶藝館首倡成立了新加坡茶藝聯誼會。和講華語一樣,他們都懷著延續華族傳統文化的使命感,品中國茶,推廣中華茶藝,并以茶為載體,融入書法、繪畫、紫砂、瓷器、插花等藝術。
比如,“茶淵”就將茶藝編成了一首打油詩“品茗色香味三要,色香味佳靠五好。茶好壺好水質妙,場所慎選功夫高。茶量水溫時間到,泡茶功夫在訣竅?!辈坏陠T能倒背如流,很多老茶客也能脫口而出。
“茶淵”還專門為新加坡中小學生開辟了“第二課堂”: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們來茶館參觀,觀看茶藝表演,了解茶知識。另外,茶館根據不同的學校、學習階段與學習水平,編寫茶文化系列教材,讓孩子們通過一杯茶記住自己的根。
茶飲店
citywalk,邊走邊喝
喝奶茶“續命”,似乎已成為現代都市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在新加坡,“續命水”遠不止于奶茶。
新加坡氣候濕熱,清熱解毒、去濕生津、清火明目的涼茶,是新加坡華人尤其是廣東籍華人最習以為常的草根之飲。所以,在牛車水逛街,時不時就會有涼茶鋪、糖水店映入眼簾。
這些檔口通常都不大,而且很不起眼,稍不注意,就會走過頭。店內陳設很簡單,一只大銅壺,幾套桌椅而已。多數時候,人們都是外帶。如果想歇歇腳,就進店坐下,點杯涼茶,再加一二甜品。有時,店里位置不夠,騎樓走廊也有座位。
在馬來人聚居的地方,茶飲又是另一番“畫風”了。拉茶(Teh Tarik)是獨具馬來風情的茶飲,由茶加入淡奶、煉乳、糖漿混合而成。
拉茶的精髓在于“拉”。所謂“拉”,源自馬來語“tarik”。先將茶水倒入一只杯,再將加有糖漿的奶倒入另一只杯子。兩杯之間反復倒來倒去,這一操作重復20次以上,讓茶與奶充分混合。
拉的時候,須間隔一定的高度,技術高超者甚至能拉出一米多的高度。隔空倒茶的過程,就像把茶湯“拉”長。盡管帶點表演性質,但拉的過程可讓茶湯冷卻,并產生豐富的泡沫。拉茶的口感,總體比較甜。不過,奶香茶味很足。
新茶飲在新加坡也火出圈了。除喜茶、奈雪之茶、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中國品牌,新加坡本土的“ARTEASG·啊T”靠網紅茶飲“餅干奶茶”一舉成名,也把店開到了廣州、深圳、長沙等城市。看來,新茶飲,是兩國年輕人共同的時尚“標簽”。涼茶、拉茶、奶茶……總有一款是你的style。城市漫步,邊走邊喝。
新派茶店
專業與新潮之間
一枚枚三角形金屬板,排列成優美的弧度。井然有序的突起,在陽光下兀自變換著光影。加之綠樹叢的掩映,遠遠望去就像兩瓣榴蓮。
這座很有科幻大片即視感的奇異建筑,是新加坡地標之一的濱海藝術中心。就在這“大榴蓮”里,新派茶店“福善德”(Fort Sanctuary)令我們眼前一亮?!案I频隆甭犉饋砭拖駛鹘y的茶號,但茶品包裝與店內裝潢,走的卻是現代輕奢路線。
武夷巖茶、普洱茶、古樹紅茶,是其主打茶品。最“壕”也最“任性”的一款茶,當屬以沉香木為燃料烘焙的武夷巖茶!此舉頗有魏晉巨富石崇“蠟燭當柴,綢緞鋪路”的“遺風”,但,終究不是為了斗富競奢或是博眼球。創始人劉覺文先生說,作為名貴木材的沉香木,用作焙茶的燃料,確是大膽的嘗試。沉香木在燃燒時,會散發出異香,與茶香結合,品質得到重塑與升華。更重要的是,通過沉香茶樹立“福善德”茶品的標桿。
福善德還運用精細烘焙與退火相結合的技術,對傳統工藝制作的武夷巖茶進行再加工,打造福善德的專屬茶味。
在福善德,泡茶的方式也很特別。不同于國內,福善德茶藝師不是坐著泡茶,而是站在一張大茶臺前,緊鑼密鼓地“批量”用蓋碗泡茶。逐一出湯后,斟入透明公道杯,再端給顧客。兩排蓋碗,共十只,茶藝師嫻熟精準地掌握沖泡與出湯時間。雖有些繁瑣,卻始終不慌不忙,淡定自若。專業素養之高,可見一斑。
茶藝師在泡茶的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而當有人湊近茶臺想要聞香或觀色時,店員就會禮貌地提醒謝絕。起初,這會使人感到有些不近人情。不過,聽了店員的解釋后,就不由地對福善德肅然起敬:茶臺就像餐廳的后廚,泡好的茶是暴露在空氣中的。外人—接近,很可能會影響茶湯的衛生品質,更不用說看湯色、聞茶香這樣“親密”的行為了。
如此嚴苛,是福善德對茶葉品質執著的堅守。它的品牌叫“respectsg”,即尊重。尊重傳統,尊重品質,從而獲得市場的尊重。
TWG TEA則把不產茶的新加坡推向了國際知名時尚茶品牌的前沿。這家創立于2008年的茶品牌,立志做“茶界LV”,將茶打造成奢侈品。短短十多年,TWG已成功地在全球四大洲40多國登陸。其中,茶葉的祖國——中國也有它的銷售網絡。
不出產一片茶葉的新加坡,在最短的時間里,成功培育出了一個國際知名高端茶品牌。不得不說,這很“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