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在維護生態安全、保護森林資源等方面作用顯著。為進一步解決福建省平和縣花山溪流域突出環境問題,推進平和縣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工作,對平和縣花山溪流域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工作的背景、贖買模式及取得的成效進行論述,分析了贖買工作中存在的補償標準與市場價值不對等,利潤差距大;工程生產周期長,林農積極性不高;后期管護難度大,收益機制不健全;資金投入缺口較大,實施難度增加等主要問題,并提出提高補償標準、拓寬增收渠道、健全管護措施、創新贖買模式等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工作優化建議。
關鍵詞 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福建省平和縣花山溪流域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1.065
平和縣地處福建省閩南金三角的漳州市西南部,位于廈門市、汕頭市兩個經濟特區之間,與閩粵兩省八縣(市)毗鄰,素有“八縣通衢”之稱,全境面積2 309 km2,其中山地面積17.93萬hm2,林地面積16萬hm2。平和縣河流水系眾多,是著名的“五江之源”,主要河流有花山溪、漳江、韓江、鹿溪等,大小河流共137條,總長64.2 km,干流流域面積857.3 km2,河道長度為64.2 km。其中,花山溪是平和縣最大的主河流,發源于雙尖山南側及大方山北側,是九龍江西溪的四大支流之一。
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是指在對重點生態區位內非國有的商品林進行調查評估的前提下,與林權所有者通過公開競價或充分協商一致后進行贖買[1-3]。通過商品林贖買,加強對重點生態區位內的林木保護,是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保障,在維護生態安全、保護森林資源等方面作用顯著。
1" 贖買背景
1.1" 存在林地他用及農業面源污染問題
平和縣是“世界柚鄉、中國柚都”。20世紀80年代開始,平和縣舉全縣之力發展蜜柚種植產業,“琯溪蜜柚”聞名天下。從海拔高的山頭到平緩的河岸帶兩側,平和縣遍布大面積的蜜柚種植地,導致土地被過度開墾。部分耕地已不種植水稻,轉為種植蜜柚;部分林地也被開墾成果園,造成森林植被破壞,表土裸露,加劇了水土流失。根據2022年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平和縣蜜柚種植面積約9.1萬hm2[2]。花山溪流域蜜柚種植面積3.16萬hm2,占全縣蜜柚種植面積的53.1%,占花山溪流域林地面積的35.3%。其中,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果園面積5 941 hm2(見表1)。
平和縣花山溪流域種植蜜柚面積大,且多為分散種植,集中統一、連片治理難度大。在30年以上的連作活動中,由于長期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土壤質量嚴重下降,酸化問題普遍,土壤中殘留的氮、磷易隨降水、農業澆灌等活動淋溶進入水體環境,對水質造成影響[4]。花山溪流經平和縣霞寨鎮、國強鄉、南勝鎮、坂仔鎮、小溪鎮、山格鎮及文峰鎮7個鄉鎮,最后匯入九龍江西溪,是平和縣重要的飲用水水源,流域水質關乎平和縣及流域下游縣市居民飲水安全。為了實現綜合治理,可通過商品林贖買有效減輕面源污染帶來的影響。
1.2" 生態保護與林農利益存在矛盾
2012年起,因生態保護需要,福建省對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實行禁伐和限伐等強制性行政手段,產生生態環境保護需求同林農經濟利益需求矛盾問題。平和縣花山溪流域6個鄉鎮980 hm2的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被列為禁止采伐(見表2),實行禁伐天然林導致部分林農收入減少。因此,為化解矛盾,盤活林產經濟、增加林農收入成為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5]。為有效緩解平和縣林農經濟利益和生態保護的矛盾,實現平和縣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目標,對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進行贖買成為有效途徑。
2" 贖買原則
2.1" 政府主導原則
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整體調控作用,分步實施,使贖買各項工作平穩、有序進行,推進重點生態區位及花山溪流域水源匯水區域商品林等其他生態區位重要或者具有特殊保護意義區域的森林資源質量、生態服務功能持續提高,維護林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
2.2" 自愿公開原則
在廣泛宣傳和充分尊重林農意愿的基礎上,秉持“自愿、有償”原則,通過贖買、租賃等方式實現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并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2.3" 三個優先原則
對3種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實行優先贖買,即省級水源保護區林地、環城區位區劃、高速公路沿線等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及九龍江西溪支流花山溪流域水源匯水區域商品林等其他生態區位重要或者具有特殊保護意義的林地林木優先贖買;個人所有、合作投資造林等非集體權屬的林地林木優先贖買,集體權屬次之;優勢樹種為闊葉樹的林地優先贖買。
3" 贖買模式
3.1" 贖買林木所有權、林地使用權
全額贖買花山溪流域省級水源保護區林地、臺灣海峽兩岸一重山等重點生態區位非國有的人工商品林果園、林分,以花山溪流域5個鄉鎮為試點。全額贖買后,林地所有權不變,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及林木使用權全部收歸國有,由贖買方按照國家級公益林要求進行管理。贖買金額按商品林贖買林木價值計算方法確定,流轉期50 a,贖買資金由省級財政全額承擔。截至2023年底,平和縣共完成贖買林木所有權面積34.4 hm2。
3.2" 租賃林地使用權、林木使用權
租賃是指對不愿意轉讓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林木所有權的林權主體,由林權所有者參照生態公益林進行保護管理,政府按租賃面積每年支付租賃費。由縣屬國有林場(平和縣萬木興林權收儲有限公司)委托林業調查設計、測繪單位開展租賃地塊測繪調查,根據流轉期年數、租賃流轉面積及租賃單價確定租金,流轉期為20~70 a。
4" 效益分析
政府通過對商品林、果園贖買,減少大量施用農藥和化肥對土壤、森林、河流等生態系統安全的威脅,有效恢復自然生態涵養功能,有力推進平和縣花山溪飲用水水源地風險突出問題綜合整改工作的實施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使森林資源規模結構更合理,生態功能更完善,實現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保障項目區森林及周邊水環境生態安全,有利于化解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采伐規劃利用與生態保護的矛盾,實現生態保護與林農利益雙贏的目標。
截至2023年,平和縣共完成贖買林木所有權面積34.40 hm2,租賃面積291.46 hm2,總面積325.86 hm2,直接補償贖買金額435.464萬元(見表3)。
5" 存在的問題
5.1" 補償標準與市場價值不對等,利潤差距大
平和縣商品林贖買過程中,存在補償標準與市場價值不對等的突出問題。目前,贖買價格以當前林木市場交易價為主要依據,并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確定。近年來,木材市場整體價格不高,補償標準也隨之降低,導致實際利潤與林農的預期利潤之間差距較大,降低了林農申請贖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2" 工程生產周期長,林農積極性不高
林業是一項生產周期長、前期投入大、市場風險較高的產業。長期以來,平和縣的果農生產以分散個體經營為主,收入相對穩定。開展林業生態保護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且生態贖買后林地權屬變更,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不高,林農收入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參與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的積極性不高。
5.3" 后期管護難度大,收益機制不健全
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涉及的鄉鎮較多,森林類型多樣,增加了森林資源保護的難度。同時,基層護林員總體年齡較大且文化程度不高,接受和掌握新林業技術的難度較大,加上管護人員數量不足,導致贖買后林分的管護難度加大。目前,平和縣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后以保護森林生態功能為目標,限制林木采伐,沒有任何經營收益,資金投入有限,后期進行深度精準提升和發展林下經濟等相關產業的勢頭不足。
5.4" 資金投入缺口較大,實施難度增加
平和縣是農業大縣,蜜柚種植是農戶重要的收入來源,平和縣90%的農業人口從事涉柚產業,農戶收入的80%依靠蜜柚產業,農戶短期內離不開蜜柚種植產業。根據2022年花山溪流域退果還林、果園贖買改造實施情況,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平均贖買價格33萬元·hm-2。在資金本就有限的條件下,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資金投入較大,難以更大范圍地實施。
6" 優化措施
6.1" 提高補償標準
林業等相關主管部門要積極探討建立多元化資金籌集渠道,擴大贖買資金來源,通過省市財政補助資金、植被恢復費、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費等資金補助,及低利息、長周期的政策性貸款,彌補贖買資金的不足,提高補償標準,以保障林農利益。
6.2" 拓寬增收渠道
在提高生態效益的同時,拓寬林農增收渠道。積極落實贖買地塊生態公益林布局優化調整補助、天然商品林補助;充分利用贖買的林地、林木等資源引導林農發展林下經濟,開發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積極探索碳匯等非木材采伐性利用收益。可探索發行林業地票、林票,通過林權收儲中心搭建交易平臺,方便森林資源資產的流通,拓寬林農增收渠道,促進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協調增長,確保森林經營可持續性。
6.3" 健全管護機制
加強護林員網格化管理,通過公開招聘專職護林員,解決護林員的文化水平低、年齡偏高的問題。定期開展護林員培訓班,提高護林員對森林防火知識、護林巡護系統運用、無人機護林操作等專業化護林技術的掌握程度。在網格化護林巡護中,對各贖買項目地點設置固定保護宣傳標志和設立定點巡護保護監測打卡點,提高護林成效。
6.4" 創新贖買模式
目前,平和縣商品林贖買僅有贖買、租賃兩種模式,資金投入大,社會參與度比較低,要進一步探索增加和創新贖買模式。例如,可采取由居民提供果園地、縣屬國有林場(平和縣萬木興林權收儲有限公司)出資的合作經營模式,實現重點生態區位果園退果還林、速生豐產林改造提升。各鄉鎮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贖買模式,充分調動林農贖買積極性。同時,平和縣商品林贖買僅在花山溪流域的5個鄉鎮進行,借鑒其他各地的林情和推廣經驗,可擴大試點范圍,全面實施商品林贖買制度,促進平和縣林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任文元.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以南平市為例[J].林業勘查設計,2019,39(3):48-51.
[2] 陳宗杰.平和縣霞寨鎮退果還林規劃與實施初步結果分析[J].南方農業,2023,17(16):165-167.
[3] 趙其梭.永泰縣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經濟效益分析[J].福建林業,2021(6):31-33.
[4] 陳小玲.平和縣土壤污染防治對策研究[J].綠色科技,2019(24):90-91.
[5] 楊婷,韓鄲.貴州省重點生態區位人工商品林贖買改革試點現狀及優化策略[J].現代農業科技,2020(19):156-157.
(責任編輯:敬廷桃" 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