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林木種質資源是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是林業相關自然科學的研究基礎。經調查,南靖縣共有木本植物資源118科428屬1 075種,其中野生木本植物有99科306屬820種,栽培木本植物有76科191屬311種;喬木資源有421種、灌木資源458種、木質藤本資源169種、竹類資源27種;珍稀瀕?;蛱赜兄参镂锓N共2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1種,福建省地方重點保護珍貴樹木9種、極小種群6種、地方特有樹種5種。此次調查對南靖縣野生林木資源、古樹資源現狀及保護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保護利用策略。
關鍵詞 林木種質資源;調查;保護策略;福建省南靖縣
中圖分類號:S788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1.062
林木種質資源是林木遺傳多樣性的載體,是良種選育和遺傳改良的重要物質基礎,關系到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1-3]。南靖縣境內資源豐富,素有“樹?!薄爸裱蟆敝Q。據《南靖縣志(1991—2007)》記載,縣境維管束植物共224科803屬1 759種。其中,蕨類植物39科69屬170種;裸子植物8科12屬12種;被子植物177科719屬1 577種;雙子葉植物147科552屬1 261種;單子葉植物30科167屬316種。列入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銀杏(Ginkgo biloba L.)、伯樂樹(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2種;列入國家二級保護的野生植物有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等26種[4]。為全面系統掌握境內林木資源最新狀況,南靖縣在福建省林業局部署下,組織福建省林業勘察設計院人員,通過設置183條(281.4 km)調查路線及70個標準地對縣域內種質資源進行普查。通過普查,基本摸清了境內林木種質資源的分布格局和數量,為南靖縣林木種質資源的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提供了基礎數據。
1" 調查區域與方法
1.1" 調查區概況
福建省南靖縣位于東經117°0′12″~117°36′36″,北緯24°26′20″~24°59′58″,東鄰華安縣,西連龍巖市永定區,北與龍巖市新羅區、漳平市接壤,南與平和縣交界,面積1 962 km2,人口35.1萬,是福建省重點林區縣。據南靖縣三調融合前統計,全縣林地面積146 802.6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74.84%;非林地面積49 346.3 hm2,占25.16%;森林覆蓋率73.35%,是全省首批國家生態縣。南靖縣屬于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根據縣志記載,年平均氣溫21.4 ℃,年平均降雨量1 821 mm,年平均日照時數1 788.2 h。南靖縣海拔最高1 390.9 m,最低6.1 m,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其中以丘陵為主,土壤深厚,以紅壤為主,有機質含量較高,為2.5%~2.8%,土壤呈酸性,pH值4.3~4.8[4]。
1.2" 調查范圍
根據《福建省林業廳關于開展林木種質資源普查工作的通知》(閩林綜〔2016〕62號)等文件的要求,南靖縣林業局成立了種質資源普查工作小組,完成《南靖縣林木種質資源普查實施方案》的編制。根據普查技術規定和實施方案的要求,南靖縣林木種質資源普查的范圍覆蓋11個鎮161個行政村,及轄區內的虎伯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3" 調查要求
種質調查要求:1)183條調查路線,長度281.40 km。沿布設的調查線路拍攝、記錄兩側各10 m范圍內的樹種種類[5];2)調查全縣各鄉鎮景觀綠化樹種、引進樹種、造林樹種及經濟樹種;3)調查核實全縣9處古樹群,777株古樹的種類、分布、生長現狀;4)標準地調查70個;5)優良單株調查。
2" 結果與分析
2.1" 種質資源調查結果
2.1.1" 植物資源現狀
根據要求,經過10個月的野外調查,調查結果如下:野生木本植物資源記錄26 125條,栽培利用植物資源記錄2 481條;調查的標準地計70個;古樹名木共計777株,其中散生古樹445株,群生古樹群9個332株。本次調查基本摸清了南靖縣木本植物資源的種類、分布、蘊藏量等,記錄了木本植物資源 118 科 428屬1 075種、喬木資源421種、灌木資源458種、木質藤本資源 169種、竹類資源 27種;珍稀瀕?;蛱赜兄参镂锓N共26種,福建省地方重點保護珍貴樹木9種,極小種群6種,地方特有樹種5種。福建省有木本植物資源 2 215 種,南靖縣占48.53%,充分說明南靖縣林木種質資源十分豐富,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2.1.2" 野生林木種質資源
本次調查共記錄了野生木本植物99科306屬820種,其中喬木資源287種、灌木資源354種、木質藤本資源158種、竹類資源21種;野生珍稀瀕?;蛱赜兄参镂锓N共26種。南靖生物多樣性程度較高。
2.1.3" 栽培利用林木種質資源
以鄉鎮為單位,對栽培利用樹種進行調查,包括景觀綠化樹種、引進樹種、造林樹種及經濟樹種。經統計,南靖縣栽培木本植物有76科191屬311種,包含引進樹種174種,其中國外引進121種,省外引進53種。栽培樹種用途以景觀綠化樹種數量最多,如觀賞喬木樹常見雅榕[Ficus concinna (Miq.) Miq.]、藍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 D. Don]、鳳凰木(Delonix regia)等;觀賞灌木常見的有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雞蛋花(Plumeria rubra L.)、夾竹桃(Nerium oleander L.)等;其次為經濟樹種和果樹,常見的有桉樹(Eucalyptus spp.)、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蜜柚(Honey pomelo)等。南靖縣栽培種類較豐富,鄉鎮栽培樹種多在百種以上。
2.1.4" 古樹名木
南靖縣有古樹777株,涉及27科36屬43種,古樹種類中以雅榕、紅錐(Castanopsis hystrix Hook. f. amp; Thomson ex A. DC.)、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inn) Presl]、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r amp; Champ.)等樹種較多。南靖縣的古樹主要分布于農村,一級保護古樹有27株,二級保護古樹有67株,三級保護古樹有683株。南靖縣古樹整體生長勢一般,死亡28株,瀕危株5株,衰弱株14株,共占比6.05%。古樹中樹齡大于500年的有27株,以樟樹、雅榕和紅錐為主。經調查分析,南靖古樹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病蟲害及臺風,如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死亡22株,皆因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南靖古樹保護刻不容緩。
2.1.5" 珍稀瀕危植物資源
本次普查記錄了珍稀瀕?;蛱赜兄参镂锓N共計2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南方紅豆杉(Taxuswallichiana var. mairei)1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黑桫欏(Alsophila podophylla Hook.)、桫欏(Alsophila spinulosa )、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福建柏、樟(Cinnamomum camphora)、閩楠(Phoebe bournei)、紅花香椿(Toona fargesii A. Chev.)、花櫚木(Ormosia henryi Prain)、紅豆樹(Ormosia hosiei)、喜樹(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等10種;福建省重點保護珍貴樹種有紅錐、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Murr.)Carr]、福建青岡(Quercus chungii F. P. Metcalf)、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 Hance)、福建含笑(Michelia fujianensis Q. F. Zheng)、樂東擬單性木蘭[Parakmeria lotungensis(Chun et C. Tsoong)Law]、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 (Hay.) Hay]、黃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 Meisner]、刨花潤楠(Machilus pauhoi Kaneh.)等9種;極小種群有福建含笑、觀光木[Michelia odora (Chun) Noot. amp; B. L. Chen]、狹葉繡球(Hydrangea lingii G. Hoo)、福建懸鉤子(Rubus fujianensis T. T. Yu amp; L. T. Lu)、茶絨杜鵑(Rhododendron rufulum Tam)、腫節少穗竹[Oligostachyum oedogonatum (Z. P. Wang et G. H. Ye) Q. F. Zhang et K. F. Huang]等6種;地方特有樹種有福建含笑、茶絨杜鵑、腫節少穗竹、狹葉繡球、福建懸鉤子等5種。
2.2" 資源分布特征
2.2.1" 科分布特征
以科為單位進行統計分析,記錄超過200條的科有33個,占總科數99科的33.33%,其植物記錄數量共計22 484條,占野生木本植物總記錄數量的86.06%,以樟科(2 052條)、山茶科(1 689條)、茜草科(1 533條)、薔薇科(1 510條)、豆科(1 459條)等的記錄數量為多。由此可見,樟科等5科的樹種為構成南靖縣植物群落喬灌層中的主要樹種。
2.2.2" 屬分布特征
以屬為單位進行統計分析,記錄超過200條的屬有38個,占野生植物總屬數306屬的12.42%,其植物記錄的條數計15 175條,占野生木本植物總記錄數量的58.09%;多于500條記錄的屬有懸鉤子屬(1 037條)、錐屬(942條)、冬青屬(849條)、潤楠屬(810條)、菝葜屬(805條)、柃木屬(735條)和榕屬(725條)等7屬,共計5 903條,占野生木本植物總調查記錄條數的22.6%。由此可見,這7屬樹種在南靖縣植物群落結構喬灌層中占有重要地位。
2.2.3" 樹種分布特征
野生植物資源調查以路線調查為主,共登記了26 125條野生木本植物信息。經統計分析,發現登記數量超過100條的有76個樹種,登記200條以上的喬灌樹種有木荷、細齒葉柃(Eurya nitida Korth)、毛冬青(Ilex pubescens)、銹毛莓(Rubus reflexus Ker)、粉背菝葜(Smilax hypoglauca Benth.)、鵝掌柴[Heptapleurum heptaphyllum (L.) Y. F. Deng]、玉葉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 f.)、浙江潤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 S. Lee)等;木質藤本登記較多的有網脈酸藤子(Embelia rudis)、細圓藤(Pericampylus glaucus)、藤黃檀(Dalbergia hancei Benth)等。由此可見,這些樹種在南靖縣境內數量較多,最為常見。
2.3" 野生林木種質資源現狀分析
2.3.1" 野生木本植物資源現狀
南靖縣野生植物資源種類豐富。南靖縣地處南亞熱帶,由于人為活動影響重大,植被現狀表現為亞熱帶雨林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過渡。南靖縣良好的水熱條件、異質化的生境和古老的植物發展史孕育了豐富的植物多樣性。本次調查木本植物達114科417屬1 047種,種類占福建省木本植物的47.31%。典型植被保存狀態好。南靖縣內的樂土雨林是福建省僅存的亞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群落原生性較強,雨林的生態現象較豐富。2001年設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的設立為植物提供了穩定的生存、繁衍環境,最大程度減輕了人為活動的干擾和外來生物的入侵?;⒉紘壹壸匀槐Wo區是我國東南部唯一保存完整的南亞熱帶雨林性質的較原始森林系統,是東南沿海的珍稀植物寶庫。
2.3.2" 野生林木種質資源開發利用潛力
南靖縣野生木本植物種類和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巨大,理論上每種植物都有相應的應用價值,但由于對植物的研究不夠深入,大部分植物并未被重視,只有少量植物被廣泛培育應用。針對南靖縣植物現狀和我國消費升級對高品質、差異化產品需求增加的趨勢,開發應該選取具有較高開發價值的野生木本植物,主要是在木材生產、景觀綠化和藥食化工3個方面發揮相應價值的植物。木材生產方面青岡屬的植物一直被忽視,具有材質硬、不裂不翹的特性,比如福建青岡是傳統木材行業的黃椆,具有材質緊密、紋理細膩、不易變形等特點,在高檔家具等行業具有很大的潛力。景觀綠化方面有觀花植物鹿角杜鵑(Rhododendron latoucheae Franch)、圓錐繡球(Hydrangea paniculata Sieb)等,具有花型大、開花多、花型優雅等特質;觀葉植物有山烏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eiro)、鵝掌柴等;觀果植物有大果冬青(Ilex macrocarpa Oliv.)、紫果槭(Acer cordatum Pax)、猴歡喜(Sloanea sinensis)等,果量大、色彩艷。
3" 存在的問題
3.1" 野生林木種質資源存在問題
野生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宣傳不足。古時南靖縣因蘭花出名而被稱為“蘭陵”“蘭水”,境內野生蘭花資源十分豐富,但由于宣傳保護不足,群眾缺乏保護意識,大量采挖,致使野生蘭花資源幾乎枯竭。金線蓮(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鐵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等野生中草藥資源雖然被列入保護植物之列,但由于宣傳不夠,百姓欠缺保護意識,只看眼前利益,野生資源幾乎被采挖殆盡,給種質資源造成極大損失。
森林資源結構不合理,林分質量不高。盡管南靖縣野生資源豐富,但由于居民區周邊頻繁的人為經營活動,大量天然林被砍伐,桉樹、蜜柚、茶[Camellia sinensis(L.) O. Ktze.]和麻竹等經濟作物大量種植,致使大量的天然森林植被逐漸被人工林代替,造成森林植被類型層次結構簡單,林分質量不高,生物多樣性不足,大量野生林木資源不復存在。
盜挖野生林木種質資源執法難度大。野生資源遍布全縣,范圍非常廣,執法人員不足,執法難度大。還有大量野生植物資源沒有被列入法律保護范圍,執法沒有依據。即使列入保護的植物被采挖,執法單位也很難發現并制止。
3.2" 古樹資源保護存在問題
古樹名木是我國林木資源中的瑰寶,是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態、科研、文化和經濟價值[6]。古樹的生存環境面臨自然和人為影響,需引起重視并加以解決[7]。通過調查走訪,南靖古樹資源保護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群眾保護意識低、缺少科學保護理念、保護資金不足、古樹分散、部分古樹保護權責不清、互相推諉等。
4" 保護策略
4.1" 加大宣傳教育,提高資源保護意識
良好的生態資源對周邊社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態價值,關系到人民的長遠利益。要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資源保護意識,首先應不斷加強開展各項社會宣傳活動,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重要性,還應該積極宣傳《種子法》《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讓群眾知法、懂法、守法。
4.2" 完善政策支持,強化基礎保障
通過設立林木種質資源專項資金并納入財政預算,林木種質資源保護資金有保障。建立以政府為主、社會為輔的資金籌措保障機制,加大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投入力度。盡早建立種質資源平臺,加強科學研究合作,合理應用種質資源。
4.3" 合理開發利用野生植物資源
南靖縣野生植物資源種類十分豐富,應注重科學開發,加快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搞好精深南靖縣林木種質資源普查報告加工和綜合利用,要注重物盡其用,綜合開發,使野生植物能夠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發揮最大的作用。但在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保護,嚴格遵循自然規律,保持生態平衡,以維持生物多樣性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當地群眾及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4.4" 森林提質改造,加強天然林保護
桉樹是南靖群眾造林最愛的樹種,短期效益好,但栽種面積不斷擴大,天然林不斷被蠶食,影響了生物多樣性。對樹種單一、影響水土和生態的人工純林,建議改種鄉土闊葉樹混交林;對林分結構不合理、林分質量差或有松材線蟲病的林分進行疫木采伐并補植修復;對重點保護生態公益林和天然闊葉林進行森林撫育,加強天然林保護,提高林分質量。
4.5" 加強古樹資源保護策略
古樹名木是國家歷史和文化的見證者和承載者,不僅是珍貴的遺傳資源、植物資源和森林資源,還記錄了環境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8]。古樹資源保護至關重要,應該從以下幾點對古樹加強保護。
1)加強立法及宣傳教育。只有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明確保護責任和措施,才能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同時應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向公眾普及古樹名木的歷史、文化和生態價值,真正提高公眾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意識[9]。
2)普及保護知識,科學管理?;鶎訂挝粚艠浔Wo知識了解不多,古樹保護部門應普及保護知識,讓基層百姓了解古樹名木的生長狀況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通過科學管理,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救治措施,確保古樹名木的健康和穩定。
3)加強監管措施,落實資金保障。古樹樹齡都在百年以上,隨時都可能受到病蟲害侵襲,因此應加大對古樹的巡查和監測力度,發現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搶救復壯,同時應落實資金保障,以避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傊Wo古樹名木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朱海燕,瞿紅,周紅敏,等.論創建浙西南森林種質資源保育與創新[J].現代農業科技,2010(1):223-224.
[2] 杜中修.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19):48-49.
[3] 李幫同.淺談山西省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利用體系建設[J].山西林業,2017(6):26-27,48.
[4] 中共南靖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南靖縣志(1991—2007)[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71.
[5] 牛錦鳳,朱強,李英武,等.寧夏林木種質資源普查關鍵技術[J].寧夏農林科技,2020,61(8):27-30.
[6] 王明生,楊勝利.浙江省仙居縣古樹名木資源調查與保護[J].林業勘察設計,2008(3):230.
[7] 張凱.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張掖市甘州區為例[J].綠色科技,2017(23):114-115,118.
[8] 李亞鑫,王國華,鄂海霞.寧夏大武口區林木種質資源調查與保護利用[J].南方農業,2021,15(36):98-100.
[9] 汪傳武.淺談風景園林綠化中古樹名木的養護與管理[J].低碳世界,2016(3):171-172.
(責任編輯:易"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