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以“FT”應用型課程建設模式為基礎,融入立德樹人思想和“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企業的崗位工作特點和環境,設計“汽車服務企業管理”的項目,并圍繞家國情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創新意識等內容,融入基于崗位職業道德的“三五”能力,從課程思政的定位、設計、實施與評價“四要素”入手,構建課程思政的三級矩陣模型和考核評價標準,實現“自上而下”的分解課程思政目標,自下而上地達成課程思政目標。從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實施課程思政,實現全方位全過程的思政育人。
關鍵詞:FT 課程思政 “四三”模式創新
1 緒論
2017年教育部黨組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強調要“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進而將“課程思政”構建成為課程建設研究重點。然而,在“課程思政”的構建過程中,不少高校在一些關節點上還存在一定問題,尤其是應用型高校的課程改革與建設尤其需要課程思政的融入與升華,因此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應用型高校專業課程思政模式,是當前高等教育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5年由齊齊哈爾工程學院聯合中、高、本、研4個層次的32所院校成立了“應用型課程建設聯盟”,創建了四真三化(FT)課程建設模式。
“四真”(Four Principles)源自教育部等六部委于2014年6月提出的“真實環境、真學、真做,掌握真本領”,“三化”(Three Methods)是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的“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要求,在姜大源研究員提出的“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理論和曹勇安教授課程團隊應用型課程建設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工作任務課程化、教學任務工作化、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應用型課程開發方法。
本文積極探索FT應用型課程建設模式下的“汽車服務企業管理”課程思政“三階段、四要素”模式開發與實踐,并在工科專業汽車服務工程的多門課程進行實踐驗證,在提升學生職業道德、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等核心素養方面成效顯著。
2 課程思政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專業課的思政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思政育人目標想脫節
專業課存在思政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育人目標相脫節的問題,例如: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思政育人目標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包括道德、情感、哲思、審美、批判性思維,為社會提供具有較強的團隊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而專業課程存在沒有思政目標或者思政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符的現象,導致專業課無法支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出現課程建設理念沒有落地的問題。
2.2 課程思政缺乏系統化設計,存在“兩張皮”現象
思政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建立適合本專業自身特點、適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適合學生思想實際的思政教學內容體系。而很多專業課沒有“系統化”“全局化”的課程思政體系,課程思政設計存在零散性、隨意性,導致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思政內容脫節,為課程思政而課程思政,存在“兩張皮”的現象。
2.3 課程思政融入方式單一實施能力不足
教師缺乏將思政元素通過教學方法有效傳達給學生的方式技巧,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實施能力較弱。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沒有設置蘊含思政育人價值的教學案例,只是按照課本上的知識點照本宣科,也不能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將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潛移默化的傳達給學生,不能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的育人功能。
2.4 思政評價方式單一,缺乏課程思政考核環節
目前教師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價值觀動態發展缺乏一定的考核評價標準,具體表現如下:一是缺乏明確的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標準,評價方式較為隨意。部分教師表示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不會特意在教學設計中體現如何具體展開評價標準和規則,主要根據自己在課堂上對學生行為表現的觀察進行評價,缺乏客觀性、標準化的評價標準,評價結果缺乏科學性。二是過分注重總結性評價,忽略學生學習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基本上是參考學生的出勤以及課堂表現,總體評價方式較為單一,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思政教育效果的評價部分有所欠缺。
3 解決問題的途經和方法
3.1 課程思政定位
基于FT課程建設模式的課程思政一級矩陣,解決專業課的思政育人目標與專業人才培養育人目標想脫節。
本門課程從核心素養出發,按照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對課程思政設計的總體思路,找到本門課程支撐的態度指標點,設計了課程思政體系矩陣(一級矩陣),如表1所示。通過一級矩陣明確課程思政與專業人才培養思政育人的關系,實現了課程思政的精準定位。
3.2 課程思政設計
基于FT課程建設模式的課程思政二級矩陣,解決課程思政缺乏系統化設計,存在“兩張皮”現象的問題。
本課程在對校企合作企業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針對每個崗位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設計門課的項目,并根據思政體系矩陣(一級矩陣)析出本門課程的思政目標,包括:家國情懷、嚴謹認真、誠實守信、團結合作、創新批判意識,以項目為載體,將門課的思政目標融入項目中,分解到課點里,形成“全課程”的系統化設計,如表2所示,保證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思政內容相融合,解決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的問題。
3.3 課程思政實施
課程思政三級矩陣和“三階段”全過程融入,解決課程思政融入方式單一,實施能力不足的問題。
“汽車服務企業管理”課程通過項目思政矩陣(三級矩陣)進行課程思政的實施,如表3所示,以門課思政矩陣(二級矩陣)課點與思政目標之間的支撐關系入手,提出“技以載道”的課程思政實施方法,以課點為“抓手”,尋找每個課點中的知識點和技能點背后的思政元素,形成態度點,從而構成課程的三元素:知識點、技能點、態度點。
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將態度點有機融合到課點中,從如圖1所示,課前:在學習通章節預習插入課程思政文檔、視頻等,學生自學課程思政的內容,根據思政預習任務要求,學生搜集課程思政元素,根據小組項目預習任務完成情況,考核學生團隊合作和嚴謹認真的職業素養。課中采取“畫龍點睛式”和“隱性滲透式”的融入方式,將“團隊合作、誠實守信、創新意識”等思政元素融入多種課堂活動中,實現課程思政的“如鹽入水”“潤物無聲”的效果。課后通過知識檢驗、各類競賽、大創項目等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團隊合作、創新精神。
3.4 課程思政評價
標準化和規范化的課程思政考核標準,解決思政評價方式單一,缺乏課程思政考核環節的問題。
課點是課程的基本單位,也是課程思政質量保障的“切入點”。通過項目思政矩陣課點中態度點的融入方式,設計有效的學習產出及測量標準,構建了課程思政的考核標準,如表4所示,其中課前和課后考核標準主要通過預習作業完成情況,學生的出勤、學習手冊的完成態度、課后測驗完成情況等,考核學生的團隊合作、嚴肅認真、誠實守信等思政目標,課中考核標準主要通過課程競賽、觀點質疑、模擬實操等課堂活動完成情況,考核學生的創新意識、團隊精神、誠實守信等思政目標。
4 結語
“汽車服務企業管理”以FT應用型課程建設模式的“四真、三化”為依據,構建課程思政體系,實現團隊合作、創新精神、家國情懷、嚴謹認真等思政目標,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全過程育人以及有效的可測量的思政考核標準,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意識,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廣泛的實施課程思政改革和創新,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能力、職業素養具有重要意義,課程思政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較高的一致性,因此整體提升工科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效果。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課題”:《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工科類課程建設研究》(編號:23GJYBF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