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工科背景之下,大力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既可以保障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的有序進行,同樣也可以打造一支專業素質優良、專業能力過硬的高水平教師隊伍,確保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各環節的有序進行,為機械設計制造領域發展輸送持續性的優質人才。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工科視域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建議,提高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人才支撐和技術支持。
關鍵詞:新工科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教師能力
在新工科背景之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所以需要積極推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的創新設計,從而通過教學創新設計逐步完善育人模式,為機械設計制造領域輸送源源不斷的優質人才。在開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階段,教師的專業能力極其重要,尤其是在當前智能制造與互聯網工業技術不斷崛起的背景下,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模式也面臨諸多挑戰,需要教師不斷加強教學的創新設計、適應新時代教育需求,從而更新育人模式、提升教育質量和效果?;诖?,要著眼于新工科背景下大力推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為我國機械設計制造領域發展持續性輸送優質人才。
1 新工科視域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
新工科視域之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既有助于強化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同樣也可以確保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擁有足夠的優秀教師作為支撐,從而達到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質量的效果。具體來講,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體現為以下兩點。
1.1 實現專業教育和行業需求緊密結合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屬于一項重要的任務,既可以保障教學質量,也可以促進各教學環節的有序進行。在新工科理念不斷深入之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挑戰和機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具有良好專業素質的教師隊伍可以更好地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并且在教育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學習專業知識,將專業教育和行業需求之間深度對接,這樣既提升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成效,也可以實現專業教育和行業需求之間的緊密融合,從而為機械設計制造領域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優質人才。在我國制造業發展中,智能制造、機器人工程等新興領域逐步興起,因此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對于行業前沿發展動態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且又需要在教育教學中將行業前沿成果和知識融入其中。所以,要大力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專業能力,進而打造一支專業能力優良、專業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為強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水平奠定堅實基礎。
1.2 推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
教師的專業能力優良成為決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水平和質量的最為關鍵性要素,積極推動教師專業能力提升也成為促進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的關鍵因素,在新工科背景下需要教師群體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轉變教學手段,而這也意味著教師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去推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因此對于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也成為促進教育教學實現創新改革的關鍵。隨著新工科理念在教育教學中的不斷實踐,教學模式呈現出多樣化發展趨勢,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項目式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等方面教學形式愈發受到重視,通過這些形式既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也有助于強化教學效果。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建設,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學習并了解各種教學方式的運用形式,從而使之能夠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推動課程體系優化、教學模式完善,以此培養出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2 新工科視域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提升面臨的挑戰分析
隨著新工科理念的貫徹落實,對于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使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提升面臨諸多挑戰,能否打破其中挑戰成為一項關鍵性因素,決定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水平和成效。具體來講,新工科視域之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提升面臨的挑戰體現在如下幾點。
2.1 校企合作不夠深入,限制教師實踐能力的提升
校企合作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當中屬于一項重要的舉措,通過校企合作能夠充分發揮出學校和企業的雙重作用,從而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和實踐機會,教師同樣也能夠從中獲取到豐富的教學經驗,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但是在實際中,盡管許多學校已經與企業之間建立起合作關系,但是雙方之間的合作仍然只是單純停留在表層,合作過程缺乏深度和廣度,對于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產生影響。例如:一部分校企合作項目只是單純局限于短期的學生實習或者是雙方的項目合作,在這一合作過程當中并沒有給教師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而雙方這種相對較為淺層次的合作也對于教師的能力提升造成了限制,教師無法在雙方的合作當中了解到企業的最新技術和工藝,影響到了教師執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如何推動校企深入合作,基于校企合作去提升教師實踐能力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效果和質量。
2.2 教師知識技能更新滯后,線上線下培訓資源未充分利用
在新工科背景下,教師在推進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階段要充分注重自身知識和技能的更新,在此基礎之上才能不斷地完善育人模式提升教育的質量以及成效。尤其是我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之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領域的知識以及技能也呈現出不斷更新的趨勢,因此需要教師始終保持學習的態度,了解行業前沿知識和技能,保障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育人質量和效果。但是在實際中一部分教師往往由于個人工作繁忙而并未及時跟上這些變化,所以導致部分教師的知識儲備相對滯后于行業發展[1]。當前教育教學當中擁有豐富的線上和線下教育資源,但是一部分教師卻并未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去提高自身的執教水平和能力,主要表現為一部分教師缺乏參與線上培訓的動力和時間,線下培訓又受到一部分教師自身工作規劃的影響和限制,導致教師缺乏足夠的培訓,因此也致使教師的知識技能更新滯后,并不利于強化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對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質量造成影響。
2.3 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融合不足,影響教師全面發展
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中,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是其中重中之重,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所以大力強化教師的專業能力培養成為一項關鍵性的任務,也決定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的成效。而在當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中,思政知識在其中的融入是重中之重,課程思政模式的建設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及職業素養,從而使學生德能并進[2]。然而,教師往往更加注重專業知識教學,而對于思想政治知識在教育教學中的融入卻缺乏足夠的重視,因此導致教育的效果較差。例如:一部分教師往往忽略思想政治教育,致使思政教育和專業教學之間相互脫節,而這顯然反映出教師執教能力不強、專業素養不高。此外,部分教師并不注重去學習和了解思政知識,只是單純去關注自身專業領域相關的知識和內容,這一情況的存在會導致教師在開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階段對于思政知識的認識不充分,難以切實構建起課程思政模式,而這顯然對于教師自身的全面發展造成影響,也并不利于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水平和成效。
3 新工科視域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可行性建議
為了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切實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更加優質地完成教育工作任務,需要大力強化各個教育環節,不斷加強教師的專業能力建設,從而使教師能夠勝任教育工作任務,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水平和質量,為機械設計制造領域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優質人才。針對當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提升所面臨的挑戰,在此提出以下幾方面可行性建議。
3.1 加強校企深度融合,提高教師實踐能力
校企合作的過程是雙方互惠互利的過程,在校企合作中教師能夠深度參與其中,并且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3]。為了充分發揮出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和價值,需要雙方進行深度合作,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以此確保教師能夠在校企合作中獲益,達到促進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效果。在這一過程中,學校和企業應當不止開展簡單的實習安排或者是短期合作項目,可以由雙方共同探索進行深入研發、技術共享以及人員交流,通過深度合作有效促進雙方的人才培養。例如:學校和企業之間可以建立起聯合實驗室或者是研發中心,在企業當中建立起教師實踐基地,為教師提供長期、穩定的實踐操作平臺,通過這樣的深度合作形式可以使教師直接參與到企業的實際生產中、技術研發中,這樣既強化了教師的解決問題能力,也可以提升教師實操能力,使教師了解到行業的最新動態以及技術發展,并且將這些實踐經驗運用到教學當中,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質量和成效。
3.2 利用線上線下混合培訓,更新教師知識技能
為提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專業能力,需要教師對于線上線下教育模式進行綜合利用,致力于更新教師的職業技能,以此確保教師能夠勝任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任務[4]。如充分利用網絡化平臺的便利性,通過網絡化平臺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提供靈活性的互聯網培訓,共享一些在線學習資源,如專業視頻教程、在線專家講座等,使教師能夠根據安排去進行線上學習,拓展教師的專業眼界、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此外,在進行線下培訓階段,也要致力于給教師帶來深入和系統的學習體驗,可以組織開展教師專業研討會、實地考察先進企業或者是參與研究機構實踐等。通過這種形式可以使線上和線下培訓方式得到綜合利用,這對于教師專業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也有助于強化教師的執教能力,為機械設計制造領域發展持續性培養優質人才。
3.3 注重思政教育融合,培養教師全面發展
思想政治和專業教育之間的融合至關重要,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不但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也要掌握一定程度的思想政治知識,進而構建課程思政模式。在推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能力提升階段,要注重思政教育融合,以此培養教師全面發展,強化教師的執教能力和水平[5]。例如:在專業課程當中穿插討論以及機械設計制造社會責任感、道德等知識。這樣既能夠將思政知識融入實踐教學,也能使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中進行諸多的深入思考,使教師在教學中加深對思政的認識和理解。此外,教師自身也要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去學習和了解思政知識,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相關的思政理論與專業教學深度融合,從而構建起課程思政模式,這樣既有助于促進教師的綜合發展,也提升了教育的水平和成效,有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得到持續不斷的優化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中,教師的專業水平以及能力是其中重中之重,良好的專業能力也可以保障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的各環節有序進行,所以在論文中圍繞著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進行了深度分析,并且基于新工科視角提出了強化教師專業能力和水平的建議,用于共同探討交流。
基金項目: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新工科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研究”(231107668263214)。
參考文獻:
[1]孫健華.新工科視域下地方性應用型本科人才的特征及培養——以南通理工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J].大學,2020(39):70-72.
[2]蔣東霖,邵麗穎,丁頌.面向新工科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2(4):151-153.
[3]史立秋,方貴盛,于峰.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探索[J].經濟師,2022(1):197-198.
[4]符巨博,蔡高參,孟培培,等.新工科環境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建設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34):111.
[5]叢卓紅.新工科背景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山東工業技術,2019(22):19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