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谷子大王”劉金榮

2024-08-15 00:00:00李長順
時代報告 2024年6期

我追逐著布谷鳥的聲聲歌唱,來到安陽市農業科學院。我沖著全國谷子界聞名遐邇的“谷子大王”——谷子研究所所長劉金榮而來。第一個接待我的農科院院長陳紅旗,完全贊同我的說法:“劉所長當得起‘谷子大王’這個稱號。”

一、龍門與農門

親友們紛紛登門道賀:“金榮真給老劉家爭氣,這是咱老劉家祖祖輩輩頭一個大學生呀!這下子鯉魚跳龍門,從今兒,金榮就進城享福了。”

有的親友覺得有點兒不過癮:“金榮這孩子,咋報了個農業大學?這是跳過龍門又進農門喲。聽說搞農業的,比咱農民還辛苦。”

金榮爹豁達地哈哈一笑:“孩子成人了,想上啥就上啥,只要他樂意,有啥龍門農門的。”幫劉金榮選擇高考志愿的老師深有感觸:“金榮是個好孩子呀!知道感恩父母,也知道感恩農村。”

金榮爹和老師的話沒錯。上大學學農業,一錘定音的,還是劉金榮自己,他愿意。

劉金榮聽爹說過,臺前這地方,原來歸山東,后來歸河南范縣,1978年成立臺前縣,誰都不待見。這地方屬黃河流域,緊靠金堤河,容易遭災,水災、旱災、蝗災,老天爺變著法兒折騰農民。軍閥的兵,日本的兵,國民黨的兵,比賽似的禍害老百姓。老農民們,窮得叮當響。鄉親們缺衣少食,能把身上的虱子餓扁。解放以后,鄉親們翻身了,但日子還是時常緊緊的,肚子還是時常癟癟的。

金榮爹也是一個有主見的農民。金榮爹跟著爺爺奶奶逃荒要飯闖關東,在吉林落腳謀生,日子也不比老家好過多少。爺爺奶奶給金榮爹娶了媳婦。大哥一歲多時,金榮娘實在受不了吉林零下幾十度的惡寒,也實在吃不慣東北的高粱米,一個人抱著大哥,回當時屬山東壽張縣的夾河鄉后店子村姥姥家。后來金榮爹太想兒子和媳婦兒,從吉林一步步追到姥姥家落戶。以后,金榮爹娘又陸續生了二哥、jhRjG2mSgt5X6KjfObvOBw==金榮、弟弟和妹妹。

劉金榮比兩個哥命好,他出生時,恰好躲過了20世紀中期的三年自然災害。他聽爹娘說過那三年里的苦日子。當時叫夾河公社,鄉親們雖然只能吃個半饑半飽,還總算有飯吃,不至于餓死人,這要歸功于公社領導在“糧食產量放衛星”的年代,沒有其他公社那么貪功冒進,而是上交公糧前給農民留了口糧。可是西邊十幾里外其他公社上報糧食產量高得離譜,公糧報得高就交得多,哪里還有農民的口糧?因之也有餓死的,也有外出要飯餓倒病倒在路上的。

到了劉金榮上學時,鄉親們的生活還是緊巴巴苦巴巴。金榮記得,從小到大,很少吃純白面饃饃。起初吃的是黑饃,紅薯切片曬成干,磨成紅薯面,蒸成紅薯饃,好多時候一看見黑饃胃里就泛酸水。黑饃也不是那么容易吃的。家里大人忙,小金榮還得跟著兩個哥,仨人一股勁,吃力地一步步一圈圈推動石磨,才能吃上紅薯面饃。后來生活好些時,吃紅薯面、玉米面兩攙饃。再后來生活更好些,吃黃面饃,純玉米面的。最好時,吃黃面、白面兩攙的饃饃。而純白面饃饃,只有過年才吃得上。

那時候,小米干飯是好吃食。金燦燦香噴噴的小米干飯,蒸時就加了鹽,攙了蘿卜纓子,吃時澆上蒜汁、香醋、芝麻油,那叫一個香,那叫一個好吃,吃了一碗再盛一碗。

劉金榮上的學,也比哥哥多。

大哥二哥初中上完,因為家庭中農成分沒推薦上,那時候上高中不考試而是憑推薦。而劉金榮很幸運,他那時候已經不興推薦而興考試。他初中每年都能考第一名,考高中他排全縣第三。金榮娘不無驕傲地說:“孩子們只要想上學,能考上,盡管上,我和他爹累死累活也不能耽誤孩子們上學。”只是大兒和二兒沒福氣。到了三兒金榮、四兒、小閨女,都又興了考試。后面這仨孩子,不僅考上了高中,還憑本事都上了大學或中專、大專。

劉金榮先在后店子村上小學,又到相臨的張廣村上初中。1978年,劉金榮以全縣“探花”的成績,考上了臺前一中。能上一中,就等于一只腳跨入了大學的門坎,只等著攢足全身力氣龍門一躍。劉金榮學習好,是他記住了爹的話:“好好學習,考上大學,不吃黑饃饃。”他也信老師的話:“知識改變命運。”他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想改變爹娘和弟妹的命運,他不想讓家人們再受窮。

1980年,劉金榮如愿以償地考上大學。要知道,劉金榮所在的臺前一中這個重點高中的重點班,這年才有5個同學考上大學,其他同學有的考上大專,有的考上中專。那個年代,一個農家孩子,能考上個中專,也是了不起的大事。這就是說,這孩子從此要進城吃商品糧,畢業后分配工作拿工資,這是令人羨慕的改換門庭的好事。

劉金榮像一只翅膀豐滿的離巢小鳥,撲棱棱騰空而起,飛向充滿太陽光芒的天空。只不過,他飛離的是農家之巢,飛向的還是農門之巢。

報考河南農學院,確實是劉金榮自己的主意。

劉金榮雖然是三年自然災害后出生,但是爹娘常常說的,大人們時時提的,人們談虎色變的大災荒大饑餓的情景,給他幼小心靈打上不可磨滅的烙印。那幾年,許多人背井離鄉,走上外出討飯的漫漫長路。留鄉看家的人,把樹葉吃凈了,把樹皮剝光了,人們還是免不了患上浮腫等營養不良病。

每當爹娘提起這些不堪回首的饑餓日子,告訴他們不要浪費糧食時,年幼天真的金榮就攥著小拳頭發誓:“爹,娘,我長大了,多種糧,多打糧,讓爹娘頓頓吃白面大蒸饃。”

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加,上學后的小金榮視野不斷開闊,他看了電影《朝陽溝》后跑回家,對一生操勞務農的爹娘、為了生計種地的哥哥、上小學的弟妹說:“我要像老支書希望栓保、銀環的那樣,當個農業科學家,讓全家人不再挨餓,讓全村人不再挨餓,讓全國人不再挨餓。”

不錯,劉金榮的大學生活與高中生活相比,就像一下子從凡間來到了天堂,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中生統統睡大鋪,點汽燈,宿舍里熄燈了,還是有人干這說那的。大學生6人一房間,雪亮的電燈,每人一張床,互不干擾。高中周日得捉臭蟲,燙虱子。大學宿舍窗明幾凈,哪里還有虱子臭蟲的藏身之處。高中時吃飯,每周頭幾天還有從家里帶的咸菜就食堂的饃,周五周六最后這一兩天,咸菜吃完,只能干吃饃,或者吃饃就白水。大學生里的農村生,托黨和政府的福,人人都有程度不一的助學金。劉金榮一個月領18元錢助學金,算是中等,就這也足夠他頓頓有菜,經常有肉。

大學4年,劉金榮既認真學習,又注重身體鍛煉,不學習時,打打球跑跑步。因為老師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努力工作的基本條件。特別是學農業搞農業的。”在劉金榮參加工作后,他經常想起并感謝老師這句話。

二、給谷子看病

大學畢業當國家干部的興奮勁兒還沒翻篇,按月拿薪水的幸福感才剛剛品嘗到,農業科研人員比農民還辛苦的感覺就接踵而至。這些劉金榮都不怕,他要的是為農民出科研成果,為農業生產建功立業。

劉金榮1984年8月畢業,分配到1983年安陽地市分家后,原安陽地區改建為濮陽市后的濮陽市農科所。

那時濮陽市農科所位于淇縣思德村,試驗田種了100多畝谷子試驗田和示范田。一位谷子育種人員聽說新來的大學畢業生劉金榮是學植保的,領著他去谷田里看。示范田有一個品種“豫谷1號”得了谷子銹病,葉子上銹斑滿滿,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嚴重時葉片干枯,減產嚴重。谷子育種人員說這個品種產量高、品質好,但今年銹病非常重,大大影響這個品種的推廣。劉金榮當時暗下決心,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

劉金榮的四年大學生涯,雖然學的植物保護系植物保護專業,人稱“莊稼醫生”。不過,讀大學,那是趙括式的紙上談兵多,趙奢式的實戰經驗少。而分配到農科所以后的頭十多年,才是劉金榮作為植保醫生的實戰階段。

頭一個年頭,劉金榮從事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

第二個年頭,他從事蔬菜病蟲害防治工作。

他在這兩項工作中,也只是打打下手,跑跑龍套,入門而已。因為哪一樣工作要取得經驗與成果,不得花費上五六年、七八年的功夫?農業研究周期長,這里絲毫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想都不要想。

1987年濮陽市農科所一分為三,90%的人分到安陽市農科所,9%的人與濮陽市原種場合并成新的濮陽市農科所,極少部分人去鶴壁市農科所,劉金榮隨大部隊進了安陽農科所,研究課題也進行調整。

劉金榮自選谷子銹病防治研究,通過了所里學術委員會論證,開始進入與谷銹病拼殺的戰場。當時優良品種“豫谷1號”已經推廣到河北省、山東省等整個華北夏谷區和東北春谷區的遼寧省大連市。這個品種的致命弱點就是易染谷銹病,而恰恰劉金榮大學學的是植物保護,畢業論文寫的是關于小麥銹病防治。領導想,谷子銹病,小麥銹病,都是銹病嘛,劉金榮又是自報奮勇,精神可嘉,知識上也比一點兒不懂的人強。

給莊稼看病,并不比給人看病輕松,因為病人會把病情說給醫生,而谷子不會。

人吃五谷雜糧,就有頭疼腦熱,生病就需要看病吃藥。小病拖著抗著不及時看,很容易小病拖大,大病拖死,釀成悲劇。莊稼得病也是同理,而且莊稼自己沒有醫生,全靠種莊稼的人照看護理醫治。如果不及時治療,病害蟲害會很快蔓延,莊稼一樣會死,造成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

劉金榮摩拳擦掌要大干一場為推廣“豫谷1號”立功勞時,卻發現事情沒有想的那么簡單。谷子銹病與小麥銹病,完全是兩碼事兒。

谷子銹病是葉片感染,而小麥銹病分為稈銹、葉銹、條銹。

谷子銹病報道的較少,能找到參考的資料,僅有《中國農作物病蟲害》書上一頁多文字,也沒有多少防治技術,研究需要從頭開始。而小麥銹病研究成果較多,在病原特征、為害癥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到防治方法都有大量研究。但谷子銹病和小麥銹病又都相似,同屬于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銹菌目,柄銹科。所以小麥銹病的成功經驗也可借鑒。

但是,谷子銹病小麥銹病又有很大區別:谷子銹病發病時間短,一般在抽穗后出現癥狀,而小麥銹病發病時間長,在苗期、拔節期、孕穗、抽穗和開花、乳熟時期都可發病;谷子銹病初侵來源為外部雜草寄主產生的夏孢子和冬孢子侵染發生,而小麥銹病是風傳播的夏孢子感染;谷子銹病一般溫度23~26攝氏度最宜發病,而小麥銹病的溫度要低得多。如此大的不同,如此深的區別,怎么辦?只有深入谷子田里,老老實實觀察研究。

劉金榮從谷子出苗開始,到抽穗乳熟期這些天里,每天起早貪黑,密切關注試驗田地的谷子,發現許多書本上沒有講到的現象。比如,他看到谷銹病的病斑,開始只是針尖大的那么一個小點兒,然后逐漸長成小米那么大的卵形;再比如,他發現,一株谷子從下部葉片發病,先向左右傳播,再向上逐漸傳播,傳播到最上邊的旗葉,就會大大影響這株谷穗的產量;又比如,他觀察到,谷銹病的發病和傳播,與濕度有很大關系,天氣干燥時不容易發病與傳播,而早上有露水時,容易發病與侵染。

劉金榮當“谷子大夫”,這一干就好幾年。他既不怕苦也不怕累,更不怕寂寞和孤獨。他們課題組摸清了谷銹病的侵染來源和傳播規律。他買來幾十種殺除真菌類農藥,反復試驗治療谷子銹病的農藥品種和調配比例,終于找到了防治谷銹病的正確方法,根治了“豫谷1號”的頑癥。劉金榮他們防治谷子銹病的研究成果,1995年獲得“河南省星火獎”三等獎。

三、對草下藥

如果把病蟲害比作莊稼地里的小偷竊賊,那么雜草就是莊稼群里的強盜豺狼,它們明火執杖氣勢洶洶,它們一旦得勢就會鯨吞虎撲,把莊稼一口吃掉。

劉金榮曾經從事過5年的農田雜草防治工作,這是在1996年到2001年。

雜草防治,是農業生產中最令人頭疼的事。幾千年來的傳統農業,除草一直采用物理方法,即傳統的鋤頭除草。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既鏟除雜草,又兼有土壤保墑功能,也沒有化學污染。但人工除草非常辛苦,費時費力。“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就是最真實的寫照。而且,在實現大面積農田灌溉與大力推廣機械化種田的今天,顯然人工除草方法已經逐漸摒棄。這樣,化學除草就成了農田雜草防治的主要方法。

劉金榮進行農田雜草治理,從觀察區分各種雜草開始。這是因為,與對癥下藥同理,化學除草也需要按草下藥,對癥治療。

在小麥收割完畢,玉米、谷子、大豆等秋季作物蓬勃生長時,一場透雨,田地水分漸多,雜草也趁機瘋長。劉金榮頂著毒日頭,在玉米(谷子、大豆、花生等)試驗田隨機調查幾平方米小區內的雜草種類,一般將雜草全部拔掉,分類、記錄每種雜草分別有多少棵。然后,根據雜草的種類選用除草劑,給玉米試驗田一個處理區打除草劑,另一個處理區不用除草劑,既對用與不用除草劑的莊稼進行對比研究,也對用不同除草劑的莊稼進行對比研究。打藥后還有幾種草幸存下來,每種多少株,再研究再對草下藥。有的雜草植株高大草根粗壯,除草劑也沒殺死,劉金榮就用手使勁薅,手掌被帶刺的草剌出血淋淋的口子,管它呢,先把草薅干凈再說。傷口一不留神碰上了除草劑,疼痛更厲害,那也不管它,該干嘛干嘛。

就這樣,一不怕苦二不怕痛的劉金榮,一步步攻克了農田雜草這個難題,他的研究成果獲“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四、拿工資的“農民”

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禾”字,就是一株沉甸甸谷穗下垂的模樣,這是一株活生生的谷子。兒童人人都能背誦的古詩《憫農》,則是在提醒人們不要忘記農民的辛苦,糧食的來之不易。

從事農業研究的科技人,既是各種身份人群中的一群知識分子,又是拿工資的農民,就如劉金榮他們。

雖然從劉金榮的個人檔案里看,他家是世代農民,可劉金榮自己,還真的沒有怎么干過農活兒,也就沒有吃過農民“汗滴禾下土”的苦。就是嘛,上有爹娘撐起一片蔭涼,前有倆哥幫襯大人,劉金榮只是一門心思上學。所以,真要鉚著勁兒干農活兒,他還確實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不過,他只能邊干邊適應。

劉金榮等農業科學研究人員,既有著“汗滴禾下土”式的普通農民的辛苦,又有著古代人李紳寫不出、現代人一般不了解的特殊農民的辛苦。

六月的天,剛剛收完小麥的地,劉金榮主任帶著谷子研究室的同事們,人工劃行,人工開溝,點種谷子。劉金榮的肩頭套上麻繩,像老牛一樣一步一步低頭拉套前行,拉動幾十斤重的劃行器。溝開好了,已經累個半死。稍微休息片刻,好喘喘氣,落落汗,喝口水。然后又打起精神來,人手一個小鋤,右手不停地揮舞著小鋤,創出一個又一個小坑,左手撒下金色的谷種,右手再次揮動小鋤,用土把種子穴位蓋住。一天下來,人就像癱了似的。20多畝地種下來,得10多天,人人像得了一場大病,身上的力氣耗盡,頭上的汗水流干。

為了解決人工劃行、人工開溝問題,劉金榮動起了腦筋。他對小麥播種機進行技術改造,使之適應谷子播種的需要,谷子地同樣面積的播種時間,縮短了一半以上,從而既解放了生產力,又節約時間用到科研中去。

劉金榮他們從事農業科學研究的那些年頭,一是整個國家農業機械水平有限,特別是對于谷子類的小雜糧作物;二是地市級農科所在國家農科系統中處于最低一級,經費困難,雇不起臨時人工;三是好多環節必須親自動手。于是,幾十年中,谷子種植程序的每一項勞動,耕地、曬壟、施底肥,選種、播種、鎮壓,鋤苗、間苗、中耕,鋤草、治病、防蟲、驅鳥,收割、曬場、碾谷,劉金榮他們事必躬親。抵擋毒日頭的黃色草帽,安撫汗水的白色毛巾,補償流失鹽分水分的綠色水壺,成為他們的標配。黝黑的臉龐,黑紅的胳膊,金燦燦的谷穗,金燦燦的小米,一季比一季高的產量,一個比一個質量好的品種,一張又一張的“國家一級優質米”證書,都是他們收獲的光榮與勛章。

一線的農業科研人員,比老農們還講究精耕細作,因為他們培育的是種子,是良種。種谷子的田間管理,一是間苗難,二是鋤草難。

“谷間寸,如上糞。”早間苗、定苗,有利于促進種子根系發育,形成壯苗。晚間苗、幼苗之間爭水爭光,個體發育不良,容易造成苗荒。

地不等人,間苗要搶時。谷苗4葉1芯時開始間苗,必須在谷苗7葉前全部完成。一畝地播量谷種1公斤,能出苗30多萬株,間苗后留苗5萬株。間苗任務來臨時,全研究所十幾個人,干部工人一起上,老婆孩子一塊上,每人一個小板凳,一片一片向前挪。去弱苗,留壯苗;去雜苗,留齊苗;去病苗,留健苗。一晌下來,人人腰酸背疼。一天下來,躺在床上不想動。一干十幾天下來,就像得了一場大病,好長時間才能緩過勁來。

后來經費慢慢多了,所里可以雇人間苗。谷子精量播種機的問世,一播全苗,省掉人工間苗定苗工序,進一步解放勞動力,農民能規模化種植谷子,科研人員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從事腦力勞動。

鋤草,農業上的行話術語叫鏟耥。谷子講究“三鏟三耥”,技術要領是“頭遍淺,二遍深,三遍不傷根”,目的是松土除草。三遍分別在間苗期、拔節期和抽穗前。其實不止三遍,雜草見雨水瘋長,下一次雨就要除一次草。人工鋤草,就要鋤去草和多余的苗。

鋤草比間苗還累,就像《朝陽溝》上說的那樣,需要“前腿弓,后腿蹬”,使的是腰上的勁兒和胳膊上的勁兒。第三遍已經到了盛夏,氣溫高,谷子棵里密不透風,常常是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現在好了,有了鋤草機,又有了除草劑,更有了抗除草劑新品種,科技的發展,不斷降低農民與農業科研人的勞動強度,同時也不斷提升糧食產量和質量。

五、朝陽去雄

劉金榮的臉色,油黑發亮,這是太陽的饋贈。

劉金榮比布谷鳥起的早。當“咕咕咕!快育谷!”的歌聲響起時,劉金榮已經和同事們來到了育種試驗田。

谷農的任務是種谷,從種到收,老天爺恩賜個風調雨順,谷農再加強每個環節的管理,自可高枕無憂,獲得豐收。

谷子是自花授粉,谷農不用畫蛇添足,多管閑事。而谷子研究科學家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種子,培育良種,供谷農使用,這是提高谷子產量與質量的基礎性工作。谷子的人工雜交,就是培育良種的最普遍最常用方法。

2015年8月11日,許多個夏季谷子生長期的平凡一天,劉金榮與同事早上5點半就到了試驗田。谷子開花一般在晚上和清晨。晚上視線不好。早上雖然有露水,但又是炎熱夏季一天最涼爽的時刻。更重要的是,早上5點左右到8點左右,是谷子開花最集中的時候,在這個時間段進行谷子人工雜交中的去雄和授粉工作,最為適宜。

雜交分為父本與母本。雜交的頭天下午,他們就對母本谷子進行了整穗。因為雜交需要的母本谷子,只用留下快要開花最多的十幾個分枝,也叫穗碼。每株谷子的穗花很多,多到有成千上萬。如果整穗不提前完成,在前后只有十幾天時間的谷子開花期,就會影響去雄與授粉的工作進度,以至于不能在開花期完成雜交授粉。

給母本谷子人工去雄,可絕對是個技術活兒,大姑娘繡花一樣的細致活兒。

劉金榮抄起一把鑷子,這鑷子類似于眼科醫生專用的那種,尖端帶齒。是的,他像眼科大夫對待病人的眼球那樣小心翼翼,而實際上,谷子花比眼球小多了。他用鑷子的一個尖撥出雄蕊。一株谷子有幾萬朵小穗花,一朵小穗花由三枚雄蕊和一個柱頭,每個雄蕊由花絲和花藥組成。因此劉金榮他們需要小心翼翼地撥出第一個雄蕊,再撥出第二個雄蕊,再撥出第三個雄蕊,這朵小穗花的去雄任務就此完成。當然了,去雄方法還有溫湯去雄、水泡去雄等其他多種方法,各有利弊,這里不加討論。

人工去雄,因必須精準而工效低,每人每天早晨三四個小時的工作,一般只能做十幾株谷子。劉金榮之所以采取人工去雄,是因為人工去雄的成活率高,而且比其他方法高出不少,還是一項相比較而言實用性較高的去雄方法。

采粉與授粉,相對于人工去雄,比較簡單和輕松。

劉金榮他們,也是在早晨這個時段采取花粉,上面一只手搖動谷穗,下面一只手端著報紙接住花粉。采粉的關鍵是防露水,可以在采粉前把露水去掉,也可以前一天下午用紙袋子把父本單穗罩起來。

劉金榮他們的授粉,則是用毛筆把花粉刷在去雄后的母本谷子的柱頭上。也可以邊去雄邊采粉,能夠達到及時授粉的目的。

試驗田里,開始還有點兒涼爽。隨著朝陽的緩慢升起,太陽的熱情越來越高漲,這是七下八上的艷陽天,北方集中在這段時間光臨的雨水,使地下水大量增加,隨著太陽公公熱手的不間斷撫摸,從地下蒸騰而起,育種人頭上的汗珠和身上的汗水,也一擁而上,使衣服濕透,身體和周圍的谷田潮熱無比,使人渾身難受,說不上來是股啥滋味兒。劉金榮他們,就是在和驕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斗爭中,完成人工去雄與授粉工作。

六、逐日天涯

古代的夸父逐日,有讓太陽聽指揮的雄心壯志。當今的南繁育種,頗有夸父逐日二郎擔山的雄風。

“咕咕咕咕,布谷布谷!”布谷鳥的叫聲從瑞雪飄飄的安陽,轉到了暖陽高照的海南島。劉金榮團隊也追趕著太陽的足跡,應和著布谷鳥的歌聲,來到了“南繁”試驗田。

“南繁”是農業育種界的專用詞。可以解釋為海南繁種基地,這時是名詞;也可以解釋為赴海南繁育良種,這時是動詞。

劉金榮從事谷子育種研究以來的20多年,幾乎每年冬天都去南繁。

育種人的南繁生活,可不像一般人“候鳥式”到南方避寒那么悠閑自在。北方避冬到海南島的人們,游泳、游覽、游逛,扯閑下棋打麻將,能養生可長壽。而育種人的南繁,是緊張的工作,熱帶日頭的暴曬,搶種、搶耕、搶收忙碌的幾個月,這是生命的透支,自覺地付出與無私地奉獻。

在劉金榮這些育種人眼里,似火的驕陽不算啥,臉膛曬黑、胳膊紅紫脫皮也沒啥,這些事兒在北方的夏天也是如此;開溝、間苗、鋤草這些重體力農活也不是個事兒,在安陽這些活兒也照樣干;讓“南繁”人最討厭與難以應對的,是海南島的蚊蟲。

海南的蚊蟲個頭特別大,大的叫人看見心里就發怵。海南最厲害的蟲子是檳榔蟲,很小,在你臉上或身上爬過就像有人剌了你一刀,先起泡,后腫大,痛癢難耐。咬人后就跑掉,只知道被咬而不見蟲。一次南繁玉米的一個小伙子被咬,高燒七八天不退,只好坐飛機回家治療。一次一個河南南繁人臉上被咬,傷處潰爛成長長一道,看著都嚇人。海南的蚊蟲好像都欺生,雇用的土生土長的海南人,被咬了一會兒就好。而蚊蟲好像特別喜歡追著南繁人咬,南繁人被咬了傷勢重,恢復慢。海南的毒蛇較多,去試驗田常穿著高腰鞋,防止誤踩到蛇身上。

安陽農科院的南繁基地,前些年只有試驗田地,沒有職工宿舍,劉金榮他們每年都住在當地農民家里。海南的老鼠碩大無比,膽大包天,常常在屋梁上聚堆開會,絲毫不管人們在不在屋里,在不在吃飯。海南的老鼠也是些夜游神,但是它們夜晚磨牙的聲音比安陽老鼠更嚇人。由于住房緊張,幾個人住在小房子地上的鋪板上,晚上老鼠常常從身上跑過,驚醒了好夢。直到后來安陽市財政局給農科院撥了專項經費,蓋了宿舍,才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南繁基地成為既有試驗田又有宿舍房的真正基地以前。有一年農科院領導出于關心南繁人生活的目的,宣布南繁人家屬可以去海南過個團圓年。這年6個南繁人的家屬去了5個,去過的家屬們回來后對沒去的家屬說:“千萬別去那個鬼地方。白天挨蚊子咬,夜里聽老鼠打架,離城遠沒地方去不說,老爺們兒只顧著下地,咱們一天到晚沒人搭理沒人管,還去那里干嘛?”

家屬們說的沒錯,還有一點家屬們給老爺們兒留面子沒有說。國家規定2011年春節假期7天,從2月2日除夕到2月8日初六放假休息。可劉金榮記載的谷子所工作日志寫的明明白白:除夕上午,劉金榮等6人還在緊張地考種。初二下午,劉金榮他們就投入忙碌地錘穗、篩種、收拾殘枝等種子精選工作中。滿打滿算,這個年連頭帶尾他們只休息了2天。

南繁人的年,都是這么過。為什么?因為天不等人,地不等人,農時不等人。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

說起南繁,劉金榮滿臉的愧疚,不僅僅愧對愛人和孩子,更愧對父母二老。

劉金榮去海南,每次都是一兩個月,往往跨大年。以前沒到谷子研究室時,年前年后劉金榮還能時常回臺前老家看望爹娘,有時和父母一起過年。后來爹娘跟了也在安陽工作的妹妹后,離的更近,更方便春節給爹娘拜年。自從當上谷子研究室主任,劉金榮平時就很少顧得上看爹娘,也談不上照顧多病的娘,更很少和爹娘一起過年了。總不能把南繁人員扔在海南,自己當主任的在安陽過團圓年。一連10多個大年,劉金榮都是在南繁基地過。有一年從家去南繁時爹就患病,不久弟弟多次打電話到南繁基地,說爹病重住院,劉金榮都沒回家。最后一次弟弟說爹病危,晚了就見不著了。劉金榮急忙飛回鄭州,趕回安陽,爹已經被拉回臺前縣老家。劉金榮又匆匆忙忙趕回老家,爹已經沒了意識,還是沒有見上最后一面。

七、春陽代夏

南繁育種是加代,一年當兩年過,一年育兩代種,這是袁隆平等農業科學家們走過的路,也是安陽農科院前輩專家們蹚過的路。

怎么樣進一步加快育種步伐?劉金榮想到了大棚育種。大棚育種也是加代,但這是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是劉金榮受大棚蔬菜啟發開辟的新路,這條路要靠劉金榮與他的團隊披荊斬棘,才能把開始的崎嶇小路走成后來的通天大道。

簡單明了地說,安陽屬于華北夏谷區,劉金榮要繼續在安陽夏季這百十多天里,培育種植第一代新品種谷子;在當年冬天到位于熱帶的海南三亞,加種第二代谷子;在次年布谷鳥開始歌唱的春季返回,在安陽大棚里加種第三代谷子。育種科學家的神奇魔毯,就這樣載著谷子良種一會兒飛海南,一會兒飛安陽;一會兒大棚里,一會兒大田里,把一年變成了三年。

有朋友問了,為啥谷子不能像水稻一樣,一年內連著種兩茬或者三茬?這是個好問題。谷子是耐旱喜溫作物,適宜于北方或南方丘陵山區,這里的氣溫不允許一年多茬。谷子從本性上又是輪作作物,不能連作,只能與小麥、大豆、高粱等輪作。如果執意連作,會大大歉收或出現嚴重病蟲害,可能連種子錢都收不回來。“重茬谷,守著哭”,聰明的炎黃子孫,自古以來就不做這賠本的買賣。

劉金榮知道,以前有大棚種菜的,大棚養花的,大棚里水稻育秧的,還真沒有聽說過大棚種谷子的。

干中學,學中干。劉金榮的大棚種谷,遇到不少問題:部分谷苗死亡,可能是晚上溫度低,受凍害致死;他們在大棚西部栽種的谷子母本多數抽穗,父本卻沒有抽穗,配組合難度大;而大棚東半部的谷子父本母本抽穗時間基本上吻合,這又是咋回事?一個又一個問題出現,一次次琢磨思考研究解決。一年又一年的大棚育谷,一代比一代長勢喜人。人們說,怪不得劉金榮這大腦瓜子,頭發一圈旺中間少,真的是聰明透頂。

大棚里的溫度非常高,完全達到有時還大大超過谷子生長需要的溫度。據劉金榮工作日志記載:2011年4月13日15時30分,推開大棚門,熱氣撲面。進到里面,更似桑拿。小王說現在大棚里的溫度高達52攝氏度。劉金榮立即決定,從次日開始,10點放風,把溫度控制在30度以下,這樣才有利于谷子的正常生長。

大棚育谷,既使谷子育種工作快馬加鞭,每年多繁育一代,又為整個糧食育種闖出了一條新路。

八、金秋考種

金秋十月的谷子收獲時節,劉金榮他們同谷農一樣,經歷收割的喜悅后,進入了與谷農不一樣的階段:緊張細致的考種。

考種,是農作物培育優良品種工作的專業名詞與關鍵環節。用通俗一點兒的話,通過對種子詳細地全面地考察,以選出適宜于推廣種植的良種。

考種的程序很多很細,需要工作人員不厭其煩,耐求其詳,認真細致,毫無差錯。

劉金榮團隊見縫插針,抓住安陽育種與海南加代育種中間的空隙時間,進行考種工作。

以2011年11月的劉金榮工作日志記錄為例:

11月7日,核心資源考種前的準備工作。

內容:上午將考種場地進行清理,桌子、簸箕、電子天平等需用設備工具一應準備齊全,并將取回的植株分堆。下午對考種的流水線程序進行摸索實驗。

本次需要測量記載的指標有分蘗數,主莖分枝數,單株莖枝數、有效穗數、主穗碼數,主穗重、主穗粒重,單株粒重,分穗重,單株草重等。決定由6人操作:1人先查分蘗、分枝數,然后將根去除,并負責稱量草重;1人記載分蘗、分枝數、草重,從主穗上取一單碼,將小碼和標牌裝入自封袋備用;2人進行搓穗和數主穗碼數;1人主要負責稱量穗重、粒重并記錄數字;1人負責將分堆的植株進行排序,以便考重,并將稱重后的籽粒進行裝袋、排序,以備后用。

11月8日,核心資源考種。

內容:查分蘗數,主莖分枝數。

11月9日,核心種質考種。

內容:查單株莖枝數、有效穗數、主穗碼數。

11月10、11、12、13、14、15、16日同上。

11月17日,核心種質考種。

內容:稱主穗重,主穗粒重,單株粒重、分穗重、單株草重。

11月18、19、20日同上。

11月21日,核心種質考種。

內容:分蘗數,主莖分枝數,單株莖枝數、有效穗數、主穗碼數,主穗重、主穗粒重,單株粒重,分穗重,單株草重等指標的考種工作結束。整株取回的植株都已變成籽粒裝袋排序。每個主穗上取回的單碼也都每30個裝入一紙袋中,并排序。排好的種子袋全部整理抬入樓上倉庫,以備下一步考種需要。記錄的數據均及時錄入電腦,并進行整理。

11月22日,核心種質考種。

內容:2人數單(穗)碼粒數,單碼穎花數。另外4人人工數千粒重,每次500粒稱重,數據錄入電腦后進行千粒重計算。將谷粒裝入紙袋前,對照準備好的粒色標樣進行粒色比對,記錄。用儀器數千粒重時,先進行機器人工同時數,對數粒儀進行校準。

11月23日,核心種質考種。

內容:數單碼粒數,單碼穎花數,稱千粒重,記錄米色。

11月24日,核心種質考種。

內容:數單碼粒數,單碼穎花數,稱千粒重,記錄米色。

11月26、27、28日同上。

20多天的考種,一年兩至三次(安陽,海南,安陽大棚),外行人看來枯燥無味,讀者看到這段可能會昏昏欲睡,我寫這些時也是索然寡味,可育種人干得津津有味。劉金榮團隊必須津津有味,必須毫厘無差,必須像計算衛星軌道那樣精準。因為,這一穗穗沉甸甸的谷種,不僅僅是他們的汗水和心血轉化而來,更主要的是,它們將轉化為農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銀,一點一滴,一厘一毫,馬虎不得。差之毫厘,失之千斤,指的就是慎之又慎的考種。

九、新科狀元“豫谷18”

良種是糧食的芯片,貯藏著糧食增產的密碼。知識,給人插上夢想的翅膀。谷子育種人,給谷子插上騰飛的翅膀。

2002年劉金榮擔任安陽市農科所谷子研究室(2008年改為安陽市農科院谷子研究所)主任(所長)以來20多年,大腦袋里裝滿了睿智、果敢與創新的劉金榮,大臉盤上顯示著樸實、勤勞與堅韌的劉金榮,率領他的團隊,始終站在堅實的土地上,常年與谷種、谷苗、谷花、谷穗為伴,不斷譜寫優質高產谷子品種的新篇章。

2005年,全國第六屆食用粟評選中,安陽市農科所谷子研究室劉金榮團隊培育的“豫谷11號”評為一級優質米。

2008年,劉金榮團隊培育的“豫谷15號”,在全國第七屆食用粟評選中,被評為一級優質米。

2009年,劉金榮團隊培育的“豫谷18號”“豫谷16號”在全國第八屆食用粟評選中,被評為一級優質米。

2011年,劉金榮團隊培育的“豫谷19號”“豫谷20號”在全國第九屆優質食用粟評選中,被評為一級優質米。

2013年,安陽市農科院谷子研究所劉金榮團隊培育的“豫谷25號”“豫谷26號”“安8097”在全國第十屆谷子品鑒大會上,被評為一級優質米。

2015年第十一屆,“安13-5150”被評為二級優質米。

2017年第十二屆,“豫谷31”“豫谷32”“豫谷40”“豫谷41”被評為一級優質米。

2019年第十三屆,“豫谷35”被評為一級優質小米,“豫谷37”“豫谷38”“豫谷39”被評為國家二級優質米。

2021年12月18日,中國作物學會粟類作物專業委員會第十四屆優質食用粟鑒評會在河北石家莊舉行。“豫谷48”被評為國家一級優質米,“豫雜谷1號”“豫谷42”“豫谷43”被評為國家二級優質米。

2023年12月16日,中國作物學會粟類作物專業委員會第十五屆優質食用粟鑒評會在河北石家莊召開。全國各地29家科研單位、種業公司參評的谷子品種共計85個,其中春谷區品種56個,夏谷區品種29個。30多人組成的鑒評專家組對參評谷子品種,從小米的商品品質和食味品質進行鑒評和打分。劉金榮團隊培育的“豫谷50”“豫谷54”“豫谷53”“安8532”被評為國家一級優質米。

“豫谷32”,2016年—2017年參加全國四大區域試驗,獲得東北春谷區、西北春谷早熟區產量第一,是國內首個獲得兩大區域試驗第一的抗除草劑谷子品種。

“豫谷35”,是首個參加全國四大區域試驗都增產的抗除草劑谷子品種。

“豫雜谷1號”參加全國谷子四大區域試驗,獲得兩個區域產量第一位,兩個區域產量第三的好成績,至今沒有品種超越。

這些安陽培育的國家品種中,最值得劉金榮團隊和安陽市農科院自豪的品種,當數“豫谷18”。

“豫谷18”,是劉金榮擔負安陽谷子育種領頭人以來選育的最好品種,綜合表現最好。武術界大師常說十年磨一劍,而谷子育種界專家劉金榮說十年育一粟。“豫谷18”的培育,整整經歷了十年。

“豫谷18”根正苗紅,遺傳基因好,又經河南、海南兩省多年穿梭育種而成,是經歷不同生態氣候大風大浪選育的品種,一經問世,獲得多個狀元和首創。

具體來說,“豫谷18”是2003年開始組配結合,她的母親是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的“豫谷1號”,父親是含有矮稈抗倒基因的河北保定品種“保282”,經人工去雄雜交而成。2003年冬在三亞南繁基地種植F1代,2004年在安陽種植F2代,經5年6代,2007年出圃,試驗代號安07—4585。2008年參加本院測產比較試驗,畝產404.7公斤,比對照“豫谷9號”增產15.56%;2009年參加安陽市谷子新品種區域試驗,畝產332公斤,比對照“豫谷9號”增產12.31%;“豫谷18”參加產量試驗的種子都是在海南繁育的。2008年“豫谷18”參加新品種米質鑒評,比對照“豫谷1號”,成粥快,味道甜糯香,色彩鮮黃。

“豫谷18”獲得第一個狀元,是2009年參加中國作物學會粟類專業委員會舉辦的全國第八屆優質食用粟評選,專家通過對全國谷子產區提供的數十個小米優秀品種進行評比,無記名投票打分,“豫谷18”以商品性、食用性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冠壓群芳,名列參賽的全國夏谷春谷數十個品種之首,被同行業專家贊譽為“谷子界的新科狀元”。

獲得第二個狀元,是2010年—2011年參加全國谷子品種華北夏谷區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產量畝產359.91公斤,較對照品種“冀谷19”增產14.88%,居參試品種第1位,23點次區域試驗全部增產;2011年參加華北生產試驗,畝產339.38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7.32%,居參試品種第1位,增產點率100%。

獲得第三個狀元,是“豫谷18”參加全國西北中晚熟組試驗,比對照“長農35”增產13.36%,居試驗第一位,增產點率91%,是參加西北中晚熟區試驗表現好的第一個華北夏谷區品種。

“豫谷18”還獲得兩個首創,是首個比全國東北春谷區對照“九谷11”增產的夏谷品種,是首個與全國西北早熟組對照“大同29”持平的夏谷品種。

由于“豫谷18”在全國谷子試驗中的優秀表現,通過了國家谷子四大區域鑒定,獲得三個國家品種鑒定證書(其中兩個區合計一個鑒定證書),譽為谷子界的“鄭單958”。

“豫谷18”成為迄今為止農業部連年推廣的主導品種,并且唯一在全國四大谷子種植區成功推廣的谷子優良品種。

首先有作為,方能有地位。隨著一個個谷子新品種的面世,劉金榮團隊與安陽市農科院在谷子研究界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于2007年啟動。劉金榮以其在谷子研究領域的成就,成為國家谷子產業技術體系第一批執行專家,國家谷子產業技術體系安陽綜合試驗站站長。

中華農業科技基金會于2013年啟動“風鵬行動.種業功臣項目資助計劃”篩選活動。劉金榮以強勁的實力,在激烈競爭中入選第一屆資助人,也是迄今為止的谷子界唯一資助人。

2015年5月,河南省谷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安陽市農科院谷子研究所掛牌。

2015年10月,劉金榮當選中國作物協會粟類專業委員會委員,兼遺傳育種組組長。

十、推廣與勞模

一個個榮譽,對劉金榮來說,就是一座座加油站。

育種好比土里掘金,好種子就是金種子。

好的種子,是糧食增產農業增收的金鑰匙。這把鑰匙如果只揣在育種人自己兜里,就是一把生銹的鐵鑰匙,沒用的廢鑰匙。金鑰匙只有交給農民,大力推廣應用,才能打開增產增收的阿里巴巴寶庫之門,變成農民手里的金飯碗。這也是國家大力推廣良種的初衷和目的。所以,“豫谷18”主要成績有兩個:一個是新品種的“選育”,另一個就是新品種的“應用”。

劉金榮工作日志里有這么一段話:“短短幾個小時,就從熱呼呼的三亞,飛回了瑞雪飄飄的鄭州。原來地球這么小,速度這么快,時間這么緊迫。”

劉金榮帶領他的團隊,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精神,一年當成三年過,育出了一系列良種。劉金榮團隊同樣以只爭朝夕的干勁,大力抓谷子良種的推廣應用,為農民脫貧農業振興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2018年8月31日,中國谷子界的一件大事發生了。在河南省科技廳與安陽市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安陽市農業科學院牽頭并聯合鄭州大學、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河南省亞臨界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安陽全豐航空植保公司、安陽復興種業公司等全省“產、學、研、用”等30多家有關單位加盟,河南省谷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成立,并邀請業內權威人士組成聯盟專家委員會做為科技支撐和引領示范。戰略聯盟的成立,進一步提升了安陽市以至河南省谷子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劉金榮帶領他的谷子育種團隊,像四處歌唱的布谷鳥一樣,不僅僅在安陽的傳統谷子種植區林州市、龍安區、安陽縣,洛陽伊川、洛寧等丘陵山區大力推廣谷子良種種植,還經常去濮陽、許昌、新鄉長垣、開封、南陽等河南省平原谷子非傳統種植區宣傳“豫谷18”良種及衍生品種,培訓種谷農民。

伴隨著布谷鳥的遠飛,劉金榮團隊赴河北的承德、滄州、邢臺、邯鄲,山東的臨沂、聊城、菏澤,東北遼寧的朝陽與葫蘆島、吉林的白城等地,到陜西的榆林、內蒙古的赤峰與鄂爾多斯、新疆的昌吉和克瑪拉依等地,指導當地種植谷子。促進了當地的谷子增產農民增收,為農民脫貧農業振興貢獻了安陽谷子力量。安陽谷子良種的種植,甚至遠至安徽的阜陽,西南的重慶等非傳統谷子種植區域。“豫谷18”及衍生品種,已經占到安陽谷子種植面積的93%,河南谷子種植面積的81%,全國谷子種植面積的32%。

谷子,做為一種環境友好型作物,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谷子,在我國有8000多年的栽培史,抗旱耐瘠,生育期短,營養豐富且各種成分均衡,為藥食同源植物,具有降低血糖、改善睡眠、防治腦血管病、減肥等作用,具有很大很好的推廣價值。

2023年春天,從河南省會鄭州傳來喜訊:“廣適、優質、高產谷子新品種‘豫谷18’選育及應用”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從所內同事到院領導至市領導,從河南省農科系統到國家谷子高粱產業體系,道喜道賀聲與布谷鳥的歌唱聲,彼此應和不絕于耳。

劉金榮,這個從不喜形于色的種谷老“農民”,這個谷子界數得著的育種專家,這個在全國勞模表彰大會上聆聽過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對“光榮屬于勞動者,幸福屬于勞動者”體會頗深者與無數榮譽獲得者的“谷子大王”,仍然一如既往地在田地、大棚、試驗田,與金色的谷子進行對話。

茁壯的谷子伴隨著劉金榮和他的團隊,清晨迎來第一縷霞光,傍晚送走最后一片余暉。他把金燦燦的陽光,變成了金閃閃的谷子。他把太陽的溫馨與愛情,移植進了小米粥的溫暖和噴香里。就這樣日日月月年年,奮斗并收獲屬于他們的夢想、榮耀和幸福。

責任編輯/董海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精品三级网站| 超碰色了色|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久草视频一区|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伊人色天堂| 亚洲二区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国产97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久久性视频| 色天天综合| 免费在线观看av|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伊人久久婷婷|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综合久久|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伊人色天堂|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538国产在线|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色色中文字幕| 成人夜夜嗨| 亚洲二区视频|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