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扎實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人才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資源,要扎實鞏固脫貧攻堅的既有成果,就要抓好鄉村振興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在鄉村全面開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是增強鄉村地區和鄉村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河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技工教育,出臺了一系列的技工教育相關扶持政策,助推鄉村振興。
河南省人口眾多,人力資源豐富,一直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大省。2023年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河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為3073.97萬人,其中省內轉移1839.49萬人,省外輸出1234.48萬人,省外輸出勞動力占四成,與2022年相比,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量為48.97萬人。可以看出,河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較大,且呈增加趨勢。如何有效提升這部分人群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術能力,不僅關系到勞動者的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而且關系到河南省整體的人力資源質量,對河南省的鄉村振興工作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河南省一直以來對技工教育十分重視,從脫貧攻堅戰到鄉村振興,從職業教育攻堅計劃到“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的提出,技工教育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多年以來,技工教育不僅對河南省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支撐,更為河南省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為進一步實現全面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方面,技工教育通過“授人以漁”,提高了村民的專業技術技能,促進村民就業創業,提高了收入水平,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家”,從源頭上解決了村民生活難、就業難的問題,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在脫貧攻堅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技工教育通過打造技能人才隊伍,為廣大鄉村地區的發展注入了發展的動力,改變了鄉村的發展生態。技工教育的課程設置緊緊圍繞地區產業需求,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鄉村人才,為促進當地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智力支持,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一)結合河南省實際情況,培育高素質農民
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農村人口眾多,提高農民的專業技術能力對于提高農民就業創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河南省發布了《河南省2022年農業農村技能人才培訓持證工作方案》《河南省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實施方案》《關于做好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以政策保障鄉村技能人才的培養工作。針對鄉村地區發展實際情況,創新農民技能培訓內容。開展了農業從業者技能培訓、鄉村勞務輸出重點人群技能培訓、鄉村建設工匠培訓、農村電商培訓、脫貧勞動力技能培訓等。其中,圍繞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開展培訓工作,受訓農民主要分為經營管理型、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總計超過10萬人,為鄉村振興培養了一批高素質農民。創新評價機制,提高農民專業技能水平。近年來,河南省探索構建農業職業技能培訓、評價、持證體系,制定了省級農業職業技能評價規范,分為初級、中級、高級3個等級,參訓農民可以享受到培訓、評價、頒證“一站式”服務。 2023年,超18萬人獲得了農業職業技能證書,農民就業有了新底氣。以賽促學,激發農民參與技能培訓的動力。舉辦第六屆“河南省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大賽”,24名獲獎選手在“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接受省領導頒獎。高素質農民建設成效初顯,1人獲得“全國十佳農民”稱號,10人獲得“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稱號,全省高素質農民隊伍持續壯大,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二)發揮學校力量,設置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和示范專業點
2018年,河南省印發《關于遴選河南省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和示范專業點的通知》,計劃用3年時間,重點建設30個左右“河南省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和60個左右“河南省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專業點”,充分發揮院校在技能培訓過程中的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技能人才支撐。其中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精準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經驗被評為“河南省鄉村振興勞模出彩典型案例”,并在全省范圍內進行經驗推廣。一是幫助鄉村發展電商。利用電子商務專業的優勢,為貧困地區提供電子商務技術培訓和發展規劃,了解農產品營銷需求,為農產品網絡直播和營銷提供專業指導,多名教師作為“山區人才”,服務河南省縣域鄉村建設;與河南省農村科學技術開發中心、國家級星創天地等政府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助農科技創新合作,共同進行農業電商項目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創新創業孵化服務。二是為鄉村文化建設貢獻力量。利用彩虹童年扶貧支教、送文化下鄉等形式,帶領學生走入鄉村建設中,為鄉村培養文藝人才、文化場所管理人才,為鄉村打造一支文化隊伍,豐富鄉村群眾的文化生活。三是為鄉村培養人才。在對接縣域建立優秀生源基地,擴大招生;對幫扶縣域教師進行培訓,提升教師專業技術能力;引導畢業生到幫扶縣就業創業,為幫扶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三)全面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工作,培養技能人才隊伍
2021年,河南省開始實施“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工程,通過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評價工作,旨在提高勞動者的專業水平和職業技能,提高就業質量,推動河南省從人口大省向人口強省轉變。截至2023年,全省技能人才達到1817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30%,輸送技工超1300萬人,技能人才培養效果顯著。2024年,在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中,河南省代表團獲得4枚金牌、2枚銀牌、5枚銅牌和7個優勝獎的好成績,金牌數量居第一,獎牌總數居第二,展現了河南省新時代鄉村振興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藝和良好風貌,展示了近年來“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的豐碩成果。河南省積極備戰各項職業技能大賽,發揮技能人才的參賽熱情和學習熱情,圍繞鄉村振興的相關實用技能,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加大技能人才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的政策支持力度,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建,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堅實的技能人才支撐。
(四)因地制宜,各地市圍繞特色產業發展開展相應技工教育培訓
鶴壁在推動技工教育過程中,打造了獨具特色的七步工作法,即“技能政策宣傳—技能需求調查—制定培訓方案—組織參加培訓—開展技能評價—就業增收服務—技能就業幫扶”,實現了技能培訓和企業招聘需求的精準對接,提高了技能培訓的效率;圍繞企業發展需求,不斷對企業員工開展培訓和評價工作,包括在崗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崗位定級評價和晉級評價等,使企業員工的職業技能發展始終與產業發展相吻合;開展“整村推進”全面持證工作,以村為單位動員群眾參加專業技能培訓、持證工作,實現就業技能提升,促進就業與增收。鶴壁浚縣成功打造了“黎陽焊工”本土勞務品牌,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培養大量焊接技能人才并取得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省內外大型企業開展定向培養合作,向宇通集團、上海江南造船廠、中核集團、南通中集集團等企業輸送了大批焊工技能人才,大大提高了“黎陽焊工”的知名度,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

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國家戰略,也是促進鄉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人才,而技工教育在全面實現鄉村振興中承擔著重要的使命。河南省將在技工教育方面繼續發力,不斷加強在鄉村地區開展技能培訓工作,提高勞動者專業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打造一支高技能人才隊伍。
[本文為河南省社會科學院2024年度基本科研費項目“人才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路徑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4E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