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項目:2023—2024年度江蘇職業教育研究立項課題“新時代高職院校旅游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與提升策略研究”(項目編號:XHZDB2023032);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供需耦合視角下高職旅游類學生就業能力結構模型構建與提升策略研究”(批準號:C-c/2021/03/68);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職業教育‘三融’視域下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創新重構與實踐研究”(批準號:2023JSJG216);江蘇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項目(QLDT2022)
摘 要:探索旅游行業人才需求特征,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旅游行業人才,提升旅游人才培養質量,是旅游教育需要關注與解決的問題。本文旨在探索就業市場中旅游行業招聘單位的用人需求,明晰就業市場對旅游領域人才的相關要求,為旅游人才培養方向調整提供參考。
關鍵詞:招聘信息;旅游企業;人才需求
2024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財務司對外發布《2023年國內旅游數據情況》,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出游人次48.91億,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億,同比增長93.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4.91萬億元,同比增長140.3%。各種數據表明,目前居民旅游需求得到全面釋放,出行頻率大幅增加。旅游業在帶動相關消費擴大的同時,也將進一步促進經濟復蘇。
中國旅游業將迎來繁榮發展的新階段。這將對旅游行業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國旅游業仍存在“人才過剩”和結構性人才短缺的矛盾。如何根據行業發展變化,了解行業需求特征,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旅游行業人才,從而提升旅游人才培養質量,是旅游教育需要關注與解決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從需求方的真實需求入手,基于招聘網站的大數據分析,解析人才市場對旅游類人才的實際要求,從而明確旅游人才培養方向。
一、相關研究
網絡技術的發展促使網絡招聘成為信息的雙向交流通道,有助于解決就業問題以及企業的人才需求問題,已成為招聘的主流。目前,已有眾多研究基于網絡招聘信息,通過辨析企業人才需求特征,為院校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等提供建議。李楠(2023)通過對“前程無憂”網站發布的招聘信息進行文本分析,提煉出當前企業對電商數據分析師崗位的人才能力需求,并提出應圍繞數據分析能力、商業分析能力、軟件操作能力等崗位需求能力,進而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過程和考核內容的優化調整,完善課程培養目標,進行教學改革。陳新忠和郭廣霞(2023)基于招聘網站大數據,運用內容分析法對當前農業工程類用人單位地域、月薪、學歷層次、職業能力的招聘需求進行梳理,并據此提出農業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及建設體系重構的建議。潘保國等(2022)通過爬取并分析招聘網站中對大數據相關崗位的需求,得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人才招聘崗位大多集中于經濟發達城市,用人單位看重專業技能、溝通能力和工作經驗,同時,本科學歷在就業中有相對優勢。譚小玲等(2022)基于相關招聘數據,分析招聘單位對新媒體人才的具體需求,從人才培養主體、培養機制和人才認證標準等方面提出優化策略。
旅游教育是促進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對旅游教育進行綜合且深入的研究,將為我國實現世界旅游強國提供支撐。關于旅游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教育發展、旅游教育人才培養、教學方法研究、課程設置研究以及人才供需問題等方面。例如:肖緒信(2018)通過分析旅游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對旅游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提出我國現有高職旅游人才培養模式需在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模式、師資隊伍以及教學方法上進行全方位優化與創新。楊美霞(2022)在研究新時代對旅游教育新挑戰的基礎上,從強化旅游學科建設、優化專業設置、改革育人理念、重塑教學內容體系等方面探討了高校旅游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的路徑。田里等(2023)按照“時代訴求—產業認知—體系重構—實現路徑”的邏輯思路,提出了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4+3+N”模式。羅琳(2020)基于招聘信息,從基本條件和職業能力兩方面分析了定制旅游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并對高職定制旅游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優化、校企合作和素質培養等方面提出建議。余艷等(2023)基于招聘平臺對旅游人才的需求情況分析,認為未來旅游教育需要培養一專多能、具有創造思維的旅游綜合型專業人才。
現今,在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旅游行業的需求也將隨之變化。因此,本研究立足網絡招聘信息,從需求側剖析企業端對旅游從業人員的新要求,以期通過對接行業發展要求,為旅游教育人才培養指明方向。
二、研究方法
1.數據獲取
《2021年中國互聯網招聘行業報告》顯示,互聯網招聘發展態勢良好,用戶規模日趨增長。其中,智聯招聘與前程無憂作為較早發展的行業巨頭,用戶使用率和知名度較高,在招聘企業中占據較大的比重。本研究借助網絡爬蟲技術,在智聯招聘、前程無憂兩大平臺上,以“旅游”為關鍵詞,收集相關企業的公司信息、招聘人數以及崗位要求等信息。
2.處理方法
內容分析法是深入分析研究對象內容的科學方法,特點是能夠系統、客觀、定量地描述信息內容,是目前信息資源管理領域備受關注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選用內容分析法,對采集到的相關招聘信息文本進行處理,通過確定編碼方案,分析提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三、分析討論
利用相關工具收集招聘網站2023年10月與“旅游”相關的崗位信息,共采集到1856條數據,經過清洗、去空和去重等數據預處理,剔除無效數據,重新整合兩個網站的招聘數據標簽,最后得到有效記錄共計1738條。本研究運用詞頻統計及內容分析法,梳理招聘企業所在地區及其對招聘者的學歷、工作經驗等方面的要求,挖掘相關企業所需要的職業崗位能力特征。
1.地域結構分析
對招聘數據進行地域結構分析,結果顯示,旅游行業人才需求呈現明顯的地域差異。招聘崗位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城市。招聘職位數量排名前七的城市分別是深圳(17.15%)、廣州(14.33%)、上海(11.22%)、杭州(8.11%)、北京(6.85%)、成都(5.12%)和長沙(3.40%)。這些城市作為經濟發達城市,旅游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對旅游人才的需求也較多。
2.職位要求分析
(1) 學歷要求
對崗位的人才需求層次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大專以上學歷要求的招聘信息占比最多,占總數的62.73%。中職或高中、本科學歷要求其次,分別為19.81%和16.12%。對碩士以上學歷和初中以下學歷需求數量較少,分別為1.99%和1.35%。其中,初中以下學歷要求的多為旅游大巴司機、傳菜員等崗位。而明確標示碩士以上學歷要求的崗位也較少,有旅游規劃師、研學課程設計師、旅游教育集團教師等崗位。由于旅游行業具有較強的服務性以及實踐性,因此大部分崗位對旅游從業人員的學歷沒有過高要求,這同時也說明大專層次的旅游人才是構成旅游從業人員隊伍的重要部分。
(2) 工作經驗要求
企業對工作經驗的需求與崗位的性質存在較大的關系,擁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能夠快速適應工作崗位,進而減少培訓成本。通過對招聘信息的梳理,大部分招聘企業在職位工作經驗要求中提出有經驗的人員優先。結果顯示,對工作經驗沒有要求的占比29.12%,要求有1年以上經驗的崗位占比最多,為33.56%,2年以上經驗的崗位占比18.61%,3年以上經驗的占比12.36%,5年經驗以上的占比6.35%。相關職位的工作經驗與招聘薪資間也存在一定關系,隨著招聘要求中工作經驗時間的增加,招聘薪資也越來越高。
(3) 所學專業要求
旅游業是兼具綜合性和實踐性的企業,在招聘旅游從業人員時,大部分企業會對旅游人才的專業提出要求。結果表明,專業不限的占比為30.52%,旅游管理專業是需求量最多的專業,占比為21.17%,其次為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占比為18.39%,由于近年來研學旅游市場發展較好,對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學生的需求也在增加,占比為16.25%,導游為旅游行業傳統崗位,導游專業需求量為8.13%,其他旅游類專業的需求占比為5.54%。
3.崗位能力要求
招聘信息通常包含崗位要求和任職資格描述,從中可以直觀了解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能力要求。因此,通過對崗位要求和任職資格的文字描述字段進行文本挖掘和TF-IDF算法加權,提煉新時代旅游企業人才需求的崗位技能要求(圖1)。
通過圖1可以看到,用人單位對旅游人才的能力要求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基本能力要求,包括吃苦耐勞、溝通交流、抗壓等;另一方面是專業能力要求,如營銷能力、策劃能力、產品設計能力等。
(1) 基本能力要求
通過統計發現,目前旅游企業對于人才需求的基本能力要求主要包括身心素質、職業素養和人際交往三方面。
在身心素質方面,用人單位要求旅游從業人員身體健康,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抗壓能力,旅游是創意性工作,同時淡旺季表現明顯,因此需要旅游從業人員具備較強的責任心,能夠適應旅游行業旺季工作。
在職業素養方面,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感是從業者與企業并肩作戰、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企業在招聘時尤其看重人才的職業道德及其對企業、行業的認同感,鼓勵人才發揮自身既有能力和潛在力量,突出個人職業優勢。由于旅游行業發展迅速,常有新業態及游客的新需求出現,因此,在基本能力要求中,學習能力也是各用人單位較為看重的品質。
在人際交往方面,企業希望團隊成員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說明旅游企業重視團隊建設,期望通過順暢的溝通,打造和諧向上的團隊氛圍,促進員工成長。
(2) 專業技能要求
旅游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隨著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文旅行業對人才的專業技能要求也隨之不斷提升。通過梳理,將對旅游類人才的技能要求按知識類型分為旅游知識、信息技術知識和跨界知識三方面。
在旅游知識方面,隨著高品質文旅項目越來越受歡迎,企業希望旅游從業者具有歷史文化方面的知識積淀,尤其在文旅項目的運營、開發管理崗位上,從業者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尤為重要。除此之外,還要求具備較好的文字功底,能夠設計旅游宣傳文案。
在信息技術知識方面,近年來,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旅游目的地或景區借助新媒體不斷喚醒旅游者的注意,同時,高度發達的數字化技術為旅游者提供著虛擬化的時空穿梭和文化體驗,能夠讓旅游者足不出戶享受全方位的視覺、聽覺及行為刺激。因此,企業尤為重視旅游從業人員的信息技術能力,尤其是旅游企業的宣傳營銷崗位,要求從業者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夠利用新媒體進行推廣宣傳。
在跨界知識方面,新形勢下,結合市場需求,旅游產業也在不斷跨界融合,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此,在新時代,旅游行業從業者要能夠跳出旅游行業本身,對旅游之外的不同行業增加了解,并掌握相關技能。比如,戶外旅游崗位不僅要求從業者懂旅游,還要對體育運動有所了解,并能夠掌握基本的醫療常識;研學產品設計崗位要求從業者深入了解地理、天文、動物、植物、歷史、社會學、語言學、兒童心理學、非遺類文化等知識領域。
四、結論
通過大數據信息,運用文本分析法對新時代旅游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特征進行研究,得到以下兩點結論:
①旅游行業人才需求呈現明顯的地域差異。招聘崗位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城市。根據對招聘崗位學歷要求的分析,發現大專層次的旅游人才是構成旅游從業人員隊伍的重要部分。同時,旅游管理專業也是需求數量較多的專業。具有工作經驗的應聘者會具有z5QBYKqD6lZg2XxX+jNm+e03QjF0Z3zch0N+PUOFiTw=優先選擇權力,且工作經驗與招聘薪資間存在隨著工作經驗時間的增加,招聘薪資也越來越高的關系。
②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有一定要求。身體健康、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抗壓能力是企業招聘人才時非常看重的方面。同時,伴隨文旅融合、“旅游+”等的發展,招聘企業對旅游人才的歷史文化知識、信息技術使用水平和跨界知識儲備的要求均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雋雨仙,陳苑儀,保繼剛.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旅游本科教育的困境與反思[J].旅游論壇,2022(1):102-114.
[2]李楠.基于招聘網站崗位需求匹配的“電商數據分析”教學改革[J].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2023(2):176-182.
[3]陳新忠,郭廣霞.基于招聘網站大數據的農業工程類專業人才需求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3(7):34-42.
[4]潘保國,黃永杰,張慧敏,等.基于招聘網站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人才需求的文本挖掘[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22(6):94-98.
[5]譚小玲,李勇,歐陽雨舟.基于招聘數據的新媒體人才需求分析及培養策略研究[J].傳播與版權,2022(9):58-60.
[6]賈玉云,謝春山.中國旅游教育研究的述評與展望[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3):451-455.
[7]肖緒信.旅游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旅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8(24):84-90.
[8]楊美霞.新時代旅游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路徑[J].社會科學家,2022(1):52-56.
[9]田里,隋普海,劉亮.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認知與重構[J].中國大學教學,2023(5):28-34.
[10]羅琳.基于招聘信息的高職定制旅游人才需求分析與人才培養優化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8):131-132.
[11]余艷,雷汝霞,黃帆.基于招聘平臺的在線旅游人才需求分析[J].旅游縱覽,2023(6):56-58,65.
[12]趙陽,文庭孝.專利技術信息挖掘研究進展[J].圖書館,2018(4):28-36,43.
作者簡介:崔英方(1986— ),女,漢族,河北邢臺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