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舉措,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開啟了新時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新篇章。
改革開放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動力之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這場波瀾壯闊偉大變革的恢弘篇章,使改革開放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毫不動搖地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中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新時代新征程上,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依然要高舉改革開放旗幟,把改革擺在突出位置,向改革創新要動力、要活力,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堅定不移用改革創新去破解發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和挑戰,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改革有破有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重道遠,必須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鳳凰涅槃的決心,必須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無論形勢如何變化,改革阻力有多大,都不能停止改革開放步伐,都要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要求,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擔當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將改革進行下去。要弘揚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精神,不斷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生動實踐中擔當作為、攻堅克難,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壯美華章。
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黨領導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也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要求。從“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四十多年的改革實踐充分表明,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惟有改革開放才能闖出新路。我們必須準確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目標、重大原則,聚焦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牢牢扭住關鍵,持續精準發力,不斷以改革激發和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要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各領域各項改革措施同向發力,“改”出成效、“改”出動力。
站在改革歷史新起點上,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就一定能夠譜寫新時代改革開放新篇章,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