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領導干部手中掌握著公權力,掌管著公共資源,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秉公用權是領導干部的基本操守和為官從政底線。但有些領導干部把職權當特權、用公權謀私利,這種行為不僅侵蝕黨的肌體、損害黨的形象,而且破壞黨群關系、敗壞社會風氣,更與我們黨的性質宗旨背道而馳,必須堅決反對。
封建專制傳統是特權思想、特權現象產生的歷史根源。在封建社會,權和勢往往是連在一起的,掌了權就有了勢,有權有勢就可以享受特殊待遇,甚至為所欲為。特權的存在,無論在什么時代都是與公平正義相對立的,也是人們深惡痛絕的。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立足于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始終堅持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反對一切形式的特權。《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將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作為廉潔紀律第一條的內容加以強調,貫穿廉潔紀律全篇。這些制度要求都體現了我們黨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反對特權的一貫立場和鮮明態度。
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黨風政風為之一新。但受封建等級思想的影響,仍有少數領導干部存在特權思想,千方百計地利用自己的職權謀取私利。有的居官位而自傲,認為手中有權、地位顯赫,就應該得到特殊照顧,官氣十足、任性用權;有的把分管領域和地方當作“私人領地”,把“班長”當家長做,把“公家”當自家管,搞一言堂、獨斷專行;有的公私不分,利用手中權力為親屬和利益相關人開后門、拉關系,甚至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有的不講原則、不守規矩,違規用權、擅自越權,破壞組織秩序,等等。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根子是事業觀、權力觀扭曲,法紀觀念淡薄,思想這個總開關出了問題,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很容易造成權力濫用,誘發腐敗行為。
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是加強黨的建設、推進正風肅紀的重要任務,是各級黨組織的一項重要政治責任。要堅持紀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留暗門、不開天窗,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要加強思想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恪守黨的宗旨,牢記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堅決防止以私情廢公事、拿原則作交易。要加強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壓實各級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構建科學規范的權力運行體系,明確誰來行使權力、怎樣行使權力、誰來監督權力、如何處理濫用權力行為等,嚴肅查處違規用權、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等違紀違法案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形成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