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前,《電動汽車結構與原理》大多以理論課為主,授課方式方法相對單一,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以及師生互動相對較少?;诖耍瑢ⅰ癇OPPPS+對分課堂”教學模式融合到《電動汽車結構與原理》中,并進行了深入實踐和研究。該模式保留BOPPPS教學模式原有的導入、目標、前測、參與式學習、后測、總結等6個教學環節,將對分課堂融合到BOPPPS教學模式的參與式學習環節中。通過兩個教學模式的融合不僅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和方法,還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全員參與到課堂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BOPPPS教學模式;對分課堂;中職教育;電動汽車;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收稿日期:2024-04-15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408033
1 前言
在“雙碳”背景下,我國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氫能等產業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等,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但該行業產業鏈條長、涉及領域廣,同時還面臨著電池續航里程、成本較高等問題,目前技術人員缺口巨大的問題仍需盡快解決。
2019年教育部組織開展《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10)》修訂工作,并公布增補46個新專業,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車結構與檢測專業[1]。在這種背景下,將學生置于學習過程中心的創新教學模式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其中“BOPPPS+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作為代表性的新型教學方法應運而生,旨在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 “BOPPPS+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2.1 BOPPPS教學模式
BOPPPS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習目標為導向,誘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的教學模式。該模式有6個關鍵組成部分:導入、目標、前測、參與式學習、后測、總結。
BOPPPS教學模式以其結構化的設計、明確的學習目標、參與式學習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并通過系統的測試和總結部分,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改進空間。但是該模式未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導致學生不能將教師所講的知識點進行深度思考,無法從整體知識框架中剝離出存疑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從而難以實現對知識的歸納和吸收。
2.2 對分課堂
對分課堂是一種創新教學模式,它將課堂時間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教師講授,另一部分由學生進行討論或實踐,有效結合了講授與互動學習。對分課堂主要由3個環節組成:講授、內化吸收和討論[2]。a.教師講授以建立學生的基礎概念和理論框架;b.學生自主學習和反思,深化知識理解;c.通過小組討論和交流,學生分享思維,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進一步加深知識的應用和理解。
對分課堂不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進行知識講授時很難照顧到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導致學習能力較差學生在后續的自主學習環節中缺乏方向性,難以將所學知識內化吸收。久而久之,該部分學生容易喪失學習興趣[3]。所以該模式存在學生能否明確學習內容、能否跟上教師的節奏、能否真正的將知識內化等問題。
2.3 “BOPPPS+對分課堂”教學模式
“BOPPPS+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將BOPPPS教學模式與對分課堂相融合。該模式保留了BOPPPS教學模式6個教學環節,并將對分課堂融入BOPPPS教學模式的參與式教學環節中。
如圖1所示,導入、目標環節,教師創設導入任務,循序漸進的激發學生思考,使學生設立學習目標;前測環節,教師采在超星學習通發布測試題或課上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預習的程度和相關的理論基礎,該階段的工作有利于后續授課進度和深度的規劃[4];參與式學習環節(對分課堂),該環節分成包括講授、內化吸收和討論3個部分。教師通過前測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知識精講。學生通過教師的講授,將所有知識點通過“亮考幫”的方式進行整理與吸收。
小組討論中,教師根據班級學生學習情況,采用對異分組或平行分組,小組人數控制宜在4~6人,匯報小組和組數可由教師根據實際課堂情況確定。討論內容為在學習過程的經驗和困難;后測環節,教師根據小組討論的實際情況在超星學習通發布測試題或課上提問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總結環節,最后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帶領學生進行課堂總結和反思。
通過結合教學模式,在明確學習目標的指導下,教師的講授能迅速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保持學習的針對性。這讓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能緊跟教學進度,增強參與感,減少走神情況。在自主學習階段,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深化理解。小組討論環節鼓勵學生分享經驗,拓展學習方法和思維。這種模式不僅促進參與式教學,還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習體驗。最后,通過測試和總結,學生進行自我評估,調整學習策略,提高效率,同時培養自我管理能力,為提升綜合素養打下基礎。
3 “BOPPPS+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電動汽車結構與原理》中的優勢
3.1 以學生為主體
“BOPPPS+對分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導入和目標環節中的故事情景創設,循序漸進地激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在課程開始階段就能夠設立學習目標,增強學習動機;通過前測環節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和理論基礎,幫助教師更好地規劃后續授課內容,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幫助他們找到學習重點;對分課堂的參與式學習環節充分利用了講授、內化吸收和討論3個部分,將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主學習,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3.2 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課堂參與度
在《電動汽車結構與原理》課程中,知識點多且復雜零散?!癇OPPPS+對分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明確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確立學習方向,快速構建知識框架,激發學習興趣,使其更投入。參與式學習中的內化吸收和小組討論環節,促進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分享和思考,增強參與感和學習效果。此教學模式減少教師講授時間,留給學生更多時間進行知識內化和討論,從而提升學習效率。評估和反饋環節幫助學生總結經驗、發現不足,激勵他們持續學習,提高學習水平。
3.3 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BOPPPS+對分課堂”模式中,教師不僅通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和提出觀點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該教學模式著重于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在教師講解之后學生需要獨立完成知識點的梳理和吸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還鼓勵學生在小組討論和匯報中進行積極互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4 《電動汽車結構與原理》課程教學設計
4.1 教材分析
《電動汽車結構與原理》作為新能源汽車結構與檢測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全面、系統地覆蓋了電動汽車技術的多個關鍵領域。包括高壓電系統保護、動力蓄電池系統、電器系統以及高壓輔助系統等八大核心內容。該課程的設置旨在使學生深入了解各個部分在整車系統中的作用和相互關系,全面理解和掌握電動汽車技術的核心要點。
4.2 學情分析
本次教學設計面向中職學生,他們大多處于青春期,心理特點導致情緒波動和自信心缺乏,從而影響學習狀態和課堂參與?;A知識薄弱和注意力分散是常見問題,但部分學生仍展現出強烈的求知欲,積極討論和思考。動手能力方面,他們能應對簡單實驗,但對復雜問題解決能力不足。
4.3 實施過程
在《電動汽車結構與原理》課程中,本次對項目三動力蓄電池系統的任務一(動力蓄電池系統的認知)進行教學設計。
a.導入。
課程開始時教師重新介紹課前的導入任務(教師已經超星學習通發布關于動力蓄電池系統的精講視頻和導入任務,并設置一個討論區供學生討論導入任務),學生根據課前的視頻和書本內容自由表達自己的看法和疑慮,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
b.目標。
教師結合本節課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知識基礎將學習目標和重難點告知學生,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內容掌握情況增設自己的學習目標。可以保證基礎薄弱的學生在參與式學習(對分課堂)環節中不會失去學習動力,使學生的學習始終具有方向性,進而保證了課堂學生參與度。
c.前測。
教師在超星學習通上發布基礎測試題,如“動力蓄電池主要分為哪幾類?鋰離子電池電芯的種類?”等基礎性問題。教師根據測試結果分析學生薄弱部分來調整講授的側重點,同時學生會更加清晰自己的學習目標。
d.“參與式學習+對分課堂”。
①教師講授。
該部分的重點在于教師的精講和留白,精講指的講解本節課的重難點、學習思路等,留白指的是部分小知識點有學生自主學習。課程內容涵蓋:動力蓄電池的組成、各類蓄電池(鉛蓄電池、金屬氫化物鎳蓄電池、鋰離子蓄電池)的工作組成及優缺點,以及鋰離子蓄電池電芯的分類(圓柱形、方形、軟包)與各自優缺點。動力蓄電池的發展史和未來前景可作為自主學習內容。最后,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回答課前導入任務,總結學生答案并給出正確答案。
②內化吸收。
該部分學生將借用“亮考幫”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傲痢敝傅氖菍W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考”指的是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點但其他大人仍存困惑,將這部分知識點作為問題向別人發起挑戰。“幫”指的是將自己疑惑向他人展示,請求別人的幫助。學生以亮、考、幫三個層次將教師所講的知識進行吸收和整理,該方式循序漸進的幫助學生整理問題,由已經掌握到未掌握,不僅僅需要學生熟知教師講解的內容,還需要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層層遞進。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幫助游離在課堂外的學生及時融入課堂,有效地解決學生上課分心和打瞌睡的問題。同時“亮考幫”的方式使學生之間增加互動,幫助不善言辭的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促進整個班級的和諧發展。
例如,某個學生已經“亮”出來了自己的收獲——動力蓄電的分類、作用以及鎳離子蓄電池電芯的種類和部分優缺點,將自己認為較難學習和掌握的鉛蓄電池的作用并對他同學進行“考”問,與此同時請求你他人“幫”助自己解決困惑--為什么鋰電池商業化速度非????
③小組討論。
教師根據學生狀態將其分為若干小組,小組內進行學習經思路的分享。教師選取兩個小組進行匯報,其他小組進行點評,并進行簡單提問。教師進行知識點補充和總結性的評價,而后由其他小組和教師共同選出優秀小組。該環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增加生生和師生之間的互動。
e.后測。
教師在超星學習通上發布診斷性測試題,如“金屬氫化物鎳蓄電池的電解液是什么?軟包電芯的優點是什么?”等細節性的問題。教師再次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了解學生本節課的知識掌握情況。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后及時的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質量。
f.總結。
教師在課程結尾使用預先準備的思維導圖作為視覺輔助,回顧關鍵點和重要概念,幫助學生整合信息,形成知識網絡。這一過程加強知識的條理性和邏輯性,鞏固學習成果,并鼓勵學生利用導圖進行深入學習反思,以更好地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
5 結語
“BOPPPS+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整合了BOPPPS模式的系統化教學結構與對分課堂的教學理念,不僅保持了原有的組織性和條理性,還引入了更多互動和參與式學習的元素,形成了一個更為動態和靈活的教學過程。該模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參與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使得教學過程更加有序和高效。同時,在《電動汽車結構與原理》等理論性較高的課程中,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提高學習效果。未來,“BOPPPS+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有望在更多課程中得到應用,為提高教育質量和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增補專業[EB/OL](2019-06-18)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A07/201906/t20190618_386269html
[2]張學新對分課堂成就新型高效課堂[N]中國教師報,2019-04-24(5)
[3]郝江英“BOPPPS+對分”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以“大學生戀愛心理”為例[J]大眾文藝,2022(22):123-125
[4]周開晴,許鐘,周顯松中職課程的BOPPPS教學模式應用探究——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課程為例[J].科技風,2023(23):108-110.
作者簡介:
陳兵,女,2000年生,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職業技術教育。
劉雪(通訊作者),女,1986年生,講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
基金項目:吉林省高教科研課題“基于BOPPPS的高校智慧教學模式與評價建設研究”(JGJX24D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