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工作的導向。住在城市小區里的人們或許面臨過這些問題:車輛亂停亂放,環境臟亂差;物業財務不公開、服務不到位;鄰里陌生、關系疏遠;業主意見很難統一……諸如此類黨建“真空”、治理“錯位”、服務“滯效”、自治“失能”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城市小區居民的生活。
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指出,重慶是我國轄區面積和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要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2019年以來,重慶市璧山區探索黨建統領小區治理工作,走出了一條“以小區黨支部統領為‘根魂’、業委會實體化運行為關鍵、全體業主共同參與為內核、各方力量下沉為助益”的黨建統領小區治理新路子,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強,城市基層治理能力和小區治理水平持續提升。
璧山區璧泉街道牛角灣社區的宏康浩宇小區是一個有18年歷史的老舊小區,它正是在黨建統領小區治理的探索與實踐中改變了模樣。2020年2月,宏康浩宇小區啟動小區治理專項工作時,居民都說:“宏康浩宇很特別,消防全癱瘓、管網被堵塞、垃圾滿天飛、一天吵到黑!”如今,4年過去,在小區黨支部的引領下,黨建“紅細胞”激活了治理“微細胞”,宏康浩宇小區業主的一件件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被逐一解決。小區呈現出干凈整潔、溫馨和諧的新氣象,解鎖了五星級小區、示范小區的創建“密碼”。
支部建在小區上,讓“主心骨”挺起來
把黨的組織延伸到小區,把“紅色堡壘”建到居民家門口,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璧山區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建設。2019年以來,璧山區先后成立了小區黨支部、網格黨支部,建立起“鎮街—社區—小區(網格)—樓棟(微網格)”四級治理鏈條。璧山區始終堅持“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原則,集聚各行業優秀人才,組建小區治理“智囊團”,為居民的種種“急難愁盼”問題提供解決思路和方法;引導黨員通過選舉加入業委會;讓網格員擔任樓棟長、樓層長……實現了“交叉任職”,讓工作推進更高效。
小區建起了黨支部,黨員帶頭作示范,群眾跟著干。思想決定行動,美好生活是我們共同的追求。積分制、紅黑榜成為黨員干部評先評優、評職晉級、提拔重用的重要參考;目標導向,評價兜底,推動“黨支部找黨員”轉變為“黨員找黨支部”。宏康浩宇小區業主中的黨員紛紛到小區報到,106名黨員亮身份、踐承諾……從熟悉的陌生人到和睦的好鄰居,從“一盤散沙”到“人心齊聚”,多方參與、多元共治的小區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
業委會實體化運行,讓“向心力”強起來
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不是大包大攬,而是既堅持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又注重讓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增強小區“造血”功能,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璧山區創新推動業委會實體化,將業委會注冊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開通對公賬戶,實現實體化運行,將小區物業服務進行整包或者分包,對小區公共區域依法進行自主經營和管理,讓業主成為小區真正的主人。小區財務公開透明,盈虧都是業主自己的,有了節余資金可以反哺小區建設,用于開展活動、充實大修基金等。大家有了主動權,底氣更足、干勁更大。
宏康浩宇小區在業委會實體化運行以前,小區公共收益是一筆“糊涂賬”,多年都是扣除支出后分文不剩,內部矛盾重重。現在,大家集思廣益、開源節流,收益一年比一年好。如今,這個每平方米只收1元物業費的老舊小區,不僅推進各種設施建設,還實現連續三年分紅,公區收益總額達到80余萬元。重建小區一處亭舍,招標要9萬多元,最后業主自己修,一共只花了5.2萬元;小區噴泉維修,招標要2萬多元,業主自己修,一共只花了9600元……花草自己種、車棚自己搭、房屋出租自己運營,看得見、摸得著的“真金白銀”讓小區居民從“站著看”逐漸變為“跟著干”,實現了良性轉變。
服務沉到家門口,讓“同心圓”大起來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人民群眾在哪里,民生需求在哪里,黨的建設就應該覆蓋到哪里。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璧山區積極推動法院、公安、醫療、教育等部門下沉資源為民服務,通過院壩會、議事會等形式,切實化解居民矛盾糾紛,融洽鄰里關系,豐富居民生活,破除城市治理壁壘。
有了黨組織的領導,有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堅持,宏康浩宇小區的建設者從100多名黨員干部,延伸到3000多位居民和社會各界人士。4年來,通過整合干群資源,小區先后組織消防演練、健康義診、科普宣講等主題黨日活動60余場,完成消防、管網、電梯、車棚改造“四大工程”,建設清心池、映月潭等“八大景點”,辦理好各類民生實事200余項。
夢里小城,畫里璧山。一人一事盡是情懷,一物一景飽含故事。如今的宏康浩宇小區從環境到人文、從內涵到外延都實現了精彩蝶變、華麗轉身。曾經的“問題小區”成了示范樣板,《人民日報》等百余家媒體爭相報道,多省市考察交流團隊紛至沓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正在璧山一步步變為實景。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城市基層治理一頭連著發展,一頭系著民生。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黨建統領,“治”有蝶變,小區的事小區管理,小區的事不出小區。我們下足繡花功夫,創新小區治理,最終是為了托起人民群眾“穩穩的幸福”。黨在身邊、身邊有黨,共建共治共享——“璧山答卷”,我們共同書寫!
(作者系重慶市璧山區璧泉街道牛角灣社區宏康浩宇小區黨支部書記、業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