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探究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以提出問題的方式展開學習,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和與同伴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探究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問題的來源不是教師預先設置的,而是源于學生自身生活經驗和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三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合作學習機會,讓學生通過合作與交流來解決數學知識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四是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五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不僅可以知道數學知識本身,還可以知道它對人們生活、工作產生的作用,從而形成數學意識;六是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自己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使他們形成理性思維。
在“問題解決”環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根據問題設計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交流活動中來,使學生之間相互啟發、相互合作,讓他們在交流中學習數學知識。
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首先,教師可以提出一系列具有開放性和探究性的數學問題,讓學生自由探索、討論和交流。其次,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討論和交流。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反思,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問題來解決問題,還應該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深化引導,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
例如,在學習《矩形》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一個長方形的模型,再利用這個模型來完成實際問題的解決。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探究,每個小組選取一名成員來完成這個問題。具體步驟如下:
1.老師將長方形的兩個邊向內對折,使兩個對角線互相垂直。
2.將長方形的對角線切成兩段,使每個邊都以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為準,使每個角都以直角三角形的一個銳角為準。
3.然后把矩形四個角分別向內對折,使四個角都以直角三角形的一個直角為準。
“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是八年級下冊《相似三角形》中的重要知識點,是初中數學中的一個重點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探究式學習”教學模式為指導,讓學生圍繞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開展探究學習活動。
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根據《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將“探究式學習”教學模式應用到“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主動探索三角形三邊關系,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其次,教師要明確探究問題的來源。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實施“探究式學習”教學模式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提出了初中生要具備自主學習能力。
最后,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實施“探究式學習”教學模式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注重問題情境的真實性和合理性,通過對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和整合來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差異化學習需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數學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在“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深化”三個方面進行有效教學。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情境創設,幫助學生形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
(作者單位:湖北省利川市都亭初級中學)